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灵芝 金一波 袁雅晨 聂 健
小学生孤独感是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不良情绪,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导致社交障碍,他们会因孤独感而体验到痛苦,没有归属感,并且很可能会使他们丧失自信,导致自尊下降。强烈而持久的孤独感会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威胁。有关小学生孤独的提出,最先于1943年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利奥·凯纳教授发表的论文《情感接触中的孤独性障碍》,而我国是由陶国泰在1982年首先报道出4例孤独症的患儿而开始重视的。研究者指出儿童的心理还不成熟,在受到周围人的冷漠、孤立时易产生孤独感[1]。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方式的改变,当代小学生面临着众多压力和生活的改变,各种心理问题继而产生,而孤独感的产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在我国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工作繁忙陪伴小学生的时间较少,除了学校以外大部分小学生都拥有较少的社交环境,现代儿童都或多或少的体验着孤独感。Asher等研究表明10% ~16%的学龄儿童报告存在严重的孤独感[2]。而今年由儿童虚拟互动社区摩尔庄园发起在线调查结果显示,7.7%的孩子认为自己“一直觉得很孤独”,8.5%说“经常会”,21%表示“有时候觉得孤独”,32.8%认为自己“只有偶尔会孤独”,30.1%的孩子觉得自己“从来不会觉得孤独”。一直、经常,以及有时候会觉得孤独的孩子加起来有37.2%,近四成。
国内外已有许多与儿童孤独感有关的相关研究,已有研究成果证实了许多因素都与儿童孤独感相关,其中主要有儿童的社会支持、同伴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等家庭因素、人格因素、认知因素、归因方式、师生关系、文化因素等。目前关于缓解儿童孤独感的干预研究较少。传统的对于孤独的干预与治疗方法多为教育疗法和行为治疗。而这两种方法实施起来均较为困难,效果也不明显。团体心理咨询是一种有效缓解孤独感的心理咨询技术,近几年也开始出现了专门以缓解孤独感为主题的团体心理咨询,将孤独感强烈的人聚集形成一个团体进行团体咨询治疗。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3]。Murphy和Kupshik将角色扮演和社交技能训练等技术运用到孤独者的团体咨询中去缓解问题严重孤独者的孤独感,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孤独者的人际交往水平,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从而缓解其孤独感[4]。国内关于如何采用团体辅导来缓解儿童孤独感的研究还很少,但是齐平等人的研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5],而李丽娜等人的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6]。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部分孤独小学生进行团体辅导,来探讨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孤独状况的影响。
1.1 对象 抽取宁波市某小学三年级2个班10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98份。
1.2 方法 本研究采取的是Asher等于1984年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问卷(CLS)。该量表有24个项目,包括16个孤独项目(10条指向孤独,6条指向非孤独)和8个关于个人爱好的插入项目(为了使被试在回答时放松),因子分析表明插入项目与负荷于单一因子上的16个孤独条目无关,16个孤独项目的Cronbach a系数为0.90,内部一致性较好,本研究采用的是中文加强版,里面增加了详细的指导语。量表按5级记分,“1”为“一直这样”;“2”为“经常这样”;“3”为“有时是这样”;“4”为“一般不是这样”;“5”为“不是这样”。16个孤独项中有9项是反向计分,即“1”分记为“5”分,总分越高,表示孤独感越强。
1.2.1 研究程序 ①实验前阶段:对被试进行前测儿童孤独量表调查,当场收问卷,以确保所答问卷真实有效。依据前测的儿童孤独量表的调查结果进行被试筛选。从2个班中选出量表总分前30名的学生作为被试团体,其中男18人,女12人。从这3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5人作为实验组,另15人作为参照组;②实验研究阶段:干预时间。为期一个月的团体辅导活动。为了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施测过程中一律对被试儿童、老师和班级其他同学称本次团体辅导旨在进行学生人际关系训练。在团体心理辅导开展的过程中,由研究者本人担任团体辅导的指导老师,心理学专业学生担任心理辅导助手,根据事先制定的活动方案进行团体辅导;③实验后阶段:对实验组和参照组再次进行儿童孤独量表调查,当场收回问卷,以确保所答问卷真实有效。
1.3 统计处理 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处理。
2.1 小学生孤独状况的总体情况 见表1。
表1 小学生孤独状况的人数分布
由表1可以看出,学生孤独分数总体分布两头少,中间多,集中在30~50分数段,其中高于常模分数32.5的超过一半,说明当前小学生孤独状况比较严重。
2.2 干预前后小学生孤独状况的差异 见表2。
表2干预前后小学生孤独状况的差异比较()
表2干预前后小学生孤独状况的差异比较()
注:*P <0.05,**P <0.01,下同
组别 前测 后测t实验组 47.000 ±8.864 38.733 ±11.973 5.209**31控制组 49.333 ±10.404 49.667 ±8.772 -0.
