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以读代讲”

2014-06-12 15:08李琳琳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4期

李琳琳

摘 要:语文知识所具有的广泛性和内隐性特点,只有通过多读来领悟其中的要点和妙处,特别是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与道理、语言的韵美,也是通过多读,才能心领神会,甚至潜移默化。近年来,郑州市提出的构建“道德课堂”的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师生在课堂生活中真正享受到幸福和快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读代讲”,摆正“读与讲”的关系,还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以读代讲;以读悟文;以读悟情;以读悟智

“儿童具有灵性思维。儿童期就是文学期,阅读是一种对儿童天性的唤醒,好的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相结合。”诗化语文教学的探索者和倡导者周益民老师如是说。

道德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生态的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每一次启迪生命的道德之旅,都要回答好三个问题:

(1)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即确定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即采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怎样优化学习过程?

(3)你如何确信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即怎样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

鉴于此,我想用王崧舟老师提出的“语文三味”中的“语文味”来谈谈我对“以读代讲”体会。

王崧舟老师认为,好的语文课有三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其中,所谓的“语文味”,不是指文本写的是什么,而是怎么写的。“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一、“动情诵读、静心默读”——读味,以读悟文

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之内,老师采用各种方式指导学生练习读课文,书声琅琅贯穿整节课堂,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在这一次次练读中明显提高。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声情并茂、高亢激越、一浪高过一浪的朗读声之外,也需要让学生沉静兼容、低吟低唱,精选“读味悟文”的“生发点”静心默读,通过一遍遍地静静阅读,让学生有明确的感受指向,引导学生把心沉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去吟诵、去咀嚼、去品味,直至和文本产生共鸣。至此,整节课便在师生们入情入境的朗读声中度过了。没有翻来覆去地零敲碎打,也没有一遍又一遍地讲解,一切尽在读中找到了归宿。

二、“圈点批注、摘抄书作”——写味,以读悟情

现行各个版本的教材中,许多文章中不乏精美出色的描写,也有着众多的传神之笔。有时看似简单的一个情节,一个普通平实的句子,却往往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因此,对于这些学生不易发觉,也不易理解的句段,就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给予浓墨重彩的强化,并通过引导学生多读、细读,体会它的妙处。在这个环节仅仅是反复阅读已经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看书”,在阅读时做读书笔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阅读的目的是致力于让学生理解、消化,阅读中好的词语、好的描写方法等对自己作文有用的材料都要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摘录下来,使之变成自己的阅读储备,文章作者的写作方法、立意方法等也可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所以,在课堂自主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写笔记的习惯,对在书上进行圈点批注的同学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让学生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用笔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感受,以便更深地领悟文中之情感,通过这个过程,让文本变得丰厚起来。

三、“品词品句、咬文嚼字”——品味,以读悟智

让学生在好书好文的相伴下感悟和成长,不仅仅是语文教育和提高孩子文化素养的需要,还因为一篇好的文章或一本好的图书本身蕴藏着宝贵的人生智慧。王崧舟老师“语文味”的最大特色在于“品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明白语言表达形式与文章深意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品读词句的同时增强语感,最终达到“知晓大意、品味语句、体验情感、以读悟智”的效果。

朱永新说:“如果把精神成长与躯体成长做个比较的话,躯体的成长更多是受遗传和基因的影响,个体的精神成长却不完全依靠基因和遗传,而与后天阅读息息相关。个体的精神发育历程是整个人类精神发育历程的缩影。每个个体在精神成长过程中,都要重复祖先经历的过程。这一重复,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

书是读懂的,不是讲懂的。高尔基说过,读书这个我们应该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少教多学,以读代讲”,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在“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生态”的道德课堂建设和推进中,读出意境,读出情感,读出智慧。

参考文献:

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07.

(作者单位 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编辑 代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