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1982没有回程票的熊猫大使

2014-06-13 18:04甘子玲
看世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国礼大熊猫熊猫

甘子玲

近日,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来华访问,丹麦方面透露,中国将向丹麦“赠送”两只大熊猫。1957-1982年,熊猫一直被作为“国礼”赠予他国以示友好,在1982年时,中国宣布终止了这一做法。长达25年的因缘,不仅让“熊猫外交”拥有颇多的历史故事,也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来自东方的“神奇物种”

作为中国特有的物种,熊猫最早被西方认识可以追溯到一位法国人那里。清朝末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德来到中国四川秘密传教,他在一个猎人家中看到了一张黑白相间的熊皮,诧异之余,他花重金买下带回法国,此后,西方世界便掀起了一股熊猫热。不少探险家、动物学家、狩猎者开始纷纷来到熊猫的故乡,想要捕捉这个“神奇的物种”,其中最著名的狩猎者当属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两个儿子,他们在四川凉山同时开枪射杀了一只雌熊猫。

但是,真正将熊猫活体带出国外的则是一位叫露丝·哈克内斯的美国女人,露丝是上世纪30年代纽约有名的服装设计师,她的丈夫是一名动物学家,想前往中国研究熊猫,却在途中不幸病逝。露丝继承丈夫遗志前往四川,并成功带回一只初生的熊猫幼崽,取名苏琳。“苏琳”被带回美国后,曾在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展出,引起巨大轰动。杨程屹在《熊猫外交记》中描述,它的每一个滑稽逗人的动作,都成了当时报纸和广播的新闻。人们从各处赶来一睹这只“活着的”大熊猫的风采,参观者最多的时候一天可达四万多人,当中不乏社会名流,甚至著名的盲人作家海伦·凯勒也亲自前往动物园摸了摸苏琳。之后,露丝更将她与苏琳的故事写成《淑女与熊猫》一书出版。

尽管不到两年后,苏琳就因肺炎离开了世界,但西方世界对熊猫的好奇和喜爱并没有因此减弱,越来越多的探险家和猎户进入川藏地区搜捕熊猫,在1936-1941年间,仅美国就从中国弄走了9只活体大熊猫。西方人也有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大熊猫的,1938年,英国从中国购买了3只熊猫,取名唐、宋、明。明在二战期间还被英国用于拍摄反纳粹的宣传片以鼓舞民众士气,成为深受爱戴的大明星。旅居英国的著名中国诗人、作家、艺术家蒋彝曾为它创作过童话《金宝和大熊猫》和《明的故事》,他在书中介绍,“明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代表。它和所有中国人一样,善良、友好,有耐心,坚持自我。它已经准备好定居在英国,并与英国人成为永久的朋友。”

被拒入境的“共产主义”熊猫

熊猫在西方世界受到的喜爱和追捧让中国渐渐意识到了它潜在的特殊价值,在此后的1957-1982年间,熊猫的馈赠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带有政治色彩的外交行为,甚至有媒体将熊猫的去处看作是中国外交的风向标。

1941年11月,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宋美龄为了答谢美国对中国难民的救济,向美国赠送了一对大熊猫,这是中国第一次以政府的名义对外赠送大熊猫。但仅一个月后,“太平洋战争”爆发,目前也没有太多的资料能表明,这对大熊猫对拉近中美之间的关系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正值冷战期间,中国在西方势力的遏制下,采取了一面倒向苏联的外交政策,以保持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团结。1956-1957年,美国有两家动物园分别致信北京动物园,提出希望“以货币或动物交换中国一对大熊猫”的请求。相关资料显示,当时全国仅北京动物园有3只熊猫,而且其中有两只还预留了给苏联。对外文化联络局在对北京动物园的回函中也提出,“在目前中美关系情况下,按照北京动物园所提出的办法,以一二只珍奇的动物与美国动物园交换动物并不适宜。因自解放后,我以熊猫与别国交换动物的,仅有苏联……但也不必正面拒绝”。于是,北京动物园回复美方,表示希望双方能互相派员到对方动物园直接交换和领取动物,但这一提议遭到美国政府的拒绝。

