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党报改革发展的第一引擎

2014-06-11 07:45文/沙
中国记者 2014年3期
关键词:版面日报党报

□ 文/沙 新

(作者是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践行群众路线,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党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着力点和着眼点。近年来,《宁夏日报》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准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同时,兼顾读者和市场需求,不断推进新闻改革,充分表达群众意愿,反映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实现了稳步提升信息量、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等多赢目标。

推进新闻改革 稳步提升党报引导舆论服务群众能力

党报应该在党委领导、市场导向和受众需求三个维度的框架下,决定改革和发展的走向与目标,其核心在于践行群众路线。近年来,面对传统媒体被新媒体不断挤压、党报不断被市场边缘化的现状,《宁夏日报》依据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和读者市场的需求,主动求变,多次实施新闻改革,不断提升党报引导舆论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报业“瘦身缩水”,《宁夏日报》逆潮流而动,成功扩版,每周版面总数由52版扩至64版,强化了骨架新闻板块,对重大时政、经济、文化、科教、社会、法制等新闻及时进行权威报道和解读,提升了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延伸了新闻及副刊板块,关注民生、市场、时尚、休闲,让党报变得可亲、可敬、可信,满足了读者日益增长的对新闻和信息的需求。中宣部新闻阅评组对《宁夏日报》的新闻改革给予了持续关注和充分肯定,尤其对精心编发头版短消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宁夏日报》作为一家省区级党委机关报,重视新闻,精心经营新闻,难能可贵,这对于提高报纸的质量和影响力,应对新兴媒体的挑战,都有积极意义”。2012年1月,《宁夏日报》再次改扩版,新闻板块由每周64版增加到84版,并实行所有版面彩色印刷。在版面设置上,扩充了要闻版,单设了财经版,增加了文化、科教、健康、悦读、休闲等专刊。主动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习惯,改变党报的话语体系,用新闻语言做好“翻译”工作,用群众语言做好“贴近”工作,用个性化语言做好“感染”工作。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新闻事实、传播思想观点。主动适应读图时代读者的需求,大量采用新闻图片、图表及漫画、插图,甚至装饰图片、手绘图片。加之全彩精美的印刷、动感流行的版式设计,使《宁夏日报》更加庄重、更加时尚、更加靓丽。改版后的各个版面,以全球视野更加关注热点新闻,聚焦眼球,争夺看点,扩大卖点,进而大大提升了党报公信力,扩大了党报影响力。

中央八项规定及自治区相关规定出台后,《宁夏日报》顺势而为,实施新一轮新闻改革,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若干规定的实施办法》,对自治区领导出席会议和活动的版面安排、报道篇幅,自治区领导讲话、考察调研、会见、出访或赴港澳台活动及自治区重大专项工作等的新闻报道版面安排作出具体规定。自治区领导出席会议活动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出席一般性会议和活动不作报道。按照精简务实、注重效果的原则,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进一步优化领导会议报道内容、结构和方式,减少单纯行踪性报道。调整刊发顺序,除涉及重大会议活动和重大事件外,一般安排在头条新闻之后。自治区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文字稿不超过1000字。各系统召开的全区性会议,文字稿不超过300字。通过改革,要求记者会议文章会外做,跳出会议写会议。在会议、领导活动、部门工作中寻找与读者关联度高、群众关注度高的内容,让新闻“浮”出水面。对那些社会关注、读者关心的政策、法规、重要会议等,不惜版面,多角度、多侧面进行细致入微的解读,使群众及时、准确获得权威信息资讯。领导人活动报道呈现出报道规模减少、报道字数减少、报道条数减少、标题新闻增多等特点,其中,领导人出席会议、调研等活动的报道规模较过去压缩了40%左右。

2013年宁夏两会期间,《宁夏日报》坚决落实两会报道七项规定:把更多的版面和镜头对准生产一线和基层代表、委员;各级领导参加分团、分组讨论和一般性会议的新闻报道,均不提职务,统一以代表、委员称谓;自治区领导参加讨论审议不单列报道,与基层代表、委员发言的内容融为一体综合刊发,字数不超300字;县级以上领导讨论审议不单独刊发照片;除新当选的自治区主要领导外,其他各级领导不安排专访;对代表、委员在讨论、审议中的表态式、汇报式和缺乏实质内容的发言不予报道等。这一创新举措,引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的关注,并进行了充分报道。《宁夏日报》连续刊发的两会报道,产生了强劲的“冲击波”,新华网、人民网、搜狐网、中国网、大洋网、光明网、新民网等全国50多家网站予以转载,网友纷纷留言,称于细微处见宁夏改进工作作风的决心。

