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元江
瓦屋山平均海拔2830米,属高山台地,突兀在四川西南部青衣江流域的群山之中,与雅安市接壤,属眉山市洪雅县所辖。山下有面积达14 平方公里的高山湖泊——雅女胡。环湖地带海拔近1200米左右,湖光潋滟,林海莽莽,气候凉爽,民风淳朴,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不过,这里还有一件事情值得关注——那就是居住在雅女湖周围的农民使用着一种外观很特殊的农具(见图),让人颇感讶异。这里曾是古蜀“青衣羌国”属地,至今还有羌人遗裔,他们称这种农具为脚犁或脚犁子。
脚犁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脚犁(脚犁子)不用牛拉,仅靠单个人力就可用来犁地翻土,男女均能使用。这种农具可分为犁身、犁柄、犁头三大部分,外形大体与“于”字近似。
脚犁的犁身通长(从顶端到铁犁尖)135 厘米,由长条形木料做成,犁身在距顶端82厘米处向前约呈50度翘成犁头。犁头为尖头形,前端套一铸铁制造的铧口,当地人称铁铧。铁铧底边长12厘米,等腰各长18厘米,铧尖朝下约有40度。犁柄有手柄、脚柄之分,两柄平行,皆木质。手柄长56厘米,安置在犁身顶端。脚柄长30厘米,横穿式安置在犁身翘弯的部位。
使用时将犁身竖起,用力踏脚柄令铧口深插土内,双手用力下压同时手柄向右掰扭,用杠杆原理产生的力矩和扭矩将土层翻起并倾于侧旁。连续这种动作,地块就被翻耕得如牛犁耕过的一般。
据悉,脚犁最适合用于高山小块土地——山高坡陡牛牵不上去,用铁锹翻地效率太低;若遇到石块多的地块,铁锹、锄头都不好用,唯脚犁可大显身手,故而自古以来脚犁就与瓦屋山人相伴,几乎一个劳力一架。1998年开始退耕还林,脚犁用途有所减少,但基本上每家每户还在用,有的一家还持有好几架。
脚犁是古农具“耒”的延续
从结构和使用状况看,脚犁应归入犁类,即单纯依靠人力耕地的犁,介乎于一般的牛犁和铁锹之间,是远古农具“耒耜(音垒四)”中“耒”的延续,或曰“耒”的现代版。
“耒耜”之义,《易·系辞下》曰:“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当泛指上古的农具。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属旧石器时代末期的母系氏族社会,此时已经出现石质、木质农具。“到新石器时代农业发展,农具用途才有了初步分工。”[1]据载,“耜”的前端为宽铲形便于取土、培土,“耒”的前端则为尖头形便于破土翻地。从认识规律看,应该先有“耒”后有“耜”。“耒”有单齿耒、双齿耒之分。
瓦屋山的这类脚犁也应是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始阶段很可能就是一根尖头木棒,可翻土也可挖掘植物块根、块茎;后来在下端捆扎一根小横木作脚柄以方便踏脚用力减轻手臂负担;再后来就如今天看到的脚犁一样,在顶端加一横木手柄,并让脚柄横穿犁身以增加稳定性;后又在下端尖头处套上铁质铧口,古称“耒冠”,以加大翻动泥土的力量和提高犁头的强度。单齿耒从尖头木棒发展到今天的瓦屋山脚犁形态,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也算达到了工程设计的极致。
脚犁与耒在甲骨文字里
瓦屋山脚犁脱胎于远古的农具耒耜。如前所述,最早就是一根下端捆扎有一根小横木的尖头木棒。甲骨文中的“耒”就是这个形态的具象记录。或许在远古种植业出现之时,耒的使用太普遍了,以至于在甲骨文中很有一些字是借“耒”,即单齿耒的原始形态,并会其意涵而组合创造的。
例如“力”字,如徐中舒先生《耒耜考》所载:“力、耒古同耒母,于声亦通。”所以甲骨文“力”字干脆就是单齿耒图形;因为能耕者肯定有力,或能用“耒”者肯定有力。又如“协”字,古字为“劦”,甲骨文则是并排三个单齿耒,即三人手持耒合力耕地齐心协力,正如《说文》曰:“劦, 同力也,从三力”。再如“男”字,唐冶泽先生《甲骨文字趣谈》说:甲骨文是“田”字加一个单齿耒;但这个字据说是代表“治田入谷”的职责或爵称,只是到金文中才用来表示男性。至于表示性别的甲骨文“男”字,当为“女”加一个单齿耒——这是因为“甲骨文中‘女作偏旁时与‘人通用”,“可以看成是从人从力会意,表示从事农耕的人——男人”。[2]
与单齿耒、双齿耒有关的甲骨文字不在少数。显然耒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对殷代的宗教、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在现代字典里“耒”也是重要偏旁。
脚犁耕地沿袭至今十分不易
《管子·渔王》云:“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铫,音姚,古指大锄),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耒仍为重要挖垦工具。据载,到了汉代牛犁耕田已很普遍。直到东汉三国以后,耒因翻土不如牛犁,取土不如锹铲才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经过岁月的淘砺后,只是依稀滞留在大山之中或少数民族边远山区。
瓦屋山一带的农民常挂在嘴边有句话——“当年是孔明把我们撵进大山的。”现在这一带,尚遗留有传说中的“护羌洞”“孟获城”。须要指出的是,这一带特别是在复兴村,近年许多家庭已复为羌族。这一切似乎传递着许多历史信息。
先秦时期,瓦屋山曾是青衣羌活动区域,建有“青羌之肆”。这里与雅安“故青衣羌国”腹地比邻。古蜀青衣羌国原本为部落联盟方国,其幅员最大的时代是在开明氏前,从雅安沿青衣江流域达乐山夹江平原并远至宜宾与僚僰接壤,历史上留有开明氏三代王保子帝“攻青衣,雄张僚僰”的记载。在后来秦灭古蜀以及接踵而来的漫长的汉朝统治中,青衣羌人带着种籽和农具,包括脚犁,逐渐退入青衣江上中游的大雪山、深丘大山之中,包括瓦屋山脚下,在那里繁衍生息。
洪雅县青衣江南岸一带距瓦屋山约50余公里处,据《洪雅县志》载,为三国时南中豪帅雍闿率西南夷宾服诸葛丞相之地,故曰“武侯止戈”处,建止戈乡。西南夷中当不乏青衣羌人。所以迄今瓦屋山居民世代相传是羌人之后裔当不足为奇;而难能可贵的是,那曾普遍使用的脚犁也跟随他们一直鲜活地保留了下来。
今天,在大山之麓,湖水之滨,当你手里拎着脚犁,想到古代的耒耜和褴褛开疆的先民,真让人叹息莫名。脚犁作为古农具活化石能在瓦屋山一带沿袭至今十分不易。
注释:
[1]刘志诚:《汉字与华夏文化》,巴蜀书社 1995年版。
[2] 唐冶泽:《甲骨文字趣谈》,重庆出版社 2002年版。
作者:乐山市科技局退休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