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能指之洞和甩头舞

2014-06-10 13:35满宇
艺术时代 2014年4期
关键词:博伊斯能指艺术家

满宇

2014年3月2日至5月7日间,在北京黑桥ACTION空间进行了一个艺术项目—《额滴神呐》,期间蔡东东将空间改造成一个“庙”,持续邀请艺术家创作“神”并供奉其中。有意思的是在这个项目中 “艺术”与“神”的叠加,让我联想到当代艺术在创作逻辑上的某种普遍的现象,对人存在缺失的一种西西弗斯式的回应——重复、无意义、带有催眠意味的一种行动。我说的并不是哪件具体的作品,而是整个项目本身背后设定的逻辑。我理解“神”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匮乏的替补。简单的说就是你没有的,以为他有,通过认同(信仰),而确立自身的存在意义。没了上帝,是意义担保的缺失,人在焦虑中寻找替代物。传统的无神论以为将大家从神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了,上帝死了,解放的却是“众神”,众神以各种面貌出现:艺术、大众文化、理性、多元主义或者试图退行到有机体意义上的健康生活等等。代表神的符号与其他的符号重叠了,就像这个项目一样,而这样的一个后果,却是符号的狂欢。人如果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在无意识的层面可能容易相信更多的东西。但符号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背后其实什么都没有,它是一个以差异性为基本原则的半封闭的能指替代系统。主体的建立依赖于对他关系的处理,不同的关系结构不同症状的主体。但他的麻烦是只有许诺,却从不兑现,或兑现不足。 广州的双色球小组在《无穷循环(假)剧本》中提到钱与物的交换,我想补充说,钱本身就最纯粹的许诺,也是最纯粹的符号,虽然它也是一个交换的媒介。守财奴恰恰是无法面对兑现不足的后果,宁愿让自己停留在永远的期许中,可期许就是满足。这跟中世纪文学中的骑士,不搭梯子上阳台是一个道理。所以有人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让人兴奋,一个是艺术,一个是钱。但这样一种冲动的释放,是个误认的结果,也因为语言的规制总有剩余(不满足)。不足的结果是期待下一次的许诺,这对主体来说是一个被迫的困局。存在的匮乏被误认为是符号的匮乏,以为创造一个新的能指能够弥补这一切,这是创作的动力。但就像前面艺术家们的作品(神)一样,它不可能是最后一个,而是重复、重复、然后,再重复。

杨波的文章《怎样活着摆脱身体》,里面描述了为了摆脱语言对身体的殖民,进行的各种绝望式的努力,切碎句子、吸毒、犯罪、纵欲、极限体验甚至自杀。但这里的身体,并不是我们语言上谈论的身体,也不是肉体,恰恰是那语言之外的那个身体,是语言所不能到达的那个身体,就像词语所不能到达的那个疼痛。而这个不能到达,成为了语言追逐的对象,我们用各种方式来试图触及那个不可言说之物。有意思的是,这个不可言说之物,恰恰与语言共存,就像水墨着笔之后的空白。能指只能围绕着它,却永远无法到达。这是能指之洞,始终在能指的边缘诞生。也许德勒兹无器官的身体就是那没有孔洞的身体,摆脱了能指之洞的身体?文中提到的巴勒斯,觉得沉默是逃脱的第一步,但这只是象征性的解决,语言并非只是工具,还建构了主体的运作模式与欲望。巴勒斯说最后的疗法总是:“放手、跳!”,但类似日本那种带有强烈仪式意味的剖腹方式除外。仪式赋予死亡以意义,并让死亡复活了,通过否定自身,并没有否定这个世界,意义得到了追认,语言通过仪式回到了身体,语言似乎成为了不死之物。语言的这种悖论与不可能性,激发了语言的坚持,成为了艺术家关于能指符号的创作激情。而激情则是症状的一种表达,没有天才,唯有症状。杜拉斯前后通过4、5个版本,将那个赤裸裸的卖淫经历逐步改写为浪漫的异国爱情。这是她的痛,但这个痛无关道德。她爱钱,满手的钻戒直到死也没有脱下来。杜拉斯的母亲说她的写作充满谎言,而她辩解说从不撒谎。两个人其实都没错,杜拉斯用小说标记了那个她无法释怀的位置。她只能在写作中生活。她还说不写作,我会杀人,像一个走投无路的人的应激反应。博伊斯将自己在二战期间飞机被盟军击落作为自己作品的起点。有人认为不可信,关于那些不可证实的细节,但这不重要了。这是个典型的创伤性事件,被博伊斯在事后追溯。他的作品始终围绕着这个具有象征性的记忆,像一道伤口,唤起了人们被抛入这个世界的原始场景。个人的命运恰好与德国被分裂的历史联系在了一起,引起了公众的共鸣,为了回到那神话般的起点,一个没有冲突的世界。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他那相当跳跃的身份与行动的意义。理解他用黄油对身体的包裹,对蜜蜂的推崇,像小孩过家家一样抱着兔子谈论艺术,参加绿党,冲击学院办公室等等。但艺术不能只是对症状的承担,虽然相对于以前这是更加人性的一种实践。现代艺术开发了语言的各种可能性,相对于传统,更加满足了个人的不同需求。但人一生的不适总是存在,投机、背叛、焦虑、恐惧、无奈、愤怒、傲慢,不能简单的用人性就是这样来回避。 “社会雕塑”与“人人都是艺术家”是博伊斯最让人熟悉的两个概念。不过我更喜欢他的另外一句,“如果你是个自觉的人,削土豆也是艺术”。博伊斯认为艺术是关于自觉的实践,这也是为什么他批评基弗堕落了的原因。没有这句,前面(那两个概念)可能就是一锅煽情的鸡汤。但又不能教条化的将这句话理解为伦理式的命令,成为左右你的欲望,自觉反而是离开任何可能规训你的秩序。

