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一种新闻史的研究范式

2014-06-13 04:21:40马路平
新闻世界 2014年4期
关键词:新闻史

马路平

【摘 要】在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传播史等新闻史的写作范式中,基于社会史范式的社会生活史范式,逐渐受到研究学者的青睐。所谓“社会生活史”范式,就是不仅关注新闻业著名报纸报人,更关注新闻史上的普通群体,描述与新闻业互动的各个阶层的社会状况和生活情态,展现出一条全景式动态式的新闻发展轨迹。从而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新闻业发展的前因后果及其反映的时代变迁。然而,这种范式依然有缺乏思想性、容易片面化、主线不清晰等不足。

【关键词】新闻史 社会史范式 社会生活史范式

一、社会史范式基础上的社会生活史范式

社会生活史范式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在文化史、艺术史等研究领域中并不陌生,然而在新闻史领域采用的还不多。谈到社会生活史范式,不得不说它的基础社会史范式,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异同之处。清华大学李彬教授曾提出“新新闻史”的史学研究方法,即采用社会史的范式和叙事学的方法,他理解为:“所谓社会史的范式,就是将新闻传播作为社会运动的一个有机环节,既关注新闻本体的内在关系,更探究新闻与社会的外在关联,如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时代心理等等,而不是就新闻谈新闻,就媒体谈媒体,就人物谈人物。”①社会史范式就是把新闻放在社会历史的大环境中,把握新闻传播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以窥探新闻史发展的全貌。社会生活史范式是在社会史范式的基础上演化出来的,二者在基本方法和基本目的上是一致的。

然而,二者又有所区别。一是在研究视角上,以李彬“新新闻史”的实践著作《中国新闻社会史》为例②,从中可以看出,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史范式是一种“大社会”视角,它从国家建设、国家认同的角度,以社会历史的大关节、大问题、大发展为研究重点,以政治环境主导下的时代变迁为研究方向,从宏观角度把握新闻与社会的关联,透视中国新闻业发展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动因。它把新闻放在历史的整体框架里,研究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社会生活史范式从微观角度出发,不仅关注新闻发展历史中的社会环境,更关注社会普通群体,观察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互动和变动,具体到心理变化和个体变化。它试图描绘出某一阶段社会群体的集合映像,以此来展示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变迁。同样是把新闻放在历史整体框架里,但重点关注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关系。二是在对普通群体的关注上,《中国新闻社会史》以新闻史中的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为主线,对普通人物的历史作为和生活情态仅作提纲挈领式的贯穿,未能展现一幅完整的社会历史图景。而社会生活史方式,把政治环境和社会变革作为背景,重点放在普通大众的社会生活变化上,将报人读者群、报贩经营者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日常生活以及报纸反映的社会各阶层的动态、城市文化的建构、社会风气的变迁等等一一展现出来。它将严肃的政治背景弱化,从我们熟知的日常生活出发,让我们对新闻发展有了直观了解。三是目标指向上,“新新闻史”旨在立足当下,面向历史,“关注现实,关注中国,关注新闻传播在历史变革中的作为”③,注重史学的“当代性”,在历史中找到借鉴意义,从而使新闻史成为当代新闻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和专业认同的命脉。社会生活史范式的史学方式是想通过新闻与社会的共生关系,把新闻史当做社会史的一部分,把新闻人当做社会中的人,通过历史中普通群体的社会生活,真实完整地再现新闻事业发展的轨迹。

从上所述,社会生活史范式可以看做是社会史范式的细化。马敏先生在谈论社会史范式即“总体史”时,曾这样叙述:作为“新史学”根本研究范式的“总体史”,更多的是就方法论意义而言的,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研究态度和新的研究视角”。其中视角的转换和视野的开阔又是最具关键性的,它主张对历史进行“全景式”和“全幅式”的把握。总体史固然强调宏观的、综合的、长时段的研究,具有“大历史”的特征,但它却并不排斥微观的、具体的历史研究,而常以微观、具体的历史研究作为其载体,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小中有大、以小见大,把握和审视是宏观的,切入和描述是微观的,将宏观历史研究与微观历史研究、长时段研究与短时段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史学风格。”④

社会生活史范式从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着手,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研究视角,可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开拓社会史范式的外延,为新闻史研究开辟广阔的空间。

二、文献梳理

社会生活史范式以微观叙事关注普通群体的社会生活,在断代新闻史和区域新闻史的研究上首先得到了尝试。

《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⑤从社会史的角度,系统梳理了1897年至1937年间,上海小报的历史由来、生存环境、小报特殊的产权经营发行销售状态,从事该报业的文人群体特征,小报的各类品位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内涵。研究主要围绕报纸、受众、市民文化三个方面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如整理史料发现,上海小报报人多来自江浙,家境殷实,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功底,文人群体之间通过私人交往和社交组织构建网络关系,形成共同的社会意识和个人身份认同。近代上海商业气息浓厚,给予他们经济独立和精神自由解放的空间,让他们逐渐脱离了传统文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自愿摆脱国家体制内的种种约束。

