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团队谈“家风之问”

2014-06-11 07:45张宇珺
中国记者 2014年3期
关键词:家风基层

□ 文/杨 华 申 勇 张宇珺

(作者分别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地方记者部主任、地方记者部在线供稿组制片人)

一、精心预设议题 成功引领舆论

过年一起说说“家风”,这是一个精心设置的议题,我们也精心选择了“春节”这个特殊的时机来投放。这是因为,与“幸福”一样,“家风”这个词,大家不会经常挂在嘴边,甚至在我们进行预采的时候,很多人乍一听,根本听不懂这个词,反应不上来是哪两个字。但是,一旦听明白了,不论是老人、孩子还是年轻人,又往往有感而发,甚至动容动情。因为,中国人的“家风”有着丰富的内涵,融化在绵绵不绝、生生不息的中华子嗣的血脉里,流淌着“家”的基因。所以,我们选择在中国人对“家”的情感浓度最高的春节,向亿万中国人、向海外华人发出提问:“家风是什么?”。

1.“家风”流敞着“家”的基因 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

我们在海采中发现,孝敬父母、勤俭持家、厚道诚信、正直守法、不怕吃亏被提及得最多。杭州63岁的退休老人说:服侍病床上的母亲6个月,88天不换衣服,因为母亲在他13岁的时候就带着他去服侍奶奶了。天津街头卖面条的小伙子说:天上不会掉馅饼砸着我的,不能异想天开,要认真规划自己的人生;台北杂货食铺的田老板拿出了从大陆带来的田氏家训影印本,说:以前的东西都太繁复,他坚持了几十年的就是正直跟守法,从事古老的行业金华火腿,年份不到坚持不卖,如果有人一定要走偏锋,现世的报应是很快的;郑州幼儿园里的5岁孩子说:我们家的家风就是不怕吃亏……

其实老百姓讲的这些,都涵盖在像“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这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却在老百姓海量的回答中具体了、落地了,“活”了起来。“家风”的内涵非常丰富,经这一“问”,大家也才发现,“家风”可能无影无形,却又不怎么抽象,它就“活”在亿万中国家庭里,就存在于每个普通中国人生动具体的回答里。

2.“家风”这个话题乍一听意外,细想想亲切,一条家风背后藏着一个故事

发起“家风”这个话题,乍一听有些意外,持续问下来,却又让大家感到亲切。其实,这是一个人人都很有话说的话题,不论是平头百姓还是名家“大V”,一旦说起来,小时候的事儿往往历历在目,滔滔不绝,故事一个接一个。

在厦门鼓浪屿,一位街头维持秩序的老志愿者说:我调到厦门宾馆负责商场部的工作,一干就20年,这20年人家说常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我就没有。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里面,最精辟的就是两个字“慎独”,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你要对得起组织,对得起党,哪怕没有人监督。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讲到:他的家风就是要有事实依据,实事求是。1975年,他的父亲写了一本儿科的书,在序中讲的全是学术内容,钟南山当时觉得不符合那个时候的形势,应该先写毛主席语录,再讲一讲抓住主要矛盾、一分为二这些,但当时父亲对他说,我们就应该实实在在地写,你学术上是什么就是什么。父亲的书没有改,出版了又再版,非常受欢迎。

一位网友看了“家风”海采这样留言:小时候看到一本三块钱的《金光大道》,当时三块钱可以买三十多斤玉米面,犹豫了一会儿就买了,回家后小心翼翼地跟爸爸说,没想到爸爸告诉他:“你只要买书,花多少钱都行。”打那以后,就养成了逛书店买书看书的习惯。

很多参与海采的央视记者感慨:生活远远超出你的想像,“基层”无处不可以“走”,在街头肯下苦功夫、笨功夫,也可以讲好中国故事。

3.“家风”不仅是朴实的传统沉淀,也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特征。问“家风”兼具现实性

央视评论员杨禹在“家风”海采开播的第一期进行了评论,他说:这个话题让我也想到从小父母教育的话,两条:不怕吃亏,不怕吃苦。其实我们彼此问一问家风是什么,讨论“家风是什么”不仅有意思,而且有意义。“家风”是中华文化一种很朴实的沉淀,每个家庭里的主流价值观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风,可以一代一代人传承下来。同时,它又很有现代性,有时代特征,大家共同价值观的交集能够通过“家风”体现出来,传统价值观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特征。

“家风”有几个关键词大家是有共识的,而这些词都分别对应着时代特征,比如:

孝敬父母——社会公德;正直守法——法治社会;厚道诚信——信用社会;不怕吃亏——调整利益格局;勤俭持家——艰苦奋斗。

二、俗语方言大白话 百姓街头海量采访构成“家风”底色

关于“家风”的海采也有一个现实的难题就是,像“您家的家风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猛地被问到,一般人都不能马上理解,就是理解了,也很难马上回答出来。为了把这个有意思有意义但却不好答的问题采访好,我们专门制订了“海采手册”,主要包括四个“好”:把问题问好,把聊天聊好,把场景选好,把镜头拍好。

1.把问题问好

我们的主问题是“家风是什么?”,但为了避免同质化的简单回答,比如 “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吃饭不许说话”这几点,大家说得概率最高,一天两天的节目说一说还可以,但如果想持续整个长假,怎么办?于是,我们通过几轮预采,设计出了几个可以追问下去的有效问题,包括:您父母对你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或者一件事是什么?你最想传给孩子的家风家规是什么?你家里父母最不许你做的事是什么?你因此挨过打吗?您认为父母为什么这么看重这个规矩?

