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摘 要: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学科。目前的机械制图教育中还存在过度重视理论、学生缺乏实践等不足。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在机械制图课程中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机械制图 职业技术学校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广的必要性
机械制图不仅本身有着科学的知识体系,也与其他课程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计划中具有承上启下、贯彻始终的重要地位。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工人,而技术工人在机械工业生产中对识图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机械制图是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然而,当今的机械制图课程仍未能摆脱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未能建立实践导向型的教学体系,很容易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并且机械制图知识的抽象性与复杂性会导致学生出现“上课听不懂,下课学不会”的情况,最终缺乏学习兴趣,难以达到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体化教学体系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相结合,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制订具有课程特色的教学计划,整理融会教学环节,通过逐步落实各环节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具体到机械制图课程中,一体化教学体系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弥补现有教学体系中的弊端。
二、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教学一体化体系立足实践,其根本目标和手段即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工作能力。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以实现。
1.教学力量丰富化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由课本转移至学生的关键枢纽。因此,在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中,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显得至关重要。按当今主流的观点,该方面的关键即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指的是不仅能够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还能够动手实践操作,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可谓“上得了课堂,下得了车间”。双师型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结合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注意事项,进行理论知识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有着更深入的理解。随着一体化教学的不断深入,对师资力量的要求只会与日俱增,因此及早加强教师的理论业务水平,培养教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机械制图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手段就是老师利用挂图在黑板上的单一讲述。机械制图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但是传统讲授手段局限于二维平面上,不直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可以在课程讲授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三视图相关内容中利用CAD中的三维立体技术进行二维图形到三维图形、三维图形到二维图形的转变,直观准确,通过强化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在学习轴类零件的剖切面时,采用项目教学法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根据班级情况划分学习小组,每组发放轴类实物模型,小组成员讨论分析该轴类零件的结构,完成各种视切面的绘制。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控制好课堂节奏。小组展示时让学生解答选择这种剖切面的原因、画图时易出现的错误,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和评估。
3.教学资源特色化
针对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与一体化教学的要求,老师可以深入企业了解对机械制制图能力的要求,请历届优秀毕业生回校,谈工作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所欠缺的知识。根据行业需求改进教学方案进行教学设计,以行业需求能力为本位,以培养行业应用能力为目标,编写了具有课程特色的教学计划方案以及与其匹配的教材。在传统的教学中,机械制图中正投影原理等基础性知识占有较大比例,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工作任务更注重学生的识图能力,因此应合理调整教学重心,把重点放在识图能力的培养上。
4.教学场所实践化
建立机械加工实习车间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平台,针对学生操作中的问题老师再给予针对性的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积极依托企业资源,与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开展理论知识讲授与实地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创造更多亲身参观亲身实践的机会。
三、一体化教学的效果与意义
通过教学一体化体系,可以实现由传统教学向现代化新式职业教育的转变,实现由一般教学向就业导向型教学的转变。机械制图作为一门传统基础课程,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直观性理论知识讲授与模块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有效地提高学生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又能增进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姚安.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2]王亚雄.对“一体化教学”实现途径的实践与思考[N].中国教育报,2011-11-15.
(作者单位:山东龙口矿业集团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