报人作为上海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受到学者较多的关注。《上海报人社会生活(1872-1949)》⑥把研究对象即上海报人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报人群体(主笔、编辑、记者)拓展到其他相关报业从业者(访员、校对、翻译、报贩等)。研究范围从1872年《申报》创立到1949年《申报》停刊期间的上海报人的社会生活和生存状态,包括工作、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等几个方面。以往报人研究重点放在著名报人的办报思想和办报活动,但该书改变这种研究范式,将焦点锁定普通报人的工作、日常生活甚至婚姻情感,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份报纸的诞生过程,更有助于我们理解那个时代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同样,将研究焦点对准上海报人群体的,还有熊月之主编的《上海通史·晚清文化》⑦第八章“新型知识分子群”,即上海报业编辑和记者等职业工作者。作者认为在晚清的上海,随着出版等新式文化机构的出现,崛起了一个“新型知识分子群”,这些人不同于传统士大夫,他们不再把读书做官当做唯一的出路,而是凭借自己的新知识服务于出版、新闻机构,其中在《申报》、《新闻报》工作的钱昕伯、黄协埙、袁祖志等就是这个新型知识分子群中的代表人物。

瓦格纳主编的论文集《加入世界公共领域:早期中国报纸中的文字、图像和城市(1870-1910)》》⑧则从近代中国是否存在所谓的公共领域这一问题出发,站在全球史的大背景下,将中国1870至1910间的新闻史纳入世界新闻史中,看中国报业如何建构公共领域的,以及中国近代报纸是如何反映中国社会的。它以各个阶层的人为落脚点,以典型报纸如《申报》、《点石斋画报》的诞生、发展及与社会的互动为主线,采用社会生活史的史学范式,把晚清中国近代报纸的诞生过程当做一种文化产业的生产过程,探讨在报纸生产中,报人、读者群、报纸、城市文化和公共领域之间的复杂关系。

上述研究无一例外都集中于上海,尤其是近代上海的新闻史,除了上海新闻史研究资料丰富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与上海是一个特殊的城市有关。作为近代通商口岸之一的上海,“异质文化共存,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求同存异,共处共生,在相互摩擦、相互影响中发展。这种异质文化的汇聚、交流、融合,在上海城市社会生活中表现得最为具体。”⑨这种独特的多元异质文化,为上海提供了报业活跃的基础,也为研究者挖掘上海新闻史这一富矿提供了多种视角。

三、社会生活史范式的不足

社会生活史范式虽然为我们提供了直观的、鲜活的历史图景,但由于其关键词是“微观”、“生活”、“人”,使其容易坠入逸闻趣事的叙事之中,从而缺乏思想性。在史学研究中,叙事与史料结合较易,因为历史首先具有故事性,通过叙事手法有利于唤醒史学活力。然而,思想与史料的结合较难,社会生活史从细微处着手的研究方式容易使学者就史料谈史料,而不能提出统领全篇的思想见解。

其次,由于关于普通报人和普通群体的历史资料较少,使社会生活史范式这种全景式的历史再现,容易受已有研究结果的影响,走向片面化。因此,它更适合断代新闻史或区域新闻史的研究,比如上海新闻史、北京新闻史或当代新闻史、党报新闻史等等。

第三,社会生活史范式致力于细致入微的描述,容易在叙事中模糊脉络主线。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个人等众多方面,要在新闻与社会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中理出一条新闻传播的脉络,需要在叙事性、思想性的基础上增加逻辑性。

因此,运用社会生活史范式研究新闻史,需要更加注意它的思想性、全面性和逻辑性。立足时代背景,打破历史事件之间的界限,以人为本,注重集合群体的生活现实,把新闻业当做社会行业之一,以社会动态发展的视角观察新闻业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同时,研究学者不妨打破一贯的“西方中心论”的研究思维,顺应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为近代中国新闻业的发展祛魅求实,也不失为正视中国近现代新闻事业发展和提升中国话语权的一种尝试。□

参考文献

①李彬,《“新新闻史”:关于新闻史研究的一点设想》[J].《新闻大学》,2007(1)

②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③曾维康,《编写“新新闻史”的一次尝试——与李彬教授漫谈〈中国新闻社会史〉》[J].《今传媒》,2010(4)

④杨念群等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03-504

⑤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⑥王敏:《上海报人社会生活》(1872-1949)[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⑦熊月之、张敏:《上海通史·晚清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⑧瓦格纳(Rudolf G.Wagner)主编:《加入世界公共领域:早期中国报纸中的文字、图像和城市(1870-1910)》,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2007

⑨熊月之,《稀世富矿——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研究价值》[J].《史林》,2002(4)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新闻史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着力点与突破口
传媒(2023年4期)2023-04-05 03:25:57
试论大陆《大公报》的退场及其余响
如何提高《外国新闻史》课程教学的吸引力
新闻前哨(2019年6期)2019-09-10 03:11:45
新闻史书写范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传播力研究(2019年3期)2019-03-21 16:15:20
社会历史语境下浅析《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教学中的价值
新闻传播(2018年21期)2019-01-31 02:41:50
我国报刊“读者来信”栏目的历史嬗变
今传媒(2018年7期)2018-09-27 06:50:16
论我国新闻史的发展沿革
视听(2017年1期)2017-04-12 14:44:49
试论新闻史研究方法的批判与范式建构
出版广角(2016年13期)2016-09-29 16:18:52
中国新闻史研究现状分析与主体意识探究
媒介生存:关于新闻史研究本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