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潇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思政部,广东 广州 510430)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意识多元多变的情形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提出对于高校青年形成共同理想,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并集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美国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品格教育的复兴,同时借鉴吸收了现代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德育模式中一些科学合理的成分,从而成为当今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最具有合理性的新型道德教育模式,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托马斯·里克纳(Thomas Lickona),贝内特(William j.Bennett)。在这场新品格教育中,美国教育者以示范、实践、文学等传统品格训练方法为主,把帮助受教育者塑造良好品格作为目的,使他们注重品格教育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推动学校品格教育的开展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最大限度地塑造学生品格。
美国的当代品格教育在实施手段上主要采取“灌输”的方式以促进学生的灵魂转向。主要包括示范(example)、解释(explanation)、激励(embrave)以及环境(environment)[1]。
品格教育的倡导者们认为,教师应该重视榜样的力量,经常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学生做好的榜样和示范。同时反思自己平时是否按照核心的德目或者价值观在生活,是否表现出良好的习惯,有没有唤起学生的德性,学生是否会以老师为榜样并在生活中形成习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中的“敬业”一词为例,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告诉学生敬业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要踏实肯干。但有时候教师又会倦怠,对自己的工作敷衍了事,觉得一堂课而已没什么大不了。这种对待工作的态度无疑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慢慢产生马虎应对的习惯。
解释也是品格教育者们所关注的一个方式。教育者应当向学生解释何为良好、正确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重要的原因。这并不是说要把道德的规范条例硬塞进学生的脑袋,而是要利用师生之间的对话使学生明白这些道德规范意味着什么,让他们真正成为有德性的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学生们解释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读,联系社会现状,通过师生间的对话讨论,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在平时的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到激励,很多人都会想起幼儿园的小红花,小糖果。我们都明白激励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高校教育中也是如此。品格教育中的激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挫折和缺点的诚恳规劝,二是对优秀的期待。激励的形式也并不单是实物上的奖励,还有言语上的支持和鼓励。大学生有其自身的行为特点,性格相对独立、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冲动、富有激情,面对成绩会沾沾自喜,教师就要及时地通过规劝提出忠告;当他们遭遇挫折时又会显得垂头丧气,这又需要教师带给学生鼓舞和希望。此外,“期待”也是品格教育者们极为推崇的一种道德教育手段。他们认为,教育者通过正确的教育期待可以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不仅经常会受到自己身边事的影响,还会受自身感兴趣和有推动力的事物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态,促进其德性的养成。
品格教育者除了重视上述几个方面之外,还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环境。他们认为学校、家庭和社区等都应该成为品格教育的社会环境。在这些环境中,学生是否尊重教育者,教育者是否尊重学生,学生之间是否相互尊重,都对学生德性品质的养成有重要意义。教师不能仅仅通过要求来获得学生的参与,还必须通过各种道德情境和环境来指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道德潜能,促使他们在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形成德性的品格。我们在高校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如此,应当注意各种环境的营造,与家庭和社区联合起来,让学生在各种环境中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上述实施手段的基础上,引出美国品格教育运动中又一个值得我们借鉴的重要内容:道德社群(moral community)的构建。所谓道德社群,是指一种德性共识主导的、具有同质性的关系网络或实体组织。社群是人的生活意义和道德的源泉,也是人践行德性或形成品格的场所。品格教育就是个人在适应其所在社群的生活过程中,通过社群的影响和教育的引导,对社群的道德规范进行理解、体验和践行,内化为个人的德性或品格,成为社群的成员[2]。
为了有效地实施品格教育,美国人把可利用的资源进行了整合,构建了一个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单体道德社群和学校与家庭、社区三方合作的道德社群,两者结合成为一个道德社群系统,这样就将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都纳入了品格教育的范围之内。这种方式既可以关注到学生所在学校品格教育的环境,又涵盖了校外的环境,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都参与到其中,将品格教育情境化,让学生在理解、体验、践行所要求的价值和德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的德性品质。
1.单体的道德社群
