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波+王宇航+季春阳
摘要: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思考与交流”栏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针对栏目中设置问题的内容和作用将教科书中的“思考与交流”栏目分为三种类型:启发式、应用式和探究式,并对这三种类型在教学实践的应用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启发式;应用式;探究式;教科书栏目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4–0007–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人教社新版教科书为了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化学1》和《化学2》中设置了“学与问”、“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科学史话”和“思考与交流”等众多新颖的栏目,以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其中,“思考与交流”栏目常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思考”主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受制于个体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这时就需要有“交流”,包括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通过共同分析讨论,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并达到智慧共享的目的。虽然“思考与交流”栏目的主要呈现方式是以问题为主,但它绝不仅仅是承接上下文的练习题,每一个“思考与交流”栏目都有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本文对《化学1》和《化学2》中“思考与交流”栏目进行分析,根据栏目培养目标的不同,把“思考与交流”栏目分为三种类型,并对栏目的有效应用提出几点建议,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1 教科书中“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分类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众多栏目中,“思考与交流”栏目占较大比例,一般构成形式为“知识背景+问题”或“知识背景+讨论”,其中知识背景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大致的思考方向,问题和要讨论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旨在发散学生思维。根据“思考与交流”栏目中的问题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将栏目分为以下三类:启发式、应用式和探究式。
1.1 启发式
启发式“思考与交流”栏目,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合作,从而得到各种启示。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根据教学需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第二种是启发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得出感悟,例如科学精神的感悟或学习方法的转变等。其中有许多启发式“思考与交流”栏目渗透着具有启发作用的类比和比较等逻辑方法。
例如,在《化学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中,栏目提出的问题为:请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教科书中根据HCl、H2SO4和HNO3的电离方程式总结出酸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启发学生同样从电离的角度通过类比概括出碱和盐的定义,即学生自己写出NaOH、Ba(OH)2和KOH的电离方程式,再根据酸的定义总结出碱的本质(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教师应启发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建构知识体系,同时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应用式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灵活运用知识,由于每个学生都是这个社会的成员,在学习应用式“思考与交流”栏目过程中,学生会联想到很多生活中的实例,以及工农业生产等各种社会问题,教师应合理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例如,在《化学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中,栏目提出的问题为:离子反应在混合物分离、物质提纯和鉴定,以及清除污水等方面有重要意义。请举出几个具体实例,并与同学交流。
在上述栏目中,学生在学习离子反应和混合物分离的基础上,容易想到可以添加能与污水中有害离子反应生成无毒气体、水或沉淀的某种物质,再通过过滤等方法除去有害物质,实现对生活和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的治理。
由上例可知,应用式“思考与交流”栏目与教科书中的内容具有因果关系,即因为掌握了教科书中的知识,所以生活中的问题得到解释或解决。这类栏目的设计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会提高学生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举一反三,尽可能将所学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可以说应用式“思考与交流”栏目是连接理论和实际的桥梁。
1.3 探究式
探究式“思考与交流”栏目主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意识,其呈现方式以设计实验方案和研究探究性问题为主。由于实验方案的设计较为复杂,因此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学生共同探索;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一般是由易到难、逐层深入,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研究问题本质的方法,所以要求此栏目内容的设置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例如,在《化学1》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中,栏目提出的问题为:根据SiO2的存在和应用,请分析以下问题:SiO2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如何?你的依据是什么?SiO2的这些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
将你的认识写在下面横线上,并与同学交流。
物理性质:
化学稳定性:
学生由SiO2可用作石英坩埚,可知SiO2是熔、沸点较高的固体;再由SiO2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可知SiO2化学性质稳定。通过这一系列由表及里的问题帮助学生透过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抓住SiO2的结构本质,即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注意SiO2的网状结构,这充分体现了探究式问题在培养学生认识化学事物本质方面的功能。
通过探究式“思考与交流”栏目的设置,学生可以先思考再合作探究,最后交流,在不同思考角度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实验设计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体现教材与学生的“对话功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及思维的开发和创新,因此这类栏目是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阶梯。
