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3-11-25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西财经学院科研课题:“网络语言主流化與媒介素养培养研究”(2013B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马燕,女,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研究。
摘 要:在当前融合了公民自律和法律规制的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了新的内涵,更强调对媒介的运用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高校要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列入通识能力培养体系的一部分,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各种能利用微博进行自我管理的平台,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微传播;微博;媒介素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5-0151-02
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已经置身于信息流高度集中、社会思潮涌动的媒介环境中。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信息传播方式推动了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生成内容)的大量产生,而这样的新兴媒体正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行为方式,让他们处于“微传播”的环境中。大学生既是能自己往外推送信息的信源,也是社会上纷繁复杂的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怎样分辨、处理、甄别、吸纳、传播这些信息,对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的青年学子来说意义重大,这是他们正式融入社会并实现个人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媒介素养即理解、分析、评价与生产各种形式资讯的能力。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信息传播技术让媒介素养的内涵不断更新,在当前的微传播环境下,媒介素养更加强调公众对媒介的利用和参与能力。而微博这样一种“去中心化”的媒介,其毫无注册的门槛,具有参与程度高、交互性强、信息传播快的特点,给予用户很好的感官体验,因此得以成为大学生乐于表达自我的途径。大学生通过微博,可以尽情地与他人互动,吸收其他微博用户特别是知名人士的观点,接收来自网络的良莠不齐的信息,张扬个性,然而他们还未真正走出校园,其批判性的思维、思辨的能力还没能得到系统的培养,导致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或多或少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甚至有人会产生两个生活空间的错觉,一个是现实当中的生活,另一个是微传播方式塑造的拟态环境,严重者会出现精神或行为上的失范。这就要求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与时俱进,融入时代性和创新性,根据媒介传受关系的变化不断更新教育方式,让学生接收、传播信息的行为更符合成熟的社会人应有的范式。
实际上,很多国家早已经意识到媒介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并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共识,媒介素养教育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而零散的教育方式显然没有形成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提高的合力,这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二、公民自律和法律规制下的微传播环境
微博说到底毕竟只是一种技术,其毫无疑问推动了社会信息交流的加速,但传播实效如何还是取决于传者采用的传播方式、信息本身的内容、受者对信息的接收程度,即“人”和“内容”是决定传播效果的关键。而在微传播的环境下,公众拥有了“自媒体”,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心,或者作为舆论导向的一个中转站。
然而,公众的媒介素养良莠不齐,导致了网络上信息传播的无序,虚假、夸大的消息泛滥,对社会的愤懑情绪不时在网络上出现,炒作混杂在正常的新闻中,严重扰乱了社会的安定和团结。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尝试以法律规制的方法对信息的传播进行纠偏,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司法解释,规范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从当年9月10日开始正式实施,惩治网络谣言有了新依据。公众对此最熟悉的,就是“诽谤的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就属于情节严重,可认定为犯罪”。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上的重要群体,在面对同时需要公民自律和法律规制的微传播环境时,媒介素养就显得尤其重要,需要辩证看待网络上的信息,避免不良信息的侵害,正确构建自身的价值体系和道德信仰。
三、大学生利用微博的现状
新时期的大学生普遍自我意识强烈,微博这样“一对多”的传播方式,迎合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满足了个体希望受到关注的心理。同时,大学生通过微博关注国家和社会事务,开始思考社会万象,从而培养公民精神,有利于形成理性的公共态度,这对他们批判思维的形成,民主意识和参与社会事务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而在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微博的信息存在消极的接收与传播。由于对社会上的信息缺乏甄别能力,部分大学生往往受到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世事的感观,如仇富、仇官、炫富等观念。在这样的网络语境下,大学生接触和感觉到的往往只是媒介营造的世界,而非真实的世界,导致他们走进社会后表现出对事物认知的偏差,有些大学生甚至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群体利用,加入刻意营造的舆论浪潮,成为网络舆论的“暴民”。尤其是在国家对网络言论进行法律规制的情况下,大学生对媒介的使用更需要遵循一定的范式,不能再像以往那样随心所欲,而良好的媒介素养能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保障。