单体的道德社群包括学校道德社群、家庭道德社群及社区道德社群。学校道德社群,即在学校所要求的价值和德性统摄下融合学校的情境,包括班级道德情境、校园物质情境和人文精神情境等,也就是要求用整个学校来培养学生的品格。拿班级道德情境来说,美国一些学校将品格教育与学术课程进行整合,构建课堂德育情境。学术课程是品格教育的基础,学生通过学术课程的学习来理解各种价值和德性。比如杰弗逊教育中心的课程就致力于教授跨越伦理、文化和宗教界限的普遍价值,包括开设短期易学的周课或张贴以美德为主题的教室宣传画[3]。另一种整合方式就是通过各种学习策略,包括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体验和践行所学的价值和德性。比如,当时流行的评定包、档案袋等教学评价策略,档案袋内收集了包括学生不断进步的作品和成果,学生对自己作品的反思以及评价都记录在档,这样在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绩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负责、勤奋等德性的养成。此外,美国还非常注重营造学校的物质情境来促进学生品格的发展,比如悬挂各种旗帜、标语来宣传价值和美德,要求统一着校服,印发报纸、纪律手册等出版物引导学校舆论,同时还注意人文环境的营造,比如校长、教职员工的引导和示范,学校的各种服务活动,学校的集会、仪式等,都让学生在校园交往中真切体会并自觉履行核心价值观。
家庭教育在学生德性品质养成方面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的言行方式,道德品性的形成无形之中都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品格教育者们也意识到了家庭的重要性,他们强调每个家庭都应当营造一种和睦融洽的教育气氛,努力构建一个文明、体贴、充满爱心的家庭。
社区道德社群的构建也同样受到品格教育者的关注。社区的道德社群一般通过实施社区服务计划来实现,例如废物回收,为遇到生活困难的人捐款、捐物等等,包括其他一些社群活动,提倡为社区服务,为他人做好事以使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这些活动也都会对青年人品格的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学校与家庭、社区三方合作的道德社群
美国的品格教育非常注重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合作,他们倡导应构建一个学校、家庭和社区组成的道德社群系统,形成一个互动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校、家庭、社区邻里、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等联合起来,通过社会活动、媒体传播、社会交往等途径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中学与家庭、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活动,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设立少年中学,提供各种球类、扑克、跳舞等活动,设置中心监护人,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安全的课余活动环境,培养学生之间友爱、互助、尊敬、关心等品质。再如,抵制毒品计划。向学生教授有关毒品、酒精、烟草等的危害及其防御途径,每周请警官来与学生一起就餐,进行非正式会谈,帮助学生学会自爱。另外,一些社区还会组织周末的家长教育计划,由一些社区领导人以讨论会的形式与家长共同探讨家教问题[3]。托马斯·里克纳用一个表格(见表1)来表现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协作[4]。
表1 美国学校、家庭与社区协作示意图
续表1 美国学校、家庭与社区协作示意图
1.政府
在美国联邦政府及一些政府官员、国会议员的支持下,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
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其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就明确指出,“学校必须有品格教育;我们必须将儿童培养成好公民;我们必须继续改善校园内的秩序和纪律;社区要支持学校推行校服、利用作息时间来强化旷课制度、开除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决不允许学校里有枪支和毒品”[5]。1994年,克林顿和国会批准了联邦教育部的“品格教育领航员合作伙伴拨款计划”(Partnerships in Character Education Pilot Project Grant Program),设立了品格教育专项资金——“改善教育基金”(Funds of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FIE),加利福尼亚州、爱荷华州、新墨西哥州和犹他州等四个州成为第一批资助对象,次年又扩展了对另外8个州的支持。比如,在明尼苏达州利用该项基金实施的Community Voices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Project项目是由明尼苏达州教育部门、该州的大学中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合作进行的。该项目采用学徒模式的教学法,将品格技能的发展与课程教学整合起来。他们为教师们提供课堂活动的指南和各种课堂设计的方案,这些方案并不是一套现成的课程,而是为教师提供灵活的指导方针,使学生能够在达到学习成绩标准的同时,促进道德技能的发展[6]。
美国政府还推行了各种奖励计划,如1985年时任教育部长的贝内特提出了“蓝带学校颁奖计划”(the Blue Ribbon Award Program),目的是奖励那些既能发展学生基本技能和学科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良好品格的学校。获得“蓝带学校”(Blue Ribbon School)称号是美国中小学取得品格教育成功后获得的最高荣誉和奖励。进而又开展了“不让一个儿童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的学校认证计划,推动了对学生品格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2.民间机构
不仅政府重视品格教育,当时的民间组织也大力推行品格教育。例如“品格关注联盟”(Character Counts Coalition)就号召学校培养学生的六种基本品德:信任、尊重、责任、公正、关心和公民权利与义务。当时的“品格教育伙伴组织”(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还倡导了一项“关心社群”(the Community of Caring)计划,在学校创建一个关心和负责的道德社群,引导学生理解他们的价值和行为,开展关于道德价值和行为的自由讨论,并联合家庭参与到学校教育和社区服务中来。品格教育运动的倡导者托马斯·里克纳还成立了一个“第4R和第5R中心”(Center for the 4th &5th R’s)。这个中心主旨就是在注重对学生的阅读(Reading)、书写(Writing)和算术(Arithmetic)等“3R”教学的同时,还应该强调培养他们的责任(Responsibility)和尊重(Respect)。
