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 要:语感是感受力、理解力、鉴赏力、表达力的合力,它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结构中居核心地位。在阅读教学中,语感训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指导中激发语感,在引导想象中品悟语感,在背诵积累中孕育语感,在实践运用中培养语感,努力提高学生感受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成才。
关键词:阅读;积累;想象;成才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是指学生阅读课文时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和领悟,是学生掌握、理解语言文字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尤为重要。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在阅读指导中激发语感
朱光潜先生说:“情感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字意义反在其次。文字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品词析句,理清文章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鼎湖山听泉》这篇课文时,文中第四节开头有一句:“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我让学生把“传送”改成“传”,把“枕边”改成“耳边”读一读,体会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对比朗读,揣摩出“传”只是普通意义上“传来”的意思,而“传送”除了有“传”的意思,还有“送”的情意,让人觉得泉声很有情意,很好客,因此,“传送”比“传”更传神。而“枕边”亦有“耳边”的意思,同时,“枕边”比“耳边”更确切,说明我已经躺在床上,静下来听泉了。通过比较,学生就能揣摩出课文中语言文字运用得恰当,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强化了语感。
二、在引导想象中品悟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要借助文本,凭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再现文本所描写的情境。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借助课文插图、多媒体演示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想象,帮助学生建立起“内心视像”。尽管学生的想象有点稚嫩,但是,在学生想象的过程中,语言已经得到训练,语感得到培养。例如,在教学《大海睡了》这一课时,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练习:清晨,大海醒来了,海面会是什么样呢?孩子们思考片刻之后,便纷纷举起小手。“海鸥飞来了,一边飞还一边叫。”“海风吹起来了,海浪也跳起了舞。”“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正在做游戏呢!”“渔民驾船出海了。”“大鲸鱼喷水了。”……
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相应地在黑板上画出图来,每画完一幅图,孩子们就发出一片赞叹声,面对着教室热闹的场面,我感到无比高兴。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兴奋地对孩子们说:“你们愿意把刚才想象到的记下来吗?”孩子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写起来。一个同学这样写:“大海醒了,海鸥飞来了,海风吹来了。”还有一个同学这样写:“早晨,大海醒了。她迎着太阳,她背着渔船,那欢快的浪花声,是她醒来的歌声。”……
经过求异想象,孩子们获得了丰富、生动的独特感受,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在背诵积累中孕育语感
语感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要靠长期的语言积累。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长期的语言积累,就不会产生顿悟,就不会产生语感。为了使学生多积累语言,语文课上,既不要深究词句的微言大意,更不要去穿凿附会。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然后反复朗读,体会感悟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积累。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我们要鼓励他们多读多背,在积累中形成语感。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小诗,语言简短明快,深受小朋友们喜爱。在学生熟读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仿照课文的样子,也来写一首小诗。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由于对课文的语感已经掌握,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请看学生们的作品。“我想变成凉风,吹走人们身上的热气;我想变成一棵大树,给人们遮阳乘凉。我想变成一把伞,为小伙伴们挡雨;我想变成电灯,给黑暗中的人引路。”
这就是鲜活的写话,而这样的写话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来的。
四、在实践运用中培养语感
张庆老师曾这样说:“学语文好比在天上布云,云布得越厚,雨下得越大;又好比在口袋里攒钱,钱攒多了,就不愁花不出去。”教师教学中,要有目的地把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语言材料归集在一起,让学生反复比较,从中领悟作者的写法,知道作者是如何抓住细节来写的,便于学生写作时借鉴应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好的文章对小学生能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小学生好奇心强,模仿性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文章的感染作用和启发作用,引导学生由“读”到“写”,由“仿”到“创”,切实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有了可供模仿的文本,再给他们练笔的时间,使其养成乐于动脑、勤于动笔的习惯,那么每人都能写一手好文章就不再是梦想。
例如,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在学生了解北大荒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的特点之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把北大荒小河、原野的特点印在自己的脑海中,然后选取自己喜爱的自然段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小河、原野的特点写清楚的。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作者是按照先总写,后分写的方法来介绍小河和原野的。为了让学生掌握这种写法,课后安排一个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以“课间活动真热闹”“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啊”“校园里真干净”“妈妈非常关心我”为题,自主习作。通过习作练习,学生既掌握了总分的写法,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学好语文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语感,只有加强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成才。
(江苏省新沂市新安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