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现元
校园暴力现象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术和理论界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也提出一些相应的控制措施,但是此类事件仍然频繁发生。继1995年5月、1997年5月,清华、北大先后发生了两起学生铊盐中毒案件,2007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发生3名大学生铊中毒事件后,2013年4月复旦大学再现投毒事件、南京航空大学金城学院一大学生捅死同室同学、南昌航空大学又惊现腐尸……一系列的暴力事件发生在大学校园内,令人震惊。
一大学校园暴力的概念界定及所呈现的特征
一直以来,校园暴力现象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校园暴力这一概念却是一个被官方和校方所回避和曲解的术语,也是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共识的术语。在相关的校园安全政策文件和法规中,没有专门针对校园暴力治理的,甚至连“校园暴力”一词也基本没有在这些政策文件与法规中出现过,这似乎是一种有意的回避。有些部门将校园暴力与校园事故等同,客观上起到冲淡教育部门和学校责任,淡化校园暴力现象的严重性的作用,但不利于控制校园暴力的负面影响。这种回避和“事故化”的对待方式,至少表明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缺乏直面校园暴力这一已经十分严重的校园问题的勇气[1]。
从字面上不难看出,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现象。综合考量,对大学校园暴力加以界定,大学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大学及其合理辐射地域,学生、教师或校外侵入人员故意攻击师生人身以及学校和师生财产,破坏学校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
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映射出大学校园暴力的独特性。大学校园内活动主体是20岁左右的孩子,处在青春蒙胧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但幼稚不稳定、不成熟,对问题敏感,对事物好奇,认识易变,可塑性大。综观近几年的大学校园暴力事件,它呈现出如下特征:其一,手段比较残忍。大学生施暴如同恐怖分子一样,手段凶残,不计后果,例如2007年5月太原某大学一名大二男生手持砍刀,在宿舍内接连伤四名同学;其二,施暴动机比较单纯。大学校园本身是一个追求学术的地方,单纯的校园环境,大的恩怨在大学生中间几乎不存在,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所谓的争强好胜,因嫉妒而犯下大错,例如复旦大学同室好友的投毒事件;其三,施暴的手段较智能。大学生群体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对于新知识渴求的本能比较强,若这种能力用在实施暴力上后果较其他施暴群体更严重。清华、北大先后发生的两起铊盐中毒事件以及中国矿业大学3名大学生铊中毒事件无不反应出大学生群体的超凡智力运用于施暴事件上。
二大学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
1大学校园暴力发生的主观原因
大学生缺乏目标追求和生存动力不足。在现实生活中,人有追求的目标,就会产生生存的动力。然而,现在的一些大学生人生目标模糊或没有生存目标,常常会引起人的动机冲突。“无聊”“混日子”成了某些大学生目前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大学生成长压力太大和挫折耐受力微弱。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青春期,往往面临着就业与失业、爱恋与失恋、希望与失望等等诸多的矛盾,面对这些矛盾,有的学生能顶住压力继续学习工作,有的人则可能陷入不能自拔的心理痛苦之中。长期受挫折学生常常会具有暴力倾向。挫折是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景,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挫折经历会增加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如果人积聚了过多能量,这些能量必须找宣泄口,当宣泄口有目标的行为被阻碍时,能量转移到替代性宣泄口,对与目标有关或无关的物体或人的暴力行为,也是宣泄途径之一,当人受到挫折时很容易引发攻击性的行为[2]。
大学生因情感纠葛而引发心理障碍。大学生在校期间,正是情感最丰富的时期,对于爱情的来袭,往往不知所措,纷纷卷入爱情的汪洋大海。现在的大学生感情泛滥,夹杂了太多的功利、欲望、放纵在里面,热血沸腾,忘乎所以。对待爱情,不同的大学生有不同的方式,有些大学生轻率的对待,将爱情当作游戏,有些大学生非常认真,视爱情为生命,拿得起放不下。
大学生人际关系不适应与心理失衡。进入大学,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新的人际群体,大学生们有些不适应。部分大学生对大学校园内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在大学,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心理真的感到好孤独”“心里话对谁说?”“我做人太失败了”成为某些大学生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
2大学校园暴力发生的客观原因
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结构变迁。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迁。社会不仅分化为复杂多样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而且这些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逐渐向两极化的方向发展。相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生看似被社会影响程度较低,校园可被视为隔绝大学生犯罪的屏障,但事实上,社会分层所带来的结构性压力很容易通过家庭和学校传递到大学生群体,而且大学生群体本身就是社会分化在个体生活中的投射和缩影。
学校教育制度和管理制度偏离。显然,大学校园暴力的产生与学校有着最为直接的关联,主要归因于学校教育制度和管理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解决如何教育学生的问题,学生的道德养成、人格培养、知识积累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但当前教育制度的设定与教育实践相背离。学校管理制度服务于教育目标,学校对校园暴力缺乏抓手,缺乏有效的反应机制。