通过上述分类可知,不同的“思考与交流”栏目具有不同的作用。总体来看,“思考与交流”栏目在教学中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结论的开放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3)思考后的交流讨论,不仅训练了表达能力、决策能力,还体现了合作精神;(4)不仅重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注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形成等,符合三维目标有机结合的要求。
2 “思考与交流”栏目在教科书中的分布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每一章中都设置了个数不等的“思考与交流”栏目,具体情况见表1。可见,启发式“思考与交流”栏目贯穿始终,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化学2》中的应用式栏目明显增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由于两册书共设置了43个实验和许多“科学探究”栏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探究式“思考与交流”栏目个数较少,但书中穿插的7个探究式“思考与交流”栏目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它与其他栏目共同构成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体系。
3 对教师使用“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每一类“思考与交流”栏目都具有各自的功能,教师在教学时,只有先辨别出“思考与交流”栏目的类型,才能针对问题充分发挥栏目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下面对教师使用“思考与交流”栏目提出几点建议。
3.1 仔细阅读上下文和“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内容,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师应该正确地认识“思考与交流”栏目,它不是一个单独列出的思考题,而是与教科书内容紧密联系的一种教学活动。
例如,在《化学1》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栏目提出的问题为:阅读“氯气的发现和确认”,并思考:从氯气的发现到确认为一种新的元素,时间长达三十年。你从这一事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所以教师遇到“思考与交流”栏目时,应先熟读上下文,再根据该栏目内容分析放在此处是为了强调哪一知识点,找到栏目内容与知识的联系,这是实施“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基础。
3.2 辨别“思考与交流”栏目的类别,充分发挥其作用
根据“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分类可以看出,每一类栏目在教科书中的作用和侧重点是不同的,所以只有辨别出“思考与交流”的类型,才能结合授课内容发挥作用。例如辨别出“思考与交流”栏目属于启发式,就要求给予学生思考和反应的时间,教师只能做适当的引导,指导学生注意知识的迁移、概念的形成和思维方式的训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若是应用式“思考与交流”栏目,就不能只局限于书中的例子,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准备,使问题尽可能多地与实际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若是探究式“思考与交流”栏目,要注意让学生提出问题和假设,最好可以动手操作实验来验证假设,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例如,在《化学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中,栏目提出的问题为:为什么要将食物存放在温度低的地方(如冰箱)?
上述“思考与交流”栏目很容易判断出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属于应用式“思考与交流”栏目。学生通过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知道温度可以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但也只局限在对书本中知识的理解,只有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才能得到更感性的认识。教师可以“借题发挥”,让学生再举出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如“为什么铁在湿热的情况下更容易生锈”等),充分发挥栏目的作用。
3.3 基于“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分类,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基于“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分类,教师可以知道该栏目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在了解其真正侧重点和意图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在进行“思考与交流”栏目的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与知识内容紧密结合。根据“思考与交流”栏目的类别,思考应在本节课哪一阶段呈现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接受和消化这部分知识,达到该栏目的目的;其次,教师要灵活支配教学时间。要协调好“思考与交流”栏目实施与其他教学环节的时间关系,课前做好准备,对课堂时间加以控制,使每个环节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最后,合理安排学生活动。在“思考与交流”栏目的教学中,合理安排学生活动包括学生思考和师生交流或生生交流活动的安排。
例如,在《化学1》第三章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中,栏目提出的问题为:某家庭准备装修窗户(计划使用10年),可供使用的材料有:木材、钢铁、铝合金、塑钢,请你调查每种材料的性能、价格、制造或安装成本、利弊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试着提出一个你认为切实可行的选择方案。
根据上述栏目提出的要求,学生需要共同讨论,不断探究才能给出合理的方案,属于探究式“思考与交流”栏目。在学习过常见金属性质后,这一节对金属的应用作出系统的说明,在了解不同合金的性质、特点的基础上,设置了上述“思考与交流”栏目,由于提供的材料种类比较多,如果一个人完成方案设计,负担较重,所以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综合该栏目与上下文的关系和任务量较大等特点,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是最佳选择,但要注意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和学生活动。可以提前把学生分组并布置作业,让学生做好预习,在课堂上,组员把调查内容汇总、讨论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既能对合金的应用有正确的见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充分发挥探究式“思考与交流”栏目的作用。
4 结语
