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缺陷及其相关因素

2014-06-15 07:25田红梅钮伟芳于慧静李亚静赵建民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共情总分精神分裂症

田红梅 钮伟芳 刘 平 于慧静 王 娜 李亚静 赵建民

共情是指个体对他人情绪状态进行辨识和区分,设身处 地理解他人感受和需要,从而产生与他人相一致的情感反应和体验,并准确反馈给对方的能力。作为日常社会活动中一种常见心理现象,其对个体的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活动具有重要意义[1]。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具有慢性化趋势,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的精神疾病,情绪处理加工障碍是其基本缺陷之一。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缺陷问题,E Bora[2]等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共情障碍,C Montg[3]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共情分数显著低,但相对保留情感共情的能力。本文旨在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现状,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训练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我院2013年3-12月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入组标准:①年龄18~65岁;②小学以上文化,言语功能正常;③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④本次住院时间大于6个月,阳性症状缓解或消失,阳性症状量表(SAPS)各条目评分不大于2分或总分不大于6分;⑤病情稳定3月以上,愿意配合且能完成调查;排除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以外的其他诊断标准者、有严重的躯体疾病、不合作患者。住院时间(27.75 ±7.37)月,病程(89.57 ±87.24)月,应用药物折合成氯丙嗪等效剂量为(364.71±125.04)毫克,SANSS量表阳性症状分(48.97 ±20.83)。年龄(49.00 ±7.86)岁,接受教育(9.30 ±2.15)年。对照组 112 例,为保定市某社区居民和我院后勤岗位部分职工,全部为男性,自愿参与调查。年龄(46.80 ±6.82)岁,接受教育(10.80 ±2.12)年,两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由2名精神科医生与患者面谈,查阅病历,登记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SAP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对患者精神症状做出评估,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量表(SSPI)对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评估,量表评定,经培训内部一致性达到0.85以上。采用以下几个自评量表调查患者的共情状况及影响因素。人际反应指针等自评量表,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去掉无效量表。标准:每一条目选择一致;漏填、多选等条目超过5%;答案有显著地规律性为无效量表。研究组有效问卷116份,对照组有效问卷109份。

1.2.1 人际反应指针量表[4](IRI-C) 共22个条目,采用5(0~4)级评分。得分越高,共情能力越好。IRI-C包括4个因子:观点采择(PT)、幻想力(FS)、同情性关心(EC)和个人痛苦(PD)。

1.2.2 ESLI情绪 - 社交孤独问卷(ESLI)[5]包含情绪孤立,社交孤立,情绪孤独,社交孤独等4个分量表,各分量表均采用1~4级评分。

1.2.3 德克萨斯社交行为问卷(TSBI)[5]主要是评价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或社交能力。被试者以5级评分回答问题,总分范围0~64分,高分表示高自尊。

1.2.4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5]该量表用以评定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由10个条目组成,4(1~4)级评分,总分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1.3 统计处理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将IRI-C总分作为因变量,基本资料、量表评分作为自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IRI-C测评结果 设定IRI-C总分以44分为切点,研究组低于 44分占 43.7%,对照组为2.5%,研究组总分(44.80 ±14.40)分,对照组(54.12 ±5.63)分,前者标准差大于后者,显示研究组结果明显较对照组分散。研究组和对照组IRI-C总分及因子分,比较显示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共情能力评分比较()

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共情能力评分比较()

注:*P <0.05,下同

因 子 研究组 对照组 t 95%CI观点采择(PT)10.68 ±5.19 13.82 ±2.77-3.62*1.42 ~4.85想象力(FS) 10.30 ±4.80 12.82 ±3.04-3.09* 0.90 ~4.14共情关心(EC)14.00 ±3.78 16.00 ±3.50-2.90* 0.64 ~3.36个人痛苦(PD) 9.81 ±4.99 11.47 ±3.66-2.18* 0.15 ~3.17总 分 44.80 ±14.4054.12 ±5.63 -3.97*4.67 ~13.96

2.2 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 将 IRI-C总分及 PT、FS、EC、PD 4因子分与年龄、受教育程度、病程、住院时间、住院次数、药物剂量、阴性症状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住院时间、住院次数、药物剂量与IRI-C总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与IRI-C总分呈正相关(r=0.115,P<0.05);阴性总分与 IRI- C 总分及 PT、FS、EC、PD四因子均呈负相关(P<0.05),见表2。

IRI-C总分及各因子分与自尊总分、和德克萨斯总分、社会功能总分及其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P<0.05)。IRI-C总分与ESLI总分无相关性,但与社交孤立因子呈负相关(r=-0.256,P<0.05),社交孤独因子呈正相关(r=0.207,P<0.05),见表 2。

表2 SES、TSBI与IRI-C及各因子相关性(r)

