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洛夫作为台湾现代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台湾诗歌界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在现代诗的大背景下,以《边界望乡》为例,通过对诗歌中隐现的现实与心理、时间与空间、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感,在矛盾冲突中感受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那份盼归不得归的无可奈何,进而深层次的了解台湾诗歌的独特内蕴和与众不同,具有一定的当代性。
关键词:审美距离;现实;心理;历史;时空
洛夫是“创世纪”诗社的创始人之一,其诗歌创作契合了台湾现代诗歌发展的脉络,“他从早期拥抱现代主义的狂热,到中期重估传统价值的反思,再到晚期抒发乡愁,关怀大中国,落实真实人生的变化”,由明朗到晦涩再回归明朗,洛夫诗歌呈现出曲线形的发展模式。
《边界望乡》写于1979年洛夫去香港访问,由余光中陪同参观落马洲边界,近距离与内地接触的有感而发之作。从1949年到1979年,三十年的酸楚和回忆都凝聚在这种诗当中,这种有家不能回的情感积聚了三十年。诗歌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读《边界望乡》,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洛夫对于祖国的渴望,远距离的眺望并不能满足洛夫心理的需求,然后,三十年的风云变换也让曾经那个返回大陆的梦想成为了想象,现实的变化让洛夫将这份情谊深藏在内心,成为一种永恒。本文通过在宏观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对这首诗歌所要传达的审美距离进行解读,通过现实和心理、时间和空间、历史与现实三个层面所形成的多维度的距离感的分析,品味洛夫式的乡愁风格,进一步感受在矛盾冲突下的台湾乡愁诗,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
这首诗中第一个体现出来的就是现实与心理的距离。余光中笔下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成为了台湾与大陆的分界线,诗人们对于家的眷恋都被阻挡在海峡的另一边。现实距离的客观存在使诗人把对大陆的一切美好幻想全部注入到诗中,透过距离审视自己的情感更加具有真实性。当洛夫借助望远镜的放大效应看到对岸的大陆时,对故土的思念油然而生,然而镜中的告示牌向诗人发出警告,这种有家不能归的凄楚和回不去的悲凉交织在一起,阐释了现实和心理之间距离的落差。三十年的时光足以让大陆进行翻天覆地的变化,实际的景象与儿时的记忆截然不同,在这种客观的距离中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转变诗人的心境也会随之变化。
全诗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勾勒出诗人对回归大陆的渴望,从紧张的手掌生汗到通过望远镜观看的故乡再到清明时节的祭奠,形成的一个轮回暗含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和感伤,这一切都化作手里仅剩的冷雾,冰封了作者的情感。“雾”在全诗中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全诗雾起雾收,首尾照应,用“雾”这一朦胧的事物暗示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并笼罩在实际的距离中。洛夫二十一岁离开大陆,本以为是对现实的逃避,然而一捆就是三十年不得归,战乱打破了他进入大学的梦想,到台湾之后的曲折经历造成了他归属感的缺失。对于台湾人来讲他是大陆的一份子,对于大陆人民来说他又是台湾的,在这两种身份的互推中使洛夫缺少了主人公的姿态,这种失落之情与再次面对大陆的激动之情融合成盼归却不归的情愫。当洛夫站在落马洲边界遥望远方的故乡时,他眼前的“雾”不仅朦胧了距离,更湿润了双眼。因此,时间和空间是不能回避的一个距离显现。
诗歌是最能引起共鸣的文体,如果说余光中的诗是对大众审美的迎合,那么,洛夫的诗便是投向大众的小众诉求。洛夫不主张诗歌过于直白,他在时空意识的审美体验中融入知性抒情的品质,创造性的运用诗歌语言践行诗歌理论。洛夫曾将诗的本质归纳为四点:“一是从混沌中建立秩序;二是从矛盾中求取和谐;三是以特殊表现普遍;四是以有限暗示无限。”洛夫将艺术与生活串联在一起,这使得在他的诗中现实的距离与空间的距离呼应,心理的距离与时间的距离交织在一起,构成洛夫乡愁诗的独特之处,更是对台湾乡愁诗的内在传承。这里抒发的乡愁不只是对故土的怀念,更是诗人对长期游走在大陆的边缘而不得归的感叹。
洛夫诗中还体现出历史感和现实感的隔空对照。洛夫将历史的苦痛和现实的煎熬结合,同时将民族情怀融入到诗歌當中,形成历史的、现实的、时间的、空间的和民族的五位一体的诗歌情境。洛夫的诗注重自我的张扬,他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在一起,积极主动的将中国的新文学传统浸入西方现代化的写作当中,将个人的情感诉求上升到他们同时代人的普遍情感,更是对历史的温情回望。洛夫对待大陆的感受正是千万个洛夫的缩影,他浅入深出的将这种情感寄托在诗歌的灵魂当中。
洛夫的在场与缺失是审美距离的另一种特殊表现。洛夫儿时在大陆成长,在战乱时随军去了台湾,对于大陆而言,这种在场和缺失正是台湾与大陆隔绝的真实写照,洛夫将这种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感融合到诗歌当中,历史与现实跃然纸上,透过诗歌的全貌感受到诗人的乡愁由现实的上升为精神甚至文化上的乡愁,这不仅是诗人自身对于家的感知,更是对历史传统文化内涵的积极追问。
诗歌是作者表情达意的有效工具,诗歌意在感受和情感。洛夫被称为“诗魔”,用诗歌诠释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他通过《边界望乡》将多种矛盾冲突展现的淋漓尽致,那种或隐或现的审美距离,传神地刻画出游子怀乡却不得归的感伤、寂寥亦或是无奈,也展现了台湾乡愁诗的与众不同。
[参考文献]
[1]张蓓蓓.漂泊之旅中的焦虑与超越——洛夫诗论[D].山东大学,2004
[2]龙彼德.洛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张利平.我对洛夫<边界望乡>的解读[J].文学教育,2013(11)
作者简介:黄梦琪,女,河南郑州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2013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