在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中,各个“思考与交流”栏目的教学立意都有所不同,教师要了解每一个栏目的用意,课前做好准备,通过对栏目的分析和实践,使每个栏目都发挥作用,并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教师应该学会变通地使用“思考与交流”栏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自主地设计一些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交流,使学生在认知结构和能力发展上得到完善,在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上获得训练,在品德修养和价值观上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思考与交流”栏目在教科书中的分布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每一章中都设置了个数不等的“思考与交流”栏目,具体情况见表1。可见,启发式“思考与交流”栏目贯穿始终,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化学2》中的应用式栏目明显增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由于两册书共设置了43个实验和许多“科学探究”栏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探究式“思考与交流”栏目个数较少,但书中穿插的7个探究式“思考与交流”栏目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它与其他栏目共同构成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体系。
3 对教师使用“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每一类“思考与交流”栏目都具有各自的功能,教师在教学时,只有先辨别出“思考与交流”栏目的类型,才能针对问题充分发挥栏目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下面对教师使用“思考与交流”栏目提出几点建议。
3.1 仔细阅读上下文和“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内容,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师应该正确地认识“思考与交流”栏目,它不是一个单独列出的思考题,而是与教科书内容紧密联系的一种教学活动。
例如,在《化学1》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栏目提出的问题为:阅读“氯气的发现和确认”,并思考:从氯气的发现到确认为一种新的元素,时间长达三十年。你从这一事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所以教师遇到“思考与交流”栏目时,应先熟读上下文,再根据该栏目内容分析放在此处是为了强调哪一知识点,找到栏目内容与知识的联系,这是实施“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基础。
3.2 辨别“思考与交流”栏目的类别,充分发挥其作用
根据“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分类可以看出,每一类栏目在教科书中的作用和侧重点是不同的,所以只有辨别出“思考与交流”的类型,才能结合授课内容发挥作用。例如辨别出“思考与交流”栏目属于启发式,就要求给予学生思考和反应的时间,教师只能做适当的引导,指导学生注意知识的迁移、概念的形成和思维方式的训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若是应用式“思考与交流”栏目,就不能只局限于书中的例子,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准备,使问题尽可能多地与实际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若是探究式“思考与交流”栏目,要注意让学生提出问题和假设,最好可以动手操作实验来验证假设,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例如,在《化学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中,栏目提出的问题为:为什么要将食物存放在温度低的地方(如冰箱)?
上述“思考与交流”栏目很容易判断出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属于应用式“思考与交流”栏目。学生通过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知道温度可以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但也只局限在对书本中知识的理解,只有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才能得到更感性的认识。教师可以“借题发挥”,让学生再举出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如“为什么铁在湿热的情况下更容易生锈”等),充分发挥栏目的作用。
3.3 基于“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分类,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基于“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分类,教师可以知道该栏目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在了解其真正侧重点和意图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在进行“思考与交流”栏目的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与知识内容紧密结合。根据“思考与交流”栏目的类别,思考应在本节课哪一阶段呈现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接受和消化这部分知识,达到该栏目的目的;其次,教师要灵活支配教学时间。要协调好“思考与交流”栏目实施与其他教学环节的时间关系,课前做好准备,对课堂时间加以控制,使每个环节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最后,合理安排学生活动。在“思考与交流”栏目的教学中,合理安排学生活动包括学生思考和师生交流或生生交流活动的安排。
例如,在《化学1》第三章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中,栏目提出的问题为:某家庭准备装修窗户(计划使用10年),可供使用的材料有:木材、钢铁、铝合金、塑钢,请你调查每种材料的性能、价格、制造或安装成本、利弊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试着提出一个你认为切实可行的选择方案。
根据上述栏目提出的要求,学生需要共同讨论,不断探究才能给出合理的方案,属于探究式“思考与交流”栏目。在学习过常见金属性质后,这一节对金属的应用作出系统的说明,在了解不同合金的性质、特点的基础上,设置了上述“思考与交流”栏目,由于提供的材料种类比较多,如果一个人完成方案设计,负担较重,所以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综合该栏目与上下文的关系和任务量较大等特点,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是最佳选择,但要注意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和学生活动。可以提前把学生分组并布置作业,让学生做好预习,在课堂上,组员把调查内容汇总、讨论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既能对合金的应用有正确的见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充分发挥探究式“思考与交流”栏目的作用。
4 结语