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大学校园周边环境是学校生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周边环境的好坏对学校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校园周边环境与大学校园暴力具有相关性,不良的大学校园周边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大学校园周边环境一直是治理大学校园暴力的难点。
三大学校园暴力控制现状及形成原因
大学较之于中小学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场所;大学生群体较之于中小学生心智上表现出些许的成熟,自身的一些潜在的暴力行为很难轻易的被察觉。随着大学校园暴力频繁发生,学界提出了许多预防和控制方法,政府部门也采取了许多策略,甚至采取政府、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控制机制,具体表现在国家、学校、家庭以及三者联合层面。但是大学校园暴力在我国仍然频发。为了学校的声誉,高校的处理方式相对来说比较保守。一般表现在以封锁消息为主要目的,防止事件传播到校园甚至社会中;处理过程一般是“秘密”进行,事后将处理结果简单通告,采取一种有意回避此类话题的态度。
大学校园暴力的频繁发生在某些程度上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但是大学校园暴力的控制模式存在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具体表现在:
第一,对大学校园暴力的形成机理缺乏深入研究。目前的研究大部分将大学校园暴力的原因归结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小环境和大环境等各种因素,然而遗憾的是并未对这些因素如何对大学生、老师、家庭发生作用作进一步的阐释。
第二,制度设计与社会实践的脱节。这一点在大学校园暴力的制度制定和设计中也非常明显,不管是国家制度还是校园规范都没有专门的应对措施,甚至还在有意无意的回避中存在校园暴力这一社会事实。制度的设计要与实践相结合,制度设计应尽可能的详尽全面。
第三,大学校园暴力的制度设计缺乏可操作性。国家层面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法制讲座或兼职教导员方式介入,很难走进大学生群体,更难介入和干预大学校园暴力;学校层面主要采取思政工作、心理辅导等方式预防、干预大学校园暴力,但这并非老师的特长;家庭层面对大学校园暴力的控制难以制度化,更难落到实处。
四大学校园暴力控制途径
第一,广泛预防。防患于未然,预防无疑是大学校园暴力最好的控制方法。首先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是预防校园暴力的基础,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居住在校园内,每天感受着校园的文化气息,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其次要设计校园防暴综合课程,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开设的类似这方面的课程的内容陈旧、形式落后,甚至制定的一些学校制度没有可操作性。大学校园防暴课程在预防校园暴力时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认为该课程的内容应是全面的,形式可以多样的。内容应包括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自我保护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人际交流技能等。
第二,针对性干预。对大学生校园暴力干预的前提是识别和锁定潜在的施暴人群。例如80%的自杀者在自杀前在行为上都会有安排后事的迹象,如突然与亲人、朋友告别,找出自己很早以前的错事,向同学道歉,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等,锁定施暴人群后,在进行干预时应遵循尽可能及时和要有针对性两个原则,制定干预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对象的个性,努力尝试在一种积极的、和谐的氛围中与大学生交流,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能让他们产生被区别和边缘化的感觉。对大学校园暴力干预的形式也是多样性的。大学辅导员上岗前要进行大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培训,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危机识别和干预的方法,进而在进行针对性干预的时候避免束手无策。
第三,妥善处理。大学校园暴力要“防患于未然”,但是“防不胜防”的局面也客观存在。出现大学暴力事件后,校方应制定应急预案,妥善的处理。另外国外学校建立核心干预和反应小组,小组的组成人员包括宿舍管理员、特殊培养的教师、心理教师以及学校领导,我国也可参考此类经验,成立相应的应急小组,充分利用可用资源。对于校园暴力的处理,不可采取刻意回避和“事故化”的处理方式,刻意的回避至少说明校方没有直视校园暴力事件的勇气。
第四,善后处理。大学校园暴力处理后的善后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被害人主要是进行安抚工作,此类工作的执行人员是对其熟悉的教师和心理专业人员,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倾听”,使其内在的不满与委屈有适当的发泄机会,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对于侵害人同样需要特定的辅导和救治,校方也必须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故事,了解大学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缓解侵害人的紧张情绪,尽力解决侵害人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以便使侵害人在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基础上,帮助其重拾自信;对于其他受影响的人,比如目击者,他们在经历校园暴力后可能会出现紧张、害怕、失眠等心理问题,校方应帮助受影响的学生认识到这些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必要时可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姚建龙.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38-43.
[2]侯双霞.大学生校园暴力问题的心理诱因[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140.
[3]姚建龙.校园暴力控制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