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对于如何让大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做一个详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包括其内涵、外延、相互关系、重大意义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方法说起来不错,如果教师精心准备的话,甚至可以作为一次非常成功的公开课来展示。但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来说,是否真的明白了核心价值观并能够自觉履行,就很难介定了。所以,授课并不难,难在能否深入人心。
品格教育中的一些做法给了教师一个思路:示范和激励。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是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与意义,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并不是让教师去做那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感人事情,而是要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渗透这些价值观,在耳濡目染之下,学生自然会自觉地运用这些价值观去衡量生活中的人和事,做出自己正确的行为。比如,教师用文明的言行和友善的态度与学生打交道,与大家平等自由地谈论关心的话题,师生可以就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试方式、评分标准进行探讨,最后教师公正地给每位学生打出成绩。处理任何问题都把民主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达到和谐的效果。只有教师理解了这些价值观,并且用心地去履行,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而当某天你发现你的学生在某件事情上做得很棒的时候,别忘了激励。即使是大学生也会为教师的每一次鼓励而开心。不论是口头的表扬还是实物的奖励,或者是言语的真诚鼓励、期望或忠告,这些都是激励的方式。大家都知道激励的作用,却很少有人真正用心去使用这个方法。有的教师表扬学生的时候,甚至连学生的脸都不肯看一下,随便说几句,草草收场。或者表扬的话都是泛泛而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语言,没有一点针对性,这样敷衍的话语不仅不起作用,甚至有时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情绪而放弃自己的德性行为。
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两张皮的问题一直被热议,却始终无法解决。到底应该实践什么,并且如何实践,才能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一般来讲,按照实践的场所可以把道德实践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种。如何分类并不重要,关键是具体的实践内容。课内的实践不外乎演讲、辩论、讨论、角色扮演等等,课外实践一般也是去一些革命圣地或者博物馆参观,去敬老院探望老人,或者义务修理电脑等活动。
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做的结果,要么就是学生感觉很无聊,没精打采,要么就是当做外出游玩,去考虑其他事情了,已经失去了教育者所想要达到的对学生们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初衷。研究了美国的品格教育运动后,我们发现道德实践的方式方法很重要。既然是道德实践,那么就应该让学生真正地去实践,而不是像跟风一样走马观花。高校可以学习美国的做法,与家庭和社区联合起来,形成一个长效机制,让学生们可以从校园中走出去,看看外面的真实世界。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让学生回到家乡感受父母一日劳作的不易;或者建立家长联合会,定期邀请家长来学校和学生们交谈;还可以利用社区的资源,与社区合作,让学生为附近的社区做一些文化服务。学校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学生的实践活动都会记录在案,并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只有把学生的道德实践做实,让学生把这些道德的认知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那么良好的德性也就逐渐会养成,知、情、意、行也就得到了真正的统一。
不是只有教师才对道德教育负责,校园里的一切都应该对道德教育负责。尤其是大学生,学校是他们生活、学习的场所,就像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却比社会多了教育的责任。因此,高校的领导、教职工都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道德教育不仅仅只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工作。真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整合校园里的一切资源,包括一草一木、一楼一景、规章制度、管理模式、教职工的工作风格等等,把它们都变成道德教育的资源。我们要学生文明,却会雇佣满口粗话的宿舍管理员来看管宿舍楼;我们要学生友善,学生却要面对冷脸的行政办公楼里的教工;我们教育学生要遵纪守法,却经常会碰到学校大会上领导姗姗来迟。因此,要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全方位地实践,不是只在课堂上对着学生说说而已。很多人出了国门就很自觉地跟着外国人排队购物、上车,而一回到国内马上恢复原状,大声喧哗、插队,周遭环境对一个人的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校园这个隐性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处于处处体现着核心价值观的氛围之中,那么其也就很自觉地朝着道德的方向前行了。
参考文献:
[1] 杨韶刚.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61-269.
[2] 郑富兴.论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化”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4(11):85-90.
[3] 郑富兴.德育情境的建构——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小学校的品格教育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1(4):29-35.
[4] 陈海青.德性视域下的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2.
[5] William J.Clinton.Address Before a Joint Session of the Congress on the State of the Union[EB/OL].[1997-02-04].http://www.presidency.ucsb.edu/ws/?pid=53358.
[6] 郝 杰.道德专业技能的培养——美国“社群声音与品格教育项目”(CVCE)[J].外国教育研究,2013(9):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