2013年11月,根据中宣部“党报一版改进创新研讨会”精神,《宁夏日报》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宣部会议精神改进创新党报一版的实施意见》,对一版进一步进行创新改革。主要措施为:一是创新时政报道,拓宽版面空间。进一步改进领导人活动报道,力求简明扼要。下工夫做好政策解读,体现党报的服务功能。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增强新闻宣传的感染力。二是践行群众路线,彰显民生情怀。把群众满意认可作为新闻实践的重要标准,让群众关注、关心的事上头版、上头条,让普通百姓成为报道的重点。开设“热线新闻”专栏,刊发读者提供的突发事、紧急事、感人事、有趣事、不平事等,建立与受众的良性互动关系,增强党报的服务性和群众性。开设“民生速递”栏目,刊发事关百姓衣食住行的几百字短文,突出服务信息。改进舆论监督报道,开设“一线调查”“记者来信”专栏,紧扣社会热点、百姓难点,从解决问题出发,帮忙不添乱,切实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市民百姓解愁。三是扩充信息容量,聚焦读者眼球。进一步拓宽选稿视野,突出头条的新闻价值和信息含量。坚持放眼全球选头条、不拘一格选头条、抓住民生选头条。扩大信息容量,尽可能做到区内国内国际重大新闻“一版打尽”,使头版成为当天重要新闻的汇集地。四是强化视觉功能,增强阅读美感。坚持“图文并茂,两翼齐飞”办报方针,构建视觉中心,改进版面编排,创新图片运用,强化导读功能,提升版面的可视化程度,使头版既保持党报的大气庄重,同时兼具现代报纸的时尚灵动,引领读者实现视觉的愉悦与审美。

经过多次改扩版,《宁夏日报》信息量大大增加,新闻品种更加丰富,各版精彩纷呈,稿件篇幅短、内容新、标题靓、文风活,深受业界及读者的好评。经济效益连年攀升,2008年盈利407万元,2010年突破1000万元,2012年达到1400万元。报纸发行量也稳中有升,零售量由过去的每天几十份猛增到了上千份。实现了扩版是扩信息量、扩影响力、扩经济效益三大目标。

坚持开门办报 主动掌控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

开门办报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是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多年来,《宁夏日报》继承和发扬“开门办报”这一优良传统,并将其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进行了多方位探索,努力掌控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

党报的新闻宣传,既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又要与民情民意民生无缝对接。基于这一办报理念,《宁夏日报》于2009年2月开通新闻热线,敞开大门欢迎读者提供突发事、紧急事、感人事、有趣事、不平事等方面的新闻线索,建立与受众的良性互动关系,使之成为落实新闻“三贴近”、增强党报服务性和群众性的有效载体。新闻热线的开通,使记者瞪大了发现的眼睛、竖起了敏感的耳朵,从而大大拓宽了信源渠道,产生了一大批独家新闻,推动各地各部门解决了许多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急难事。在2012年再次改扩版中,《宁夏日报》依据读者需求,新增“百姓热线”版,并开设“街拍客”栏目,面向读者征集新闻线索、新闻图片,为广大群众参与办报提供了广阔舞台,刊发了一大批事关百姓民生的新闻和时效性强、角度新颖的图片,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可信性、可亲性。经过一年多运行,“街拍客”栏目不仅在宁夏知名度越来越高,也在全国传媒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借助这个平台,《宁夏日报》和广大读者、拍客朋友一起观察生活、记录城市,为党报“开门办报”作出了有益探索。

