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青连
【摘 要】为了让孩子上名校,买一套可以就近免试入学的学区房,家长们究竟愿意出多高的价?北京家长给出的最新答案是每平方米3万元。根据北京各大中介机构的经营数据,今年北京一些名校周边的学区房价格相比去年同期涨幅普遍超过50%,部分名校学区房成交价已超过每平方米3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由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参加电脑排位在本区上高中,都希望孩子能享受优质的教育。
【关键词】学区房;择校;基础教育的公平性
一、国内学区房及择校热的现状分析
1.学区房价格昂贵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套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另外,一些重点中学附近的房产也会收到学生家长的青睐,在学校附近购买房产居住,将有利于家长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好的学区房普遍高出其他房源的25%,尽管价格不菲,像北京,南京的学区房比非学区房高出许多。这种现象已波及到二三线城市。比如我们新余市,靠近市一中和四中的学区房比其他地方的商品房就高出了许多。
2.择校热高烧不退
自1993年以来,大中城市的“择校”潮一浪高过一浪。愈演愈烈的择校潮甚至培育了一个很不规范的“地下教育市场”,从而对义务教育阶段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了冲击,甚至被人称为义务教育的虚无化。就拿我们学校为例吧,近几年学生严重减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流向城里的学校,学生人数大幅度减少。
二、学区房和择校热对基础教育公平性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学区房和择校热一样,成为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 。其实,不管是择校热,还是买学区房择校,都是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因为优质资源的集中和稀缺,这才是症结所在。只有从根本上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才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才能消除学区房的市场基础和择校热的存在。
1.经济发展不均衡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基础教育呈现出严重的不均衡状况。教育政策应更是在不公平的社会现实中,教育机会均等作为现代教育基本理念,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主要是改变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教育状况,机会均等的原则意味着任何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或文化方面的低下状况,都应尽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女性、残疾人、农村居民、贫困人口以及少数民族,由于其先天或后天的因素造成了他们在接受教育能力上相对不足。
2.师资配备不公平
由于经济力量的驱动,优秀教师不断由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西边流向东部,从农村走向城市。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总体上面临两大困难和问题:一是结构失衡,二是素质不高。首先是教师资源的配置失衡,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间和城乡之间分布不均衡,城市超编跟农村部分地区教师紧缺并存;学科分布不均衡,农村中小学外语、信息技术、音、体、美教师短缺。
三、保障基础教育公平性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基础教育的投入,建立合理的投资体制
在公共投资中应优先考虑基础教育,效率在于将公共经费投资到它们会产生最大效益的地方。一般来说,在教育方面,就是要投资到基础教育上不断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办好每一所学校,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手段。当务之急是要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特别注重对薄弱学校的扶持,通过设立薄弱学校建设专项资金,做到薄弱学校建设资金优先安排、重点保证,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差距。
2.建立教师交流制度
努力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择校”在很大程度上是“择师”,因此,加快推进教师交流制度的建立,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是解决“择校”问题的关键环节。可以通过教师的流动来实现校际之间师资力量的均衡,如学校管理干部3年—5年的流动制度、学校名师的流动交流机制等,打破教师归学校所有的制度,鼓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工作,从而减少择校。随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落实,特别是随着教师管理权限上收到县(市、区),为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进教师交流制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四、结语
要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当确立基础教育的最低标准,重点扶助薄弱学校。通过学校建设标准的法律规定,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相对均衡的办学条件,使每所中小学校都能按照法定标准,拥有大体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条件,对学校的投资,无论是农村或者是城市,占地面积、基础设施都必须是一样的,从而在义务教育领域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杂谈》,2007年8月
[2]《辽宁教育》,2008年6月
[3]《人民網》新版房产,2009年12月
[4]《义务教育法》
[5]《师资建设》,08年第三期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章第五十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