1957年5月,时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来北京访问,在北京动物园参观时被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深深吸引,并开口表达了想要一对熊猫的请求。同月,熊猫“平平”和“安安”被作为国礼送达莫斯科动物园,象征当时中国与苏联之间的深厚感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另一个例子,1958年,一名奥地利商人从北京动物园得到了一只叫“姬姬”的熊猫,随后他又转手卖给了美国的一家动物园,但当时由于美国禁止和共产主义国家进行贸易,“姬姬”被拒绝入境。

“最重要的熊猫外交”

1972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踏上访华之路,长期处于冷战僵持中的中美关系得到缓和,并开始逐步走向正常化。同年,大熊猫“玲玲”和“兴兴”顺利拿到“美国签证”,踏上了赴美之旅。因其特殊历史背景和意义,这一馈赠也被称为史上“最著名的熊猫外交”。

许多年以后,英国《金融时报》将当年的送赠行为解读为“中国政府渴望摆脱国际孤立的信号”,此说不无道理。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政府除了向苏联赠送过熊猫以外,也只向朝鲜一个国家赠送过。50年代末,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中苏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转变,60年代时,双方关系已经急剧恶化,苏联大大减少了对中国的经济援助。而另一边,中国则开始尝试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交往,并积极改善外交关系。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国先后与大批西方国家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或建交,而中方为表友好向他国赠送熊猫的行为在这段时期也最为突出。从1972年到1982年,中国以成对的形式向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墨西哥、西班牙和联邦德国赠送的大熊猫数量累计达到了16只。

永恒的怀念

1982年,中国停止了向外国无偿赠送大熊猫的做法,有25年历史的熊猫“国礼”时代也宣告结束。1957-1982年间,一共有23只大熊猫被作为“国礼”送给9个国家,但由于大熊猫的平均寿命通常在25岁左右,大多数旅居国外的第一代熊猫都已离世。

2012年,34岁的熊猫“宝宝”离世,这只海外年龄最大的熊猫是1980年时任西德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来华访问时,中国送给联邦德国的礼物。德国之声网站曾刊文指出,在“宝宝”远赴德国生活的同时,两国的关系也开始稳步地向前推进。

但是,只停留在外交关系的层面来谈论熊猫外交,更多是一种宏观而冷静的分析和陈述,实际上,那些与“国礼熊猫”有关的历史回忆远要鲜活和生动得多。

“姬姬”1957年被作为国礼送往莫斯科后,曾被误认作雄性而送回,后来又被英国伦敦动物园以1.2万英磅高价买下。1972年,“姬姬”在伦敦去世,BBC在追述当年场景时报道说,姬姬的死去让许多英国民众感到难过,他们主动到动物园来表示哀悼。“姬姬”的遗体后来被制作成标本,放在皇家自然博物馆永久收藏,世界自然基金会黑白相间的熊猫会徽就是以“姬姬”为原型而设计的。

1988-1989年,送往墨西哥的两只熊猫“贝贝”、“迎迎”相继去世,墨西哥查普特佩克动物园为了纪念当年这对大熊猫夫妇,特地把他们做成标本,放置在动物熊猫馆的醒目位置。1981年,“贝贝”和“迎迎”的第一个熊猫宝宝降生,墨西哥环境部野生动物和动物园管理司司长何赛·贝尔纳尔在回忆时说,他们都将“多威”的诞生视为墨西哥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所有人都能清楚地记得新生熊猫的名字和生日,它的出生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上世纪80年代,墨西哥流行女歌手还专门为“多威”写过一首《熊猫宝宝之歌》。

如今,“贝贝”和“迎迎”的熊猫家族在墨西哥已经繁衍生息到了第三代,作为拉丁美洲唯一拥有熊猫的动物园,查普特佩克动物园每天都能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礼大熊猫熊猫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寻找大熊猫
遗憾的大熊猫
韩国 来自朝鲜的“国礼”
大熊猫也消暑
萌萌哒熊猫等
最有名的大熊猫
默克尔圣诞节前拍卖“国礼”
功夫熊猫3
那些年,北京收到的动物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