张潇文
【摘 要】在《我是歌手》这样一个竞技舞台上,当其他人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一争“歌王”之位时,李健的出现仿佛一汪清泉注入,大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他无欲无求、不争不夺的态度能在漩涡中站稳脚跟,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关键词】李健;万晓利;《陀螺》;《我是歌手》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083-02
随着数字化的扩大,流行音乐自然而然地与电视媒体结合在一起,流行乐坛中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观众的眼前,使得一些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歌手二度翻红,其中,在《我是歌手》中,李健的二度翻红尤为惊艳。
在这个喧嚣的流行乐坛中,“飙高音”往往是歌者的首选,但有刚便有柔,安静祥和的午后、宁静优雅的夜晚,高亢的音乐在这个时候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因此,流行乐坛中便出现了一些专走柔情路线的歌者,李健就是其中一位。笔者以李健在《我是歌手》第三季中演唱的《陀螺》为例,详细研究李健的演唱风格、演唱技巧以及与原唱万晓利的对比分析。
一、绽放魅力的李健
从2001年水木年华组合发行的第一张专辑《一生有你》到现在,李健一直都保持着他西装笔挺的形象,而他的音乐风格也如他的形象一般,维持着低吟浅唱、娓娓道来的特点。他的声音华丽柔美,却又不乏阳刚之气。在歌手与金钱挂钩的时代,许多人都更多地将眼光放在了歌曲的包装和演唱炫技上,忽视了歌曲本身,没有真正走心地去完成一部作品。而李健的咬字偏偏十分讲究,一字一句给人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爽朗。
李健有着独一无二的声线的同时,还有着独特的旋律线,他不校园,不摇滚,不民谣,更不普通。可以说,他是为数不多坚定自己音乐道路的一员。乐评人李皖在第一次听到李健的歌时评论道:“从他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开始,李健自己的音色,就逐渐从齐秦的声音中脱胎而出,这音色有更多的轻盈,更少的人间烟火,像一只光滑发亮的瓷器。”
《我是歌手》第三季的舞台上,李健的出现无疑是耀目的闪光点,抛开外形条件不谈,他的声音一出场就俘获了观众的心,干净而醇厚。流行歌曲讲究“高音低唱”,往往采用以真声为主的演唱方式,使歌曲听起来更具有穿透力,而李健音色细腻,在结合这种演唱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头腔共鸣,使歌曲增加了空灵的美感。
以《陀螺》为例,唱到第一段就开始有些单调,甚至到第一段的副歌部分会觉得有些出戏,因为李建声音力量感不足,没办法很好地将这首歌有层次地表现出来,一首歌下来,偶尔会出现拖拍、抢拍的问题。从声乐的角度严格来说,李健的演唱技巧并非炉火纯青,笔者认为这与他不争的人生态度有很大的关联,还有就是年代的问题,七、八十年代出道的歌手们,节奏感都不是特别强,这是因为他们出道的年代,流行音乐的律动都相对简单。
从《我是歌手》第三季的比赛中不难看出,李健懂得扬长避短,选歌的风格契合自己的唱法。事实证明,李健并没有被一档娱乐节目带跑,而是把自己“知识分子型歌手”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甚至改变了整个节目的画风。他明白,艺术的魅力绝对不是一刻过瘾,而是这一刻之后,长久的回味。于是,他沉浸在歌曲里头,又消隐在歌曲之外,留给听众更多的回味。
二、旋转不停的《陀螺》
在《我是歌手》这样一个竞技舞台上,当其他人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一争“歌王”之位时,李健的出现仿佛一汪清泉注入,大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他无欲无求、不争不夺的态度能在漩涡中站稳脚跟,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最后一场淘汰赛中,李建用一首基本全低音的《陀螺》惊艳四座。