面对以知识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为特征的新时代,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作为党的舆论工具,其通联工作仍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活跃在各地各部门的基层通讯员,是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生活在基层,工作在基层,有着“三贴近”的天然优势,掌握着丰富的新闻资源。多年来,《宁夏日报》积极发挥通联部门与各地记者站职能作用,组织带动基层通讯员采写稿件,时有通讯员优秀稿件见诸报端。为了让党报新闻报道更接地气,更加贴近基层,从2013年5月起,《宁夏日报》在贺兰县开展了“编辑与通讯员手拉手结对传帮带”活动,已取得初步成效,并在五个地级市建立了试点,逐步向全区推广。在要闻版开设“通讯员特区”专栏,刊发来自基层通讯员采写的鲜活报道。建立注册通讯员制度,加大通讯员和特邀评论员队伍建设,开通群众在党报上发声渠道,逐步提高通讯员稿件采用数量和质量,力争使来自基层(含记者采写)的稿件采用量达到50%以上。

微博时代,人人都是记录者。近几年,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其强大的传播功能,不断改变着传媒格局。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公共事件中,微博、微信表现出了强大的传播力量。《宁夏日报》积极应对新媒体挑战,与2013年8月在新浪、腾讯两大平台同时开通官方微博。官方微博运行以来,坚持群众观点,采用群众视角,积极为群众发声,关注社会热点,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在众声喧哗的网络舆论场,不断增强主流媒体的话语权。目前,官博已开设“《宁夏日报》一版推荐”“本地要闻”“热点关注”“天气早知道”“今日提醒”“健康快车”“生活百科”等栏目,并先后策划实施了“银川人吃得放心吗”“追根溯源探菜价”“实地感受看病难”等一系列关乎民生的“微调查”活动,引起广大粉丝的热议和共鸣。

《宁夏日报》官方微博主动适应新媒体传播方式,以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布信息、交流互动,采用亲切自然的“网味”和“街坊味”,微博内容突出人性化、生活化、社会化,得到了网民的积极回应。截至目前,两大官博总粉丝量已超过10万,微博阅读量超过1000万次。

深化“走转改” 努力探索引领主流舆论的内容改革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优良传统。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启动以来,《宁夏日报》将新闻改革与开展“走转改”活动有机结合,将“走转改”作为新闻改革的核心技巧和第一引擎,努力探索引领主流舆论的内容改革。在 “走转改”活动中,要求编采人员抓住“走”这个前提、“转”这个关键、“改”这个目的,将基层作为新闻的第一现场、第一源头,将人民群众作为新闻的第一坐标、第一主角,走居民小区、进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看住宅锅灶、看机器运转、看粮菜供应,掌握第一手资料,用事实说话,用典型和数字说话,采写的稿件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在“走转改”活动中,我和编委会成员率先垂范,主动走访基层、了解民生、培育真情。我率领采访小分队先后采写刊发了《苇草织梦》《穷乡僻壤“状元村”》《筑基的人》《一句话,一辈子》《百岁回族老人郝梅英喜迎第十个蛇年》《水往高处流》《自治区领导密集批示卫生厅挂牌“1号工程” 宁夏医院公共厕所悄然“变脸”》《舍与得间焕新生——石嘴山市转型发展路径解读》及《中宁现象》系列等有思想政治高度、表现形式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稿件。其中,《穷乡僻壤“状元村”》一稿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组的充分肯定。其他编委会成员也带领小分队深入联系点蹲点采访,采写了一批生活气息浓郁、文风亲切活泼的稿件。《中国新闻出版报》在头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对《宁夏日报》以“走转改”带动党报新闻改革进行了深入报道。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宁夏日报》细化报道方案,要求编采人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深化“走转改”,力戒形式主义,摈弃不良文风。在要闻版开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群众 树立宁夏新风”“群众路线基层即景”“话说群众路线”“‘四风’曝光台”“基层蹲点记”等专栏专版。编委会成员带头深入基层联系点,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带头“走转改”,采写了一批反映基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典型稿件。编采部门调整新闻采集的视角,创新版面和栏目设置,刊登的新闻和信息内容可读、实用;充分运用字体、字号变化,图表、图片等手段,对版面进行靓化和精细整合,使平面媒体具有“立体”的特质和艺术的美感,大大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通过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大多数编采人员改变了以往如同浮萍水上漂的采访作风,能够像秤砣一样沉到水底,有的和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大批质量上乘的“草根”稿件刊发后,受到了自治区领导和读者的表扬和肯定,他们说党报的面孔活了,稿件亲民、耐读了,报纸上关注老百姓的事情多了,群众原汁原味的话多了,对党和政府的政策也了解得更深入、更全面了。

猜你喜欢
版面日报党报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灵感日报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灵感日报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
版面“三评”看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