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国
摘 要: 本文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思考与探究,针对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提出了语文教学要以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性为手段、激发兴趣为目标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实效性
一、课堂提问要新颖
所谓“新颖”,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的意料,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在讲授《凡卡》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凡卡写给爷爷的一封信。然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能从这篇课文里找到哪些段是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吗?这个问题是学生意想不到的。于是他们怀着极大的兴趣阅读课文。通过认真阅读,学生一方面进一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培养了自己逆向思维的能力。又如讲授《穷人》一课时,文章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桑娜拉开了帐子”,讲到这里,一般老师常提出这样的问题:“结果怎样?”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问题没有深度,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于是我这样问:“假如桑娜收留西蒙的两个孩子,二十年后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这样一问,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学生说:“他们兄弟俩长大了都很孝顺,出海打鱼养家,孝敬渔夫夫妇。”有的说:“在夫妇两人的教导下,兄弟俩诚实、善良,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毕业后找到了工作,并把父母接进城安度晚年,彻底摆脱了贫困。”在学生纯真的想象里,桑娜夫妇好人有好报,不再是可怜的穷人。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课堂题问要有层次性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还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做铺垫,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通过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的重点和难点肯定容易解决。
三、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聪颖,思维活跃,勇于探索事物的根源,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容易接受,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因素、知识结构等特点,适当考虑趣味性的因素。而且课堂的生动活泼,很多时候是由问题的趣味性引发的,这就是所谓的“四两拨千斤”。学生就像一池水,教师的提问便是投石激水,一些灵感火花往往就在这样的提问中产生。通过提问,学生讨论,寓教于乐,激发兴趣,把有些学生“要我学”的情绪迅速扭转过来,变成“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从而消除学生对学习的内心疲劳,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上《狐假虎威》这一课时,我是这样提问的:你们见过老虎吗?它的脾气怎么样?“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呢?”“不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但是老师今天要讲的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他非但不敢吃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怪不怪?想知道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本看《狐假虎威》。”此时,教师的提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即被激发出来。
四、课堂提问要有创造性
常言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创造性提问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愿望,促进学生思维。创造性提问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通过这一问,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如在教学《南辕北辙》时,为了研究那个人能不能到楚国,如果直接问学生:“这个人能到楚国吗?”那么学生肯定会回答:“不能。”这样设计问题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我启发学生:“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圆的,假如有足够的盘缠,照这样一直走下去,会有什么结果呢?”这下学生的思维就像决堤的洪水一发而不可收了。有的说:“到不了就会冻死,因为他会经过地球的南北极。”有的说:“到不了,路上会有河流过不去。”有的说:“可以到,因为地球是圆的,走到最后就回到原点了。”有的说:“即使能到楚国,那也要走好多弯路,多此一举。”大家讨论结果,答案不唯一。这样的提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实现了教学目标,达到了课堂的有效、高效。
五、提问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教师提问后,应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维,让大多数学生能及时调整思维内容和思维情绪,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考。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出现有创见的回答,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在此基础上还要开展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辩论、查阅、批注、练写、竞赛等,不断给学生新鲜的刺激,激起学生不间断的、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魅力,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一种自我价值的体验,在互动中更有效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六、注意课堂提问调控不能偏离目标
课堂千变万化,而课堂教学是有目标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兴奋点是千差万别的,往往与教学目标不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调控艺术。因此,课堂提问的调控必须具有艺术性,才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首先要巧妙地“放”和“收”。课堂教学必然要求老师放得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学习,消除紧张心理。“放”,可以是时间的放,即在一定时间内把时间完全交给学生,时间一到,教师就要“收”,使教学回到正题。“放”还可以指空间,即在活动空间上,教师不加限制,学生可以,自由讨论,但时间一到,必须各就各位。“放”还可以指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海阔天空,自由驰骋地提问。有收有放,有自由有纪律,有个性有共性,通过提问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对课程标准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践。
其次要因势利导。在课堂上,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不一定会全对,往往会出现偏差。教师对学生的有偏差的回答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应该尊重学生并分析学生出现偏差的原因,作相应的引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修正自己的偏差。这就是课堂提问的因势利导的艺术。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要凭借学生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势”。“利导”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向着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向引导。学生的“势”往往是对老师的提问的原始理解,是教师的教学起始点。没有这个“势”,教师的教学就失去了凭借,就无法对症下药。学生正确的回答可以推进课堂教学的深入,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学生的错误回答可以作为教师向正确的方向引导的“势”,同样也可以推进课堂教学的深入,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及时把握稍纵即逝的“势”,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好问题不容易。好的提问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能把学生引进知识的迷宫,引导学生寻非探奇,探明底里,然后在山重水复,峰回路转中走出迷宫,顿觉豁然开朗,一片光明。课堂教学中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能否使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目的,能否体现出提问的艺术,已成为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强弱、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