问题一具体,大家就好答了,爱答了,答得也就生动了。

比如:在台北松糕店里,记者问老板娘: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没有对他们要求的底线?老板娘顺着问题就说到:女生一定要自爱,怎么玩都没关系,一定要自爱。山东济宁的“大衣哥”朱之文被问到父母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时,说到:我母亲是农村人,没文化,好对他说,三儿,你走到工地上你别偷人家东西,人家置个东西也不容易,你比如说咱的羊被人家偷走了,咱也心疼得慌。树要皮,人要脸,咱做人要做好的人,别叫人家看不起。

2.把聊天聊好

虽然说,“提问题”是记者的一种本能,采访就是不断地提问,但是,“走转改”四年来,让记者们如何学会跟老百姓“聊天”,把生硬的提问,把完成任务式的采访,变成“唠嗑儿”“拉刮儿”“摆龙门阵”,却非一朝一夕的事。央视四年,坚持不懈地走基层,首先要改的一点就是“聊天”。

此次海采调查,仅国内记者站就调动了80余路记者,多是年轻记者,从小年开始一直到大年初七,天天上街,甚至一天跑几个地方采好几轮,晚上连夜剪辑回传,第二天再上街,连轴转,采访轮次过千次。这样的走基层节目,堪称一次记者站记者“走转改”活动的全员实践,产生了很多好的采访,更锤炼了队伍,使大家对“走转改”活动的精神内涵、职业要求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天津站记者在采访相声演员时,一位演员反问:“家风算不算隐私?”记者马上追问一句:“那您挑不隐私的和我们说说?”一下吸引了他,聊出来他的父辈也是演员,家风就是诚信,诚信是艺德里最重要的。

北京冷,很多人又都回老家过年了,即使找热闹的地方,人也比平时少很多。在北京前门楼子,1988年出生的女记者刘超,已经在寒风中蹲守了一下午,眼看就要天黑了,还没有采到理想的人,这时看到一对中年夫妇,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她又迎了上去。一开始,他们说的也是“忠义礼智信”,记者抓住机会,这样一问:那您爱人,当时看中她哪一点?丈夫一下子有感而发:我们那时候和现在的形势不一样,我们不是看谁长得漂亮,那时候就看对社会的贡献怎么样,她从17岁就开始上山下乡,掏过大粪,下过地,当过大队党支部书记,任何苦都受过,我任何苦也都受过,我们是有共同的信念才走到一起了。记者又接着聊:您给女儿找对象,现在在意男孩家里什么呢?他们马上说:要有一技之长,一定要有一个吃饭的本事,男人就要是对女人负责任,到大的时候,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 就应该冲上去,有牺牲的精神。后来,他们跟记者彻底聊开了,就反问记者:对吗?你同意吗?记者说:我很同意。他很高兴:你很同意,那好,那咱俩就有共同的语言了。

这就构成了一个生动的段落,有问有答,自自然然地聊天中,把上山下乡都聊了出来,勾起了有相同经历的人们的共鸣。

3.把场景选好

鉴于“家风”是一个可以广撒网的调查式节目,又是一个新春走基层的节目,我们在策划时特别看重采访的地点、人群要有足够的广度,每个家都有自己特有的规矩、风气,每个人都有谈论它的资格,不管是摆摊的还是教书的,不管是都市白领还是古寨山民,都应该问到,都应该得到表达的机会。同时,“家风”的内涵又拥有鲜明的地方文化属性,东北人的豪爽洒脱,江南人的细腻儒雅,西北人的敦朴豁达,西南人的内敛清秀,台湾人的传统敦香,香港人的清新自在……每个地方新春走基层的记者都应该走到、问到,用乡音道出精彩、品出底蕴来。

由此,我们对场景进行了细分,追着人流多、人气旺的地方展开街采:

在年前,我们去了山东的礼仪之邦孔庙,赶了具有百年历史的李村大集,看了菏泽农民自己办的春晚,拜访了农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我们去了上海滩上小资情调的静安别墅、田子坊,也去了陆家嘴的期货交易所,还闯进了热热闹闹的人民广场相亲大会;我们还蹲守在福建厦金航线热闹返乡的码头上,穿梭在熙熙攘攘的福州“春联一条街”“三坊七巷文化古街”里,甚至走进了山西、安徽集中返乡扎堆办登记的结婚登记处;年前,我们还利用各地开地方两会,名流集中的契机,采访代表委员……