四、微传播环境下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途径
(一)形成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目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往往集中在高校的某个部门,如各级团委、宣传部等,或是穿插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中,而且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形式大多只是很少课时的讲座或板报宣传。大学生接受的媒介素养教育是碎片化的,内容是浅显的,显然这样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是亟待转变的。
高校要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制订培养方案,可以开设专门的诸如“媒介使用与资源开发”的公共选修课程,有专门的教师系统讲授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如何搜索、利用信息,如何看待网络上的新闻,如何利用文献数据库进行学术研究,等等。专任教师的授课不要只是讲解纯理论,要结合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使用最新的热门事件作为案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网络语言,让学生有亲近感,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进来,逐步学会使用媒介和开发网络资源,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除了公共选修,还可辅以专题讲座,邀请资深的媒体人士、社会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等到校讲学,让大学生了解国家有关知识产权、言论规范、网络使用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帮助他们明白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环境下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及应用范畴。这些专家往往都能结合自身的见闻和经验,对各自领域比较容易违法违规的行为进行阐述,拓宽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认知。
(二)打造各级校园微博品牌
現在一个高校的微博和她的网站一样,往往是作为其在网络上的“名片”,某些高校已经对校园微博高度重视,设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对其进行管理,一个高校的微博甚至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该校的校园变化。新浪微博在2012年公布了校园微博“风云排行榜”,排名前100的高校中粉丝量最低的也达到3.8万多个,可见校园微博影响力之大。高校要将微博作为舆论的引导高地,通过在微博发布及时发布信息、表达观点,对校园的思潮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逐步养成较好的媒介素养,同时还能让校务信息更透明,赢得师生的信赖。
高校要为校园微博的构建创设长效机制,微博的日常管理人员最好是年轻、政治素养高、媒介素养良好的教师,要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妥善管理校园微博。管理人员要定期将微博上学生的留言和想法整理和上报,并督促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给予回复,遇到有可能酝酿校园事件的言论,要能及时处理。校园微博要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用语要符合学生的口味,不能用师者的语气说教,要以富有时代气息的话语与学生交流。如果高校微博做到让大部分学生在个人微博关注,并养成每天浏览的习惯,无疑就是成功的,而这应是高校努力的目标。除了在学校的层面,各院(系)可以参照同样的思路建设和管理各自的微博,将正确的媒介使用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
(三)构建团委引导下的学生组织微博
要提升媒介素养,除了受学校构建的微博校园文化的熏陶,大学生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使用媒介的能力,慢慢领悟媒介素养的内涵。在校园生活中,学生除了管理个人微博,还有其他途径去更好地接触和运用微传播。例如,学生会、社团等均是大学生自己的组织,也是学校联系学生的纽带,学校可以鼓励这些学生组织创建代表自己团体的微博,用于平时的事务交流,以及对校园活动的宣传,充分发挥大学生喜欢新事物和自我表达的特点,让其他同学融入与学生组织微博的互动过程中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凝聚力,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校园微博文化。
(四)鼓励专任教师建设课程微博
高校要鼓励专任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时考虑到课程微博的应用。教师在上课之初就建立一个微博并自己管理,用于平时与学生的交流和进行教学安排,确保学生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能够及时得到教师的答疑解惑。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在微博上留言,可以是针对学习问题的见解,也可以是朋友之间对生活的交流,或是分享在生活中的趣闻等等。这就要求教师懂得学生的心理,在微博上营造与学生性格、兴趣契合的语言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加入与课程微博的互动,实现上就是与教师的性灵交流。教师要勤于更新课程微博,引导学生思考与专业相关的问题或社会上的热点现象,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和创新精神,帮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全方位提高个人素质。
参考文献:
1 郑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和提升[J].新闻知识,2011(4).
2 高国伟,阎高程.微传播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