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4-06-05 15:46冯文艳徐迎春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育者舆情大学生

冯文艳+徐迎春

从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权威的定义来看,“网络舆情”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网络上的某些事件而产生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1]“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是指高校内与大学生常用的一些网络载体上所形成的较为集中的意见、情绪和言论等,其特点如下:

第一,内容广,形式新。高校网络舆情的话题涉及国内外社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内容的载体也很丰富,有学生论坛,帖吧、即时通信、微博、微信及3G传媒等。第二,主体情绪感染力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大学生,尤其是校园网上的活跃分子。他们会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在网络上发布某一种引起他们兴趣或触及他们利益的事件,迅速吸引大量知情或不知情的学生进行“围观”,进而参与讨论,很容易互相受到情绪感染而爆发网络舆情。第三,网络舆情的形成还具有突发性和预防难度大等特点。网络的匿名性特征也容易造成大学生在网络发言时的主观随意性强,发帖曝光事件的大学生往往只从自己的观点出发,缺乏深入调查和思考,而其他的大学生往往在没有辨别真假的情况下跟风顶贴,很容易在短期之内就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舆论。

一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管控的不足

(一)舆情应急准备不足,响应速度缓慢

反应迅速是控制高校网络舆情的关键点。有效应对和引导网络舆情就是要迅速启动各自职责内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控制舆情,防止事态的扩大。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网络舆情管控体系还不完善,学生处、网络管理中心、宣传部和团委,几大部门分工不明,责权不清,导致在处理高校突发事件时反应迟钝,在网络舆情爆发之时,难以进行快速、有效地应对。

(二)危机处理方式被动,缺乏制度约束

“在过去对一些高校热点问题的处理中,通常采取回避、封堵或‘冷处理的办法,试图淡化舆情,控制事态,扮演的是‘控制者的角色而非‘疏导者的角色。”[2]高校对大学生在校园网的注册身份核查、信息发布审核和监控等方面没有严格的制度去约束;对学生发布、传播消极、错误,甚至反动的言论等严重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惩处措施,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在网络虚拟空间的自我放纵,造成言论的过分自由,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三)舆情管控手段落后,设备投入不足

网络舆情具有形式新、爆发快、扩散广等特点,网络上一些不满情绪和不实信息也可以在匿名情况下随意发表,而网络传播的不良信息和反动言论,学生随时可以看到并扩散,在这种状态下高校用对对待校园舆情的管控手段如学生工作者“人盯人”的战术是难以奏效的,传统手段已无法满足现代网络时代的需要。而新的网络舆情管控体系还没有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控体系应该包括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分析平台,用于处理信息和预警的数据库群,有害信息过滤系统及专业舆情监测软件等。但由于设备购置成本高,操作技术难度大等因素的限制,国内大部分高校都不具备专业的网络舆情管控体系,还是主要依靠网络管理员和舆情工作人员的人工监测,这已经很难适应快速多变的网络舆情监测需要。

二网络舆情管控缺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网络舆情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

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往往是灌输式,占主导地位的施教者将教育内容灌输给受教者,缺乏平等的积极互动和交流。高校网络舆情打破了教育者占主导地位的优势,大学生收到的信息不再单纯来源于教育者,借助网络,大学生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多元,信息的选择更加自由,教育者失去了信息优势,大学生与教育者同处于平等地位,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进行革命性的变革,由灌输式向双向主体协作式转变。

(二)高校网络舆情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高校网络舆情打破了教育者高高在上的地位优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舆情表达上同处于平等地位,因此传统的强制灌输难以在网络空间收到成效。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自由、开放、活跃,倾向高科技的交流娱乐方式,他们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产生了逆反心理,如果我们仍采取单调的课堂讲授、座谈讨论等方式,忽视信息社会的特点和互联网新技术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将大打折扣。

(三)高校网络舆情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掌握着更多的教育技能和教育知识,这使得教育者拥有教育的绝对权威性和主动性。但由于网络和大众媒体的发展,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日益增多,在最新信息的获取和表达方面甚至超过了教育者,文化传承方向和教育的方式发生逆向转换,挑战了教师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这些来自网络和大众媒体的“匿名长辈”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行为楷模”和“知识权威”的地位。

三高校网络舆情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舆情工作队伍

高素质舆情工作队伍的组建是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前提。目前,许多高校都组建了各具特色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队伍。例如,“湖南大学网络舆情工作由麓枫网络俱乐部负责;西安交通大学网络舆情团队依托于该校信息网络中心;东北大学建立了和谐阳光网评团队等。”[3]这些舆情工作队伍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技术监测和有效引导起到基础性作用。