在长假里,我们走进了东北大型的国企生产线,去了热热闹闹烤腊肉的苗寨,去了重庆摆起团圆家宴的火锅店,去了温暖如春、游客喜欢的厦门鼓浪屿,去了香港企业自己办的员工新春酒会,还一路打听寻访安徽、山西农村的婚礼喜宴,赶着晨练的时间去了杭州西湖、长沙的岳麓山公园……

果然,不同地域的人,他们的回答带着浓浓的乡风乡韵。

4.把镜头拍好

在重大事件中,在重要的年节假日中,如何反映百姓心声?从十八配合报道“你幸福吗?”开始,央视走基层开启了“海采”样式。从重阳节“爸爸妈妈最在乎什么?”到国庆海采“什么是爱国?”,经过三年多的不断尝试,在如何使重大政治活动、重大节日报道接上地气、真实传达民众心声、主动设置议题等方面,逐渐趟出了一条相对成熟的路子,“海采”变成了一种观众认可、屏幕需要、联播好发、宣传好用的新门类。

台长胡占凡在审“家风是什么?”的海采样片时,再次强调要对走基层的拍摄提出“硬要求”,要有“硬杠杠”,在审片现场制订出了《央视走基层拍(包括海采)的五项家规》。内容包括:框进去:要把记者框进镜头里,有采访对象,也要有记者;动起来:要让镜头动起来,跟着采访对象的动作和内容,跟踪拍摄。镜头拍得不稳、有晃动没有关系;长镜头:镜头尽量不要断,连续拍摄;有对话:要有记者的现场对话;少静态:要减少静态的镜头,特别不要看上去像是专访,一个标准的大头像,特别是采访对象坐下来,成了“访谈”,海采不能这样,走基层的节目都不能这样拍。

三、祖训家学话传承“大V”名家微故事为“家风”生动注脚

“家风”海采,最有别于其他话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家名流、名门望族不可不说。更何况,他们身上可能保留着更深厚、更典型的中国式的“家风”,他们之所以成功,也很可能经历了更多人生的风雨挫折,分享给大家,可能更令人信服。

比如:说“家风”,怎么能少了当代京剧大家梅葆玖先生,听梅老先生说家风,怎么可能不听这一段:我们这个家风还是儒家的这个忠,对国家要忠,孝,对父母孝,节,自己得有这个气节,该做的做,不该做的绝对不能做。就像我父亲,在抗日的时候就是不唱,你日本人怎么说我就是不唱,这就是亮气节的时候。梅老先生讲得斯斯文文,轻声细语,观众听来却是荡气回肠,掷地有声!

有情理之中,也有意料之外。著名摄影家焦波先生,给大家分享了父亲的家教:“我家是祖传木匠,到我这一代是第四代了,小时候父亲就让我拉大锯,要拉三年大锯。不是说拉大锯三年才能学会,木匠行里有句话叫‘百日斧子千日锛,大锯只需一早晨’,学大锯太容易了,一早晨就能学会。但是学木匠当学徒必须得学三年。为什么?他说,这三年主要是让你磨磨性子,把性子磨踏实了,就是干什么事情都要一步一步来。”

把一大批名人大家纳入海采,对走基层来说是一次挑战,对海采来说,是一次突破。只有把人物选对,选好,选准,才能不走样,不跑偏。我们最先明确的一点就是,“大V”不一定非得是在社会上出名的人,不一定非得是名星名流,还应该有科学家,有那些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他们的名字可能不为众人所知,但他们所成就的事业却是国家的瑰宝,他们默默无闻,却是真正的“国之柱石”,在他们身上最能体现“中国精神”。

陕西作家陈忠实先生起初拒绝了我们的采访邀请,记者没有放弃,而是守在他家的楼下苦等,真的等到了老先生。陈老先生说:“我的家风家规,直接继承就是父亲,不说狂话,不说大话,只说实话真话。印象最深的是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我高考落榜,回家痛不欲生。在人生的重大转折的时候,我父亲没有像一般情况那样给你开导,而是就说了我一句话:天下农民一大层人啊,意思就是农民也是人,也可以做人,你不要以为你高考没有得中,你这人生就完了,农民也很好啊!这一句话对我震撼很大,从一个农民开始,把一切痴心妄想或者说像年轻人那种狂妄理想一句话就给扫荡完了。

这样的“微故事”,我们不仅在新闻频道里反复播发,也在“新闻联播”里完整保留。每看一遍,就受益一次。

猜你喜欢
家风基层
勤劳是最好的家风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勤劳节俭传家风
基层在线
“基层减负年”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减负并非无度
家风伴我成长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