2012年与2013年欧洲分别举办了柏林双年展与威尼斯双年展。我觉是从两个维度,试图重新讨论艺术是为了什么。一个是对于社会可能性的想象与实践,柏林双年展的策展人阿图尔·祖米卓斯基(Artur Zmijewski)甚至要求参与的艺术家首先要明确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识形态立场,宣称要重新夺回艺术的工具性。另一个是基于个人真理的探求,以荣格为例。在我的理解里,他们应当成为一件事。如果不能理解在主体结构上他们是连续的一面,我们将反复陷入到一种启蒙的困境:我明知道这样做是对的,但我还是做了相反的事情;或者,我不知道那是对的,因为我无意识当中就是看不见它。对拉康来说,主体在大他的场域中生成,不同的成长遭遇与社会背景会结构不同的主体,也结构了主体的审美与情感(朝鲜阅兵场上女兵面对金正恩的激动,与国内粉丝见到偶像的激动没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场域是能指的集合与运作的場所,能指的表征不足,使主体始终处在不确定性当中,主体总是分裂的。人无法面对这样的分裂,那是个可怕的场景。一个人总是会坚持能够缝合其主体意义的能指,或者更确切的说,主体是被这样的能指所俘获,而个人在这样的背景中,身体享乐与主人能指粘着在一起。这样的一种身心的经验,并非通过理论或逻辑就能改变的。2014年在望京元典美术馆的元旦晚会 (崔灿灿与二楼出版机构共同策划),是一个由甩头舞、街边烧烤和卡拉OK组合的元旦PARTY。朋友说他非常赞同我们对审美平等的诉求,但现场的节目仍然让他感到不适。作用他身体知觉的能指并不是他嘴中的道理,而是在其他的地方。权力就是通过这样的认同来运作,资本也通过这样的许诺来运作,对于这种认同的摆脱,才是解放的真正核心。应该深入个人偶然与必然的缠绕,理解自身的历史。这样能够看到在威尼斯双年展中,假设作为艺术家的荣格,艺术的实践可以是关于个人真理的探寻。这样的探寻,与普遍知识对于个人偶然性的覆盖是不一样的。普遍性的知识总是为主人服务,忽略基于个体自身的差异与偶然性。精英们用这样普遍的知识来规训弱势群体的情感,将反抗变成了对秩序的认同。最近一期由皮村打工文艺小组参加的中国梦想秀,主持人周立波赤裸裸展示了这样的覆盖,通过白手起家的励志故事及远方家人的叮嘱,让工人产生的道德愧疚感,深化了他们对秩序的认同,转移了制度暴力造成他们自身处境的真实背景。也不要沉迷在艺术的语境中,艺术总是某种眼光的历史,即便从单一的某个视角,也无法盖棺定论,总有例外,所有的大他者的秩序都是如此,这跟语言的情况也是一样的。语言用“无”标识那不能命名的东西,这里的无不是没有,而是不在秩序之内或总是存在的那个例外。谢德庆谈论自己的作品时说,生命是无意义的消耗,我只是用一种方式来消耗自己。他用了艺术的方式,来对无意义的消耗进行了命名。接着他用艺术的名义对沉默再次命名,只是例外再一次从这里滑走了。我觉得重要的反而是对无意义的承担,而不是表达,表达带来的结果总是对表达的再次追逐。而对于语言的这个例外,艺术家通常充满了焦虑,试图通过作品填补这样的例外,让自己成为秩序的核心能指,其实只是为了满足秩序的要求。然而意义始终在滑动,因为总有作品冒出来,信息的变动,让意义无法确定,任何一个信息的添加,都让意义的解释发生变化,意义是回溯产生的。因此博伊斯的遗产,需要再次得到重新强调,我们是真真切切的忘了,将他的实践理解为语言或观念的拓展,而不是去成为那自觉的人。艺术家对资本与系统的依附,并非一个简单的利益问题,而是主体被权力的能指俘获,是被组织的身体快感以及一旦失去之后面对虚无的恐惧。分裂的主体在存在意义上的个体创伤被压抑了。从这样的基础出发,艺术才有可能避开所谓的什么景观问题、权力问题,误认中的自我满足,挫败的转移,对专业化的迷恋,日常美学的陷阱等等。这是一个开放的实践,是要去到那绝对性的差异。在这样的意义上,才能重新说艺术是个人的。

猜你喜欢
博伊斯能指艺术家
安迪·沃霍尔和约瑟夫·博伊斯:从未是朋友
从自我救赎到涅槃重生
“巫师”艺术家——博伊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基于象似性的英语词汇学习
我们喜欢或不喜欢的博伊斯
会说谎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