2.3 IRI-C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IRI-C分为因变量,以ESLI总分及情绪孤立、社交孤立、情绪孤独、社交孤独4个因子分、TSBI总分、SES总分、SANS总分、SSPI总分为自变量的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德克萨斯、社交孤独、阴性总分、社交孤立4因子进入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0.518。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417,0.523,-0.299,-0.258;Tolerance 分别是 0.803,0.620,0.651,0.456,说明其为非共线关系。

表3 患者IRI-C总分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IRI-C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分离散度大于对照组,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共情障碍问题,而且分布广泛,显示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问题有极端化的倾向。共情的过度表达现象是否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个特征,不能够适度表达情感,非完全意义上的共情缺陷,与情感过度表达有无关系,我们认为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共情的的基本成分包括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Davis把IRI-C共情分成4个因子。PT因子是测量共情的认知成分,EC因子用于测量共情的情感成分。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与IRI-C总分呈正相关,文化程度越高,共情能力越强。与张凤凤[6]、付欣[7]等研究结果一致。本组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住院次数、药物剂量与共情能力无关,提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药物治疗对患者的共情能力没有影响,患者远离社会,长期接触包括病友及工作人员在内的相对固定的人群并未损害其共情能力。张凤凤等研究结果还显示,病程与IRI-C观点采择因子呈负相关,E Bora[2]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病程与IRI-C观点采择因子呈负相关,提示病程长理解他人意图的能力损害较明显,可能反应了慢性病程患者脑功能衰退。本研究未能证实此观点,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有关。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障碍与阴性症状的相关性已被研究证实[8]。本研究显示阴性总分与IRI-C总分及 PT、FS、EC、PD 4因子均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阴性症状总分进入了回归模型,回归系数为-0.299,说明阴性症状对患者共情能力有影响,这与张凤凤等研究结果一致,阴性症状可能已经影响到患者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理解、识别,对他人的关心、同情、分享能力比较差。程赓[9]等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与社会功能呈正相关,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自尊是人们赞赏、忠实、喜欢自己的程度。有研究[10-11]表明,几乎所有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自尊水平普遍低于正常,低自尊者倾向于采用逃避、自责的应对方式,低自尊还会降低自我价值感,增加病耻感,导致孤独、退缩,回避社会活动[12]。本研究结果显示:SES总分与IRI-C总分及PT、FS因子均呈正相关,与PD因子呈负相关,EC因子分不相关。IRI-C总分、TSBI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多元回归结果也显示,德克萨斯社会行为总分进入回归模型,Beta值为0.417。进一步证实了个体的自我价值感与社交能力和社交行为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人际总分与情绪-社交孤独总分无相关性,但是社交孤立因子与人际总分及观点采择、想象力、同情性关心因子呈负相关,社交孤独因子与人际总分及个人痛苦因子呈正相关,说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社会功能衰退,缺乏与人交往,进而加重了共情缺陷,包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情,体验他人感受,与人分享体验和感受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情绪孤立和情绪孤独因子均与共情性关心呈正相关,更好的印证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上的孤独。社交孤独是患者感觉孤独,是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社交孤立是现状,表示患者在现实环境中的确是被排斥的。刘俊[13]等研究表明,孤独和社会隔离是精神疾病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患者一厢情愿的未被边缘化的感觉,难以掩盖被孤立的现实,空有着与他人交往的愿望。

本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明显、自尊水平低、缺乏自信心、支配性差、社会退缩、社交孤独,共情能力差;并且社交孤独对共情能力影响最大,回归系数是0.52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缺陷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本组患者住院时间普遍较长,长期住院造成的住院综合征,是否影响患者的共情缺陷尚待进一步研究。

[1]Thompson E.Empathy and consciousness[J].Journa 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2001,8(5-7):1-32

[2]Bora E,Gokcen S,Veznedaroglu B.Empathic abilities in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J].Psychiatry Research,2008,160(1):23-29

[3]Montag C,Heinz A,Kunz D,et al.Self- reported empathic abilities in schizophrenia[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07,92(1):85-89

[4]Davis MH.Empathy A.social Psycholog icalApproach[M].Boulder.Westview Press,1996:62-81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01-324

[6]张凤凤,汪凯,董毅,等.精神分裂症的共情缺陷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5):268-271

[7]付欣,任海静.精神科护士共情能力和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8):1194-1195

[8]Shamaysoory S G,Shur S,Harari H,et al.Neurocognitive basis of impaired empathy in schizophrenia[J].Neurop sychology,2007,21(4):431-438

[9]程赓,董毅,汪凯,等.精神分裂症共情能力与社会功能[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3):145-148

[10]王美玲,鲍文清.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自尊状况的调查分析[J].上海护理,2005,5(4):34-35

[11]侯东强,韩凤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及自我和谐状况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6,21(13):58-60

[12]徐子燕,张怡,李占江,等.以被害妄想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应对方式及其与解释症状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164-166

[13]刘俊,武艳红,苏献红,等.小组社会工作对改善精神疾病患者孤独感的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0):1524-1526

猜你喜欢
共情总分精神分裂症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