高校建立的高素质的舆情工作队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有完善的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和组织建制,能够承担起舆情的监测管理职能。第二,机构需要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网络舆情工作人员可以由高校宣传部门工作人员、网络中心工作人员、学生辅导员或共青团干部组成;另外,最好吸纳一批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大学生加入工作队伍,在专职老师的指导下以兼职的方式参与工作;三是要努力培养网络论坛、微博、贴吧中的校园“意见领袖”。“意见领袖”通常是一些因为经常发布精彩内容而拥有众多“粉丝”的资深网民和BBS版主,也有备受学生青睐的高校教师。一般公众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往往不知所措,这种情况下,“意见领袖”通过自己的言论来强化主流舆论,争取中间舆论,孤立错误言论,对人们的判断力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能够为人们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可见,“意见领袖”的作用就是充分发挥网络评论的积极引导作用,实现对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endprint

(二)教育与监督管理并重,引领高校网络舆情的正确走向,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网络舆情在显示产生互动的过程中,会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一个形成、高涨、波动和最终淡化的发展过程。”[4]在高校出现突发网络舆情之后,应在了解网络舆情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建立“四位一体”快速反应引导机制,尽可能降低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四位一体”快速反应引导机制以快速反应为核心,涵盖信息汇集、紧急应对、迅速联动、有效引导四个方面。四个环节之间应在很短的时间内相继启动,甚至同步启动,否则,将大大降低舆情的引导效率,甚至导致错失良机。

首先,要进行信息汇集,并迅速上报。敏感信息一旦出现或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学校舆情工作队伍和舆情收集网络,快速地收集网络舆情相关信息,再由网络舆情团队整理分析,初步确定事件级别,上报学校主管领导和市级、省级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其次,要紧急应对,迅速联动。在信息上报之后,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应随时关注网络的后续反应,并且应将舆情进行必要的分类,采取相应的方式应对。如果是校内舆情,需将学校内部的网络平台作为重点,开展以网络言论为主的紧急应对工作,引导舆论,缓和矛盾。如果是对外舆情,学校则要及时利用官方平台公开表态,利用媒体和宣传部门进行危机公关,向有利的方向进行引导。再次,要运用策略,有效引导。在舆情引导时,要采取“主动引导”的传播策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扩宽宣传路径,突出高校信息沟通平台。比如高校可以对外公布学校官方微博、校长微博等,充分利用新的信息渠道为网络舆情的汇集和分析提供方便。第二,“发挥‘议程设置的功能和作用,采取典型报道和深度报道有机结合的灵活宣传模式。”[5]。“议程设置”体现的是媒介与公众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公共领域中,“议程设置”的功能体现在一部分舆情将被充分“曝光”,而另外的一些不进入公共领域而被“遮蔽”。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可以充分发挥议程设置的功能,既可以精选某些有利于引导方向的主题,开展深度报道;也可以介绍一些与主流观点不一致甚至对立的观点,引导师生参与讨论,给师生提供抒发胸臆的通道,在明辩的基础上提高其对谬误观点的辨析力和免疫力。经过有效引导,使网络舆情化解,不致生成网络舆论。最后,充分利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进行专业监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是指对在一定网络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对民众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集合而进行计算机监测的系统”[6],目前已经被政府部门和知名企业广泛采用,高校也需要用这种专业技术手段进行舆情监测。该检测系统一般由自动采集子系统与分析浏览子系统构成,通过信息的采集、分析,可以把负面舆情、分类舆情、最新舆情、专题跟踪、舆情简报、图表统计和短信通知等形式推送给用户,高校可对合理意见及时采纳,对不良信息和反动言论进行过滤,大大提高网络舆情监测的实效性。

(三)注重传统德育与网络德育的统一

在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中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是对信息良好的敏感性和较强的加工处理能力,包括丰富的信息知识和敏锐的信息意识等。还要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适应能力。

(四)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占领高校网络舆情的主阵地

注重网络阵地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校园网站等营造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如辽宁省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辽宁省大学生在线联盟”网站发挥的教育作用和创设的红色氛围,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建立把网站的使用率与学生和教师的考核挂钩,建立长效机制,增强思政博客、微博育人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明义敬.高校网络舆情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苏州大学,2010.

[2]胡玉东.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其引导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32):69-70.

[3]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4]曾润喜,王国华,徐晓林.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1):79-82.

[5]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4):34-37.

[6]蔡晓平,李海云.高校网络舆情诊断及引导研究———以广东省高校为例[J].高教探索,2011(6):27-30,45.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者舆情大学生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舆情
舆情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舆情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