由表2可知,实验组干预前后量表总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即实验组干预前后孤独状况差异显著,对照组前后孤独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2.3 实验组与控制组干预前后差异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孤独量表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即通过干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孤独状况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
表3 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孤独状况的差异比较()
表3 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孤独状况的差异比较()
项 目 实验组 控制组t孤独状况 38.73 ±11.973 49.67 ±8.772 -2.853*
将后测数据减去前测数据得出偏差,对偏差进行分析,见表4。
表4偏差分析结果()
表4偏差分析结果()
项 目 实验组 控制组t孤独感 -8.27 ±6.147 0.33 ±4.169 -4.485**
由表4可以看出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偏差分析结果差异显著,说明干预效果良好。
3.1 当前小学生孤独现状 本调研结果发现,当前小学生的孤独状况较为严重,孤独量表得分高于常模分数的已经超过50%。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趋强烈,一方面家长忙于工作,或者在外地打工,从而导致与孩子交流沟通不够,而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又是影响儿童孤独的重要因素[7]。已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要比非留守儿童更加严重[8],这使得当前的小学生孤独感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当前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成绩也成了他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这使得一部分成绩差的小学生在学业上遇到难题时靠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有求无应,从而导致孤独。而这部分小学生也往往会被其他同伴所孤立。研究表明同伴接纳与小学生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9],这些学生还往往在家里也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家长的不理解同样会使他们感觉更加无助从而更加孤独。杨雪梅曾做过小学生师生关系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孤独感具有显著负相关[10]。由于当前很多教师对小学生的教育缺乏积极的肯定,多为负面的批评。同时,教师对小学生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地位是很高的,因此教师过多的负性评价使得小学生自信心不足导致孤独。
3.2 团体心理辅导对小学生孤独感影响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小学生的孤独状况有明显改善,这为后续的学校教育提供了一定借鉴。团体辅导具有安全的团体氛围,同时我们设计的活动具有较大的趣味性,这不仅为个体提供了交流与宣泄的平台,也使得小学生在娱乐中完成自身的蜕变。这种具有治疗和促进成长功能的团体动力,改变了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通过聘请专业师资力量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者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来进行个别咨询工作等。但由于众多的原因,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通过本研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可以有效解决学生问题的方式,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这部分的投入力度。
3.3 本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团体辅导的对象安排:在选择团体辅导对象时,只考虑孤独总分这一指标,选择总分最高的30位学生组成被试对象,选择标准单一,可能存在一些其他影响因素。另外,虽然本次团体辅导的效果是明显的,但是由于团辅只进行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实施过程中有些内容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练习。在以后的研究中,在对被试进行后测后,还可追踪一段时间,对实验效果进行跟踪了解,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此外,除了团体心理辅导外,还可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更为具体的个案研究,这样可以获得更加全面的实验材料,以便更好的了解被试的具体情况,为有关研究收集资料。
[1]杨雪梅.城市小学生的孤独感及其与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J].教育探索,2005,16(10):172-172
[2]Asher S R,Hynel S,Renshaw P D.Loneliness in children[J].Child development,1984,55:1456-1464
[3]孙义农.小学生心理辅导[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222-222
[4]Carmichael K D.Sandplay as an elementary school stategy[J].Elemetary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1994,28:302-307
[5]齐平,欧罗城,黄丽春,等.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2):98-100
[6]李丽娜,程淑英,陈允恩,等.某小学四年级开设心理健康团体辅导的实验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6):875-877
[7]Betman B G.To see the world in a tray of sand:Using sandplay therapy with deaf children[M].ODYSSEY,Spring,2004:16-20
[8]任宁,沈莉.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7):754-756
[9]张连云.社会关系对小学生孤独感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07,14(9):69-74
[10]杨雪梅.小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S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