《陀螺》中,大提琴前奏是意大利著名配乐大师 Ennio Morricone 为《海上钢琴师》所作的《Playing Love》。这是作曲家1900年在第一次见到心爱的女子而即兴创作的曲子,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挣扎和诱惑。李健将这一部分用作《陀螺》的前奏,笔者认为他是想借此引出主题,深化内涵,用文艺的手法更好地为歌曲作铺陈。
随着赵旭阳大提琴的奏响,空气中压抑的凝重开始一层一层堆积,配合刘卓的钢琴,像溪水缓缓流过。接着,小提琴合奏的加入,使得整个舞台的氛围沉重到随时可以挤出水,浸透着每一份心酸。
李健一开口,低八度的发声让人感到莫名的阴冷、低沉、压抑、沮丧,一种难以形容的无力感袭来,使人如同深陷污泥一般,伸不开手迈不开腿,憋屈得透不过气来。李健的每一个低音的吐字,都带着一个若隐若现的尾巴,沙沙的,哑哑的,像只甩不开的幽灵,一直试图跳将出来,用阴影笼罩住他,强力拖他进入无边的黑暗。相较李健温润如玉的嗓音,万晓利的嗓音则有点混凝土的感觉,朴实、孤单、粗犷。原唱万晓利谱写了《陀螺》这首歌,将对朋友的逝去,对生活的无奈糅合进了歌中,他演绎的《陀螺》充满了灰蒙蒙阴沉沉的压抑,尽管背景里的鸟鸣声贯彻始终。
伴着李健优雅低沉的嗓音,刘卓的钢琴如同蜻蜓点水般跳跃着,轻盈的琴声反衬着整个舞台的阴郁。吉他的加入像是为了响应钢琴声的轻盈,细细浅浅的拨动着,然后鼓手敲动吊镲,将情绪带到高昂处,引出第二乐段。李健延续了上一乐段低沉的嗓音,将低柔进行到底,就像一个经久未见的老友,在向我们诉说他的故事。
随后,吴琼演绎出婉转悠扬的巴扬手风琴,带着些许异国他乡的旋律,轻松、自在、柔美,辅以泉水叮咚般的钢琴声,却更能勾出人心底那份挥不去的惆怅。之后,小提琴群奏的加入,仿佛将人们的思绪拉到很远很远的回忆里。
刘卓弹完一段琶音后,李健重复第一乐段,万晓利原版歌词:“在酒杯里转,在噩梦里转,在不可告人的阴谋里转;在欲望里转,在挣扎里转,在东窗事发的麻木里转。”像是一种深深的叹息,密密麻麻的低气压使人透不过气。而李健恰到好处地修改了这部分歌词:“在酒杯里转,在噩梦里转,在深不见底的黑暗里转;在欲望里转,在挣扎里转,在任由天命的麻木里转。”用失望换绝望,却留有一丝希望。这一乐段中,“在黑暗里转”“在阳光灿烂的一天”“疲倦”“放弃”等乐句中,加入了和声重复乐句的形式,加深了歌曲的层次。从“但不能停止转”这一乐句开始,和声转化成单音配乐,烘托出歌曲淡淡忧愁的氛围。从“高高举起你的鞭”这一乐句开始,和声采用重复乐句和单音配乐交叉进行,极大地丰富了歌曲的内涵。
在歌曲的最后,李健用拔高八度的“啦啦啦”将整首歌的气氛拉到顶点,在高潮中结束这首歌,余音绕梁,使人意犹未尽。吟唱从低到高,再到天籁合唱团加入后的气势恢宏,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挣扎痛苦后自我救赎的画面,满满的正能量。
万晓利版的《陀螺》更像是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每一个咬字都像拖着下一个字,“转”字唱得很沉重,没有陀螺在旋转中轻盈的感觉,像是被拖拽的疲倦,随时都要停滞倾倒。李健版则是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在叙述,唱的每一个“转”字都绵长细腻,虽然不轻盈,却尚有余力,即使唱到“噩梦、黑暗、挣扎”这样的词时,也没有特意强调其中的残酷,像是体会过这种心酸,不会大声控诉,而是留有余地,存有希望,淡然处之,抚慰人心。
三、结语
李健是大时代边上的浅唱者。当大时代的上半场以摇滚开始时,下半场则将以抒情结束。李健就是这么一个音乐诗人,云淡风轻地走入人们的视野,就像一句话:心有沉香,何惧浮世。
参考文献:
[1]李健.带着莱昂纳德·科恩的诗集去唱歌[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
[2]胡晔.歌手李健:理性、自知的职业路[J].职业教育(上旬刊),2015.
[3]曹红蓓,刘震.歌者李健:温润的逆流[J].中国新闻周刊,2007.
[4]阿痕.李健:音乐傲骨成就传奇[J].流行歌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