渍之以学

2014-06-09 07:07刘一甫
文史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老人家艺术家书法

刘一甫

在我的收藏品中有一件东西是有特殊意义的——这是1937年秋天,我1岁半时用毛笔胡乱涂抹的一张笺纸。我的父亲、著名书法家刘孟伉在笺纸一旁写下如下一段话:“丁丑九月二十一日,藟儿弄笔之始。具此姿性而渍之以学,即艺术专家有何难到?存之以验其成。”这张笺纸父亲生前从未示人,连我也不知有此物。我是在父亲去世多年后,从父亲遗留的一本书中发现的。我之所以觉得它珍贵,倒不是因为它是我的“弄笔之始”,而是因为它明确记录着老人家关于艺术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他自己走过的艺术道路的真实写照。

老人家的这个观点就是一个人要想成为真正的艺术家,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姿性”外,不可或缺的便是“渍之以学”四个字。我理解这四个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内容,二是方法;“学”说的是内容,“渍”说的方法。其中“学”又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所从事的艺术门类如书法、篆刻等专门技艺,二是指广义的学识乃至人生的修养。我想结合我父亲的艺术经历对此略作说明。

首先说“学”。关于技艺的学习,老人家历来强调要打好基础。他5岁入塾,12岁左右,他的堂兄、晚清进士刘贞安在读到这个比他小20多岁的小弟弟的一封信后,称赞“其笔画之隽健,颇有帖意”,足见他少时受到过良好的基础训练。他15岁时,到贞安先生任所,在后者亲自教诲下继续学习,这便使这种基础训练得到进一步加强。贞安先生主张“字宜多写楷书,并宜写小楷”,并告诫他“虽米赵大手皆从小楷下手,勿以其烦难而惮为之”。我们可以从老人家的楷书作品看出,他在这方面的确是下了很深的功夫的。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刘贞安传》(小楷石刻)、40年代的《蒟园文集》(蝇头小楷)、60年代的前后《出师表》、《隆中对》(大楷,成都武侯祠收藏)、《心经》(大楷,成都文殊院收藏)以及《平江公路纪念碑碑文》(大楷,碑在平武县,今尚存)等,其境界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他对基础训练的重视不仅限于少年初学时,而是终生都坚持。晚年时,他也常反复书写千字文大楷,还要加以圈点,足见其一以贯之的认真态度。

在坚实的基础上吸纳百家之长以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大概是所有成功的真正的艺术大师的共同经验,老人家也不例外。仅以他对黄山谷的万州《西山碑》的学习研究为例。20世纪30年代中期,鉴于西山碑原刻已严重风化剥蚀,他收集了许多该碑善本拓片,各取其长,补其缺损,亲手钩勒,请高手镌刻,制成一完整的木质《西山碑》。此物现保存在万州,成为当地珍贵的艺术藏品。60年代,在他的书房兼办公室内,长期张挂着一幅蓝拓《西山碑》,常见他凝神观摩。他曾对我说:你看黄书几乎每个字都有很夸张的笔画,但每个字的重心却都很清楚,看似很险,实则很平稳,并以此来说明《书谱》中关于险绝与平正的论述。正是这种对他人之长的虚心吸纳,我们才能看到镕铸百家而又个性鲜明的刘孟伉书法。

“学”的第二个内容是指广义的学识乃至人生的修养,亦即通常所说的“字外功”。对于书法艺术来说,我以为还特别指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学习,因为中国书法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它不是舶来品。老人家青少年时下过10年“十三经”、10年文字学的功夫。贞安先生在他初投其门下时,即认为他“资质虽好,而对于学问仍似无大头绪,惟令读经史,以厚其本根”。愚以为所谓“本根”,不仅是文史典籍中丰富的文学、历史、哲学、政治诸方面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贯穿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修养。贞安先生要求他“动心忍性,蓄能待时,细事躬亲,勉为其不屑然者,藉以历练人性物理”,并说这是不可忽视的“大学格致之功”,强调对传统文化思想的学习,并非泥古。老人家在这种学习中形成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使他时刻关注人民的疾苦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探索之后,他终于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低潮时期选择了革命,在一些动摇者退出中共组织时,毅然加入了党的组织。而在此后的“工作和挣扎中,对革命的认识和意志,一贯是想要做到一个明确与坚定的保持者”(刘孟伉《自传》语)。他有一方闲章,文曰“与时偕行”,换句时髦的话,就是“与时俱进”之意。这充分表明深厚的传统文化思想并未使他遭到禁锢,反而是这种文化思想的精华使他与时代潮流相结合,而在这种结合中,形成了他鲜明独特的个性风格;这种个性风格与其艺术相融合,才让我们看到了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又风格独具的刘孟伉书法。

“渍”是讲方法。我特别觉得这个“渍”字用得非常准确。老人家不用“积”字,虽然这两个字的形音义都十分相近。“积”是“积累”,但它不包含过程的长短与具体的方法。“渍”则不同,它是一点一滴地积累,是慢慢地浸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一蹴而就。如前所述,老人家非常强调打好基础。他有很好的楷书功底,写隶书也同样下了很多功夫。贞安先生擅长汉隶,在其指导下,他开始临写汉隶,一段时间后就受到贞安先生的称赞,认为“甚有似古处”。他临写过多种汉碑,尤精于《张迁碑》,达到了能够背临的程度。由于他广采博收,融会贯通,其隶书不囿于一碑一帖,而是吸取诸碑精华,自成一格,即使不署名,也能一眼看出是他的手笔。1985年夏,我第一次游白帝城,一走近大门,抬头看见“白帝庙”三个隶书大字,尽管没有署名,我立刻断定是老人家所书;回到万县,告诉了余仲九老师,后经余老师查询,确认是1958年所书。他即使背临《张迁碑》,也不是笔画和结体的机械模仿,而是力求得其神韵。要达到这种境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1964年,他指导一批青年教师学习书法。一开始,他就教他们描红,并亲自为他们用土红写范字。当时我也在场,老人家指着我对他们说:他现在能写得光生点,就是小时候多写了几年红模。的确如此,我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一直在老人家亲自指导下描红,是同龄孩子中描红时间最长的。那时,每天放学回家,便看着他给我写范字,第二天带到学校去填写,老师圈阅后,再拿回家交给老人家审查。他写的时候并不多讲,只是叫我在一旁看他写。平时他写字,我也常为他磨墨牵纸,默默地看他写。天长日久,耳濡目染,连他写字时的神情,至今也历历在目,恍如昨日。我以为,这也是一种“渍”。虽然后来我并未走上艺术之路,没能“验其成”,而是成了教书先生,但儿时的这种“渍”,却是我终生受用不尽的。而这只是要求把字写“光生”点,至于更高层次的书法艺术,以及广义上的“学”,则是勿庸赘言的了。

老人家说“艺术家有何难到”,这个“不难”的前提就是除了一定的资质外,必须“渍之以学”。因此,要想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谈何容易!我总以为,我们今日之艺术界,不是“家”太少,而是“家”太多、太滥。连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进了几天书法班,抓住几个字,临写几个月,在报刊上一发表,就可以送一个“小书法家”的称号。这个“家”太廉价了!成为这种“家”确实不难。但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仅不能造就出真正的艺术家,反而败坏了艺术本身,还可能毁了那些资质不错的孩子,甚至败坏了社会风气。还是让我们摒弃一切浮躁,从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做起。只要坚持不懈地“渍之以学”,一定会造就出真正的艺术家。

猜你喜欢
老人家艺术家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铭记于心的残缺
书法欣赏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我想去看望上帝
感谢爷爷给我带来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