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航 徐立山
摘 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强调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举,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本文通过对事物运行的内在过程与内在方式的研究,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开发 机制
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笔者所在院校在职业课程开发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机制的建立有了一些心得,希望能与大家共同分享。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
课程开发机制是课程开发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原理与动力体系,它包括课程设置程序和运行方式,特别是课程规划主体的认定以及课程的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等问题。从世界范围看,课程开发机制主要包括三种基本类型,即中央集权机制、地方分权机制和学校自主机制(又称校本课程开发机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机制就是学校课程开发组成要素之间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相互关系和作用的方式、方法和运行状态,也就是这些要素之间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课程开发的。本文通过七个方面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机制的建立进行探索。
一、建立课程开发组织
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涉及众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因此在筹备课程开发时学校应建立相应的课程开发组织,为课程的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成立课程开发指导组;按照课程开发项目分别成立课程开发教师小组。
二、进行情境分析
情境分析包括需求评估、资源调查和问题反思等环节,是对课程开发进行校内外环境和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明晰学校教育哲学、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等。其中,需求评估是要对学生的发展需求、家长的期望、社会的要求以及学校发展规划等进行判断。资源调查就是要弄清课程开发的现有条件和限制。问题反思则是要查验我们应该做而且有条件做好但却没有做好的方面,以及改进措施。
三、制定课程开发目标
课程开发中的重要环节是制定课程开发目标,明确教育哲学思想。课程开发目标应包括学校发展目标、具体课程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学生发展目标四个方面。
四、编制课程开发方案
课程开发方案是确定课程设置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并对课程实施和评价提出要求,是学校开发课程的规划和指南。学校及教师应分层面地编制课程开发方案。学校层面的开发方案是学校关于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包括目的和依据、总体目标、课程结构、对教师申报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建议及保障措施等;教师层面的开发方案包括课程性质和类型、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学习时限与对象、考核评价说明等。
五、实施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实施阶段是课程开发的核心阶段,包括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开发、课程标准编制、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
1.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是一项具体的、结构完整的、典型的工作过程,包括计划、实施以及工作结果的检查、评价等步骤,它表现出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其分析过程是将客观的工作任务按照一定主观标准进行系统化的处理,描述现代职业活动中的行动领域。
2.学习领域设计
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和行动领域的分析,归纳形成“专业职业能力一览表”,这些职业能力就是学习领域中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根据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根据职业认知规律,经过教学处理和优化,将知识点和技能点组织起来,将行动领域转化为适用于教学的学习领域,即所谓的课程。
3.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具体化,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它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构成学习单元,例如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现象、活动、问题等。学习情境的开发设计涉及六个方面:收集与设计任务、确定目标与内容、选定教学方法、制订成绩考核计划、制定课时与教师安排、构建学习环境。
4.课程标准编制
课程标准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写教材的依据,同时是学校与企业相融合的纽带。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标准应依据“专业职业能力一览表”的内容,按工作过程序进行知识和技能分析,把它们均匀地分配到各个学习任务中去,这是项目课程标准开发的关键所在。
5.教学设计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应融“教、学、做”为一体,要针对岗位能力要求构建具体的教学情境,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等。设计时应遵循职业活动导向原则、能力渐进原则、设置情境原则、考核多元化原则。
6.教学资源开发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资源开发应将“能否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作为取舍标准,因地制宜地大力发掘那些能够开放学生头脑和手脚、能够激发学生灵感和创意的素材,要依据工作导向理念设计教材,体现工学结合特色,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六、课程开发的评价与修订
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准备评价方案、设立监控和交流系统,追踪实施效果、收集反馈意见。考核中要与校外各方面进行沟通与合作,重视行业、企业、专家及家长的参与,形成学校、社会、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多元课程评价模式;要将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七、建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机制的保障措施
课程开发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需要来自校内外各方面的支持和合作。
1.健全组织机构
健全组织机构,责任清晰,分工明确。
2.建立相关制度
建立审议制度,管理、监控、督导制度,激励制度,经费保障制度,评价制度等,确保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
3.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课程开发实施关键在于教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和实施把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提高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对教师的课程开发和整体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施新课程体系及职业化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较高。为此,始终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努力提高教师能力。
4.建设一体化实训基地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要求实训基地的功能不仅满足教学需要,更重要的是呈现工作现场的结构。为此,在实训基地建设时要构建典型的工作环境,在布局上模拟企业场景,按照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来排列实训设施,进行模拟性生产和部分学习情境的练习。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要融入企业文化,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职业氛围,突出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顺利实施。
5.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对于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行业企业专家的深度参与,使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相对接,让课程教学设计有预设或临设的生产或模拟生产的项目任务,把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实施落到实处,让课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使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相吻合,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青岛海洋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