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 征 平静波 昌 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创刊于1958年,原名《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起更名为《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是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08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以不断提高学术质量为核心,以内容为王,以实现学报精品化、国际化、数字化、立体化为努力方向,在稿件质量的控制、栏目的设置、网络和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使期刊质量不断提高,影响愈加扩大,已走入精品期刊的行列。
几年来,编辑部更新办刊理念,数字化建设不断完善。2006年《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率先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同时引进“期刊编辑管理系统”,实现网上“投稿—审稿—定稿—退修—查稿—修稿”等稿件的网络化管理,避免了门户网站和审稿平台不属于一个系统的弊端,同时审稿专家信息数据得到及时更新和补充。2008年进一步全面更新网站,并实现了与纸质杂志同步,可以在网站上全文PDF下载。2009年再次升级网站,实现了操作系统全程网上“漫游”。2012年《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引进国际通用排版软件Adobe InDesign进行排版,并对网站进行了搜索引擎优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简称SEO),使搜索引擎能更好地收录杂志网站内容。
从2009年3月起,杂志实现与PubMed的全文链接,构建了《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全球性的生物医学快速完整的网络传播平台,实现了与纸质版同步的PubMed全文在线。通过PubMed的年下载量逐年增加,上线当年全文下载量为30144次,最高年访问量达到65183次。
学报虽被称为学校的学术窗口,但长期以来大量优质稿源流失,鲜有学校一流优质稿件投向学报。中南大学生物医学方向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及重点学科,每年要开展数百项课题的研究,与国内外合作交流广泛。因此,编辑部多次与各学科学术带头人联系,以重点、强势学科为基础和依托,聘请境内外有影响力的专家担任专栏的栏目主持人,进行专题策划,集中报道。几年来开辟了《湘雅百年学术专栏》《神经退行性疾病与遗传病专栏》《恶性肿瘤的癌变原理》《糖尿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专栏》《精神疾病生物学研究聚焦》《药理学专栏》《儿童肾病综合征专栏》《移植研究新进展》等多个学术专栏;刊发了包括诺贝尔医学奖评审委员会成员、前世界移植协会主席、移植专家Carl G. Groth博士在内的多篇国内外知名专家撰写的文章。专栏研究内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攻关“863计划”项目、“97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大发展研究基础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美国国立卫生署研究项目、澳大利亚卫生与医学研究会项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专栏论文大多在各自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被国内外读者广泛下载阅读,大大提升了学报的权威性和学术水平,并使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为作者和读者进一步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信息和沟通渠道,使杂志在国内外的影响愈加扩大。2008年,《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学术专栏”获省新闻出版局、省期刊协会“优秀栏目”奖(见表)。
表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部分专栏文献网络传播情况(单位:次)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从2003年开始一直坚持实行“双盲双审”和“主编定稿”制度。来稿通过编辑部主任初审,学科专家双盲双审,主编终审定稿后,退稿率约达65%。
专家审稿是三审制中的重要环节,科技期刊要保证和提高质量、获得持续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同行评审。编辑部通过网上查阅,参加学术会议,同行推荐等多种途径收集各个医学相关专业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的信息;通过与专家当面交流或者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告知本刊的基本情况和审稿的要求,并邀请其成为本刊的审稿专家。除积极扩大专家数量外,编辑部同样重视专家信息库的建设。《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审稿专家信息库包括:一是专家的一般资料、研究方向、专业范围和已发表论文情况等信息,这样一些具体的信息为送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提供了保障;二是专家的审稿历史记录和评价、审稿周期、审稿量和缺审量等动态信息,使送审更加便捷和有效,同时也为我们不断更新审稿专家数据库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学术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立刊之本,编校质量是提高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途径。提高编校质量首先是注重“人”的培养,提高编辑的整体素质。目前编辑部在编6名编辑均有一定的医学专业背景,为医学相关学科硕士或博士;均通过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并定期参加编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编辑业务能力。编辑部聘请医学专业英语教授担任期刊的英文编辑,对所有英文摘要进行审读;医学统计学方面亦安排有医学统计学博士对相关内容把关。其次是对制度的完善和改革。编辑部实行编校合一、校后互查和责任编辑负责制度。编校合一使文稿责任明确,增强了文稿编辑的责任感;校后互查可以弥补编辑个人知识的不足和工作中的疏漏;出片前由责任编辑把好最后一道关,对期刊的体例统一、重要信息、细节问题等做一次整体和全面的规范或查漏。
回顾往昔,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和“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等荣誉;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展望未来,如何在高校学报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自我变革和创新,谋求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