在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中,各个“思考与交流”栏目的教学立意都有所不同,教师要了解每一个栏目的用意,课前做好准备,通过对栏目的分析和实践,使每个栏目都发挥作用,并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教师应该学会变通地使用“思考与交流”栏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自主地设计一些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交流,使学生在认知结构和能力发展上得到完善,在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上获得训练,在品德修养和价值观上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思考与交流”栏目在教科书中的分布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每一章中都设置了个数不等的“思考与交流”栏目,具体情况见表1。可见,启发式“思考与交流”栏目贯穿始终,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化学2》中的应用式栏目明显增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由于两册书共设置了43个实验和许多“科学探究”栏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探究式“思考与交流”栏目个数较少,但书中穿插的7个探究式“思考与交流”栏目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它与其他栏目共同构成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体系。
3 对教师使用“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每一类“思考与交流”栏目都具有各自的功能,教师在教学时,只有先辨别出“思考与交流”栏目的类型,才能针对问题充分发挥栏目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下面对教师使用“思考与交流”栏目提出几点建议。
3.1 仔细阅读上下文和“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内容,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师应该正确地认识“思考与交流”栏目,它不是一个单独列出的思考题,而是与教科书内容紧密联系的一种教学活动。
例如,在《化学1》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栏目提出的问题为:阅读“氯气的发现和确认”,并思考:从氯气的发现到确认为一种新的元素,时间长达三十年。你从这一事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所以教师遇到“思考与交流”栏目时,应先熟读上下文,再根据该栏目内容分析放在此处是为了强调哪一知识点,找到栏目内容与知识的联系,这是实施“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基础。
3.2 辨别“思考与交流”栏目的类别,充分发挥其作用
根据“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分类可以看出,每一类栏目在教科书中的作用和侧重点是不同的,所以只有辨别出“思考与交流”的类型,才能结合授课内容发挥作用。例如辨别出“思考与交流”栏目属于启发式,就要求给予学生思考和反应的时间,教师只能做适当的引导,指导学生注意知识的迁移、概念的形成和思维方式的训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若是应用式“思考与交流”栏目,就不能只局限于书中的例子,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准备,使问题尽可能多地与实际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若是探究式“思考与交流”栏目,要注意让学生提出问题和假设,最好可以动手操作实验来验证假设,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例如,在《化学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中,栏目提出的问题为:为什么要将食物存放在温度低的地方(如冰箱)?
上述“思考与交流”栏目很容易判断出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属于应用式“思考与交流”栏目。学生通过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知道温度可以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但也只局限在对书本中知识的理解,只有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才能得到更感性的认识。教师可以“借题发挥”,让学生再举出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如“为什么铁在湿热的情况下更容易生锈”等),充分发挥栏目的作用。
3.3 基于“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分类,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基于“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分类,教师可以知道该栏目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在了解其真正侧重点和意图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在进行“思考与交流”栏目的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与知识内容紧密结合。根据“思考与交流”栏目的类别,思考应在本节课哪一阶段呈现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接受和消化这部分知识,达到该栏目的目的;其次,教师要灵活支配教学时间。要协调好“思考与交流”栏目实施与其他教学环节的时间关系,课前做好准备,对课堂时间加以控制,使每个环节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最后,合理安排学生活动。在“思考与交流”栏目的教学中,合理安排学生活动包括学生思考和师生交流或生生交流活动的安排。
例如,在《化学1》第三章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中,栏目提出的问题为:某家庭准备装修窗户(计划使用10年),可供使用的材料有:木材、钢铁、铝合金、塑钢,请你调查每种材料的性能、价格、制造或安装成本、利弊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试着提出一个你认为切实可行的选择方案。
根据上述栏目提出的要求,学生需要共同讨论,不断探究才能给出合理的方案,属于探究式“思考与交流”栏目。在学习过常见金属性质后,这一节对金属的应用作出系统的说明,在了解不同合金的性质、特点的基础上,设置了上述“思考与交流”栏目,由于提供的材料种类比较多,如果一个人完成方案设计,负担较重,所以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综合该栏目与上下文的关系和任务量较大等特点,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是最佳选择,但要注意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和学生活动。可以提前把学生分组并布置作业,让学生做好预习,在课堂上,组员把调查内容汇总、讨论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既能对合金的应用有正确的见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充分发挥探究式“思考与交流”栏目的作用。
4 结语
在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中,各个“思考与交流”栏目的教学立意都有所不同,教师要了解每一个栏目的用意,课前做好准备,通过对栏目的分析和实践,使每个栏目都发挥作用,并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教师应该学会变通地使用“思考与交流”栏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自主地设计一些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交流,使学生在认知结构和能力发展上得到完善,在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上获得训练,在品德修养和价值观上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