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江 舒维 许茫茫
心血管易损因子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中的应用探讨
王大江 舒维 许茫茫
目的 探讨心血管易损因子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0月在江西省胸科医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患者住院期间,根据心血管易损因子的水平对A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根据血压水平对B组患者给予与A组同样的中医治疗,30d为1个治疗周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36%,A组血压恢复情况比B组患者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易损因子应用于中医方法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从根本上反应患者心血管易损性的具体变化情况,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血管易损因子;中医;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从而降低生活质量。2012年我国的高血压患者达到2亿,其中大多数患者年龄在20岁以上[1]。高血压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仅局限于疾病本身,还会并发一系列的合并症状,因此不断探讨高血压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十分重要。就现阶段医疗水平而言,我国在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通常根据血压水平作为治疗和判定疗效的依据,然而该种方法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判定中效果不显著[2]。基于此,本文根据心血管易损因子的水平作为治疗和疗效判定的依据,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江西省胸科医院因高血压收治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年龄47~83岁,平均年龄(66.4±4.2)岁,男性30例,女性26例;高血压分期情况:1级高血压31例,2级高血压25例;并发症情况:高血压并发冠心病22例,并发糖尿病24例,并发高血脂10例。B组年龄45~84岁,平均年龄(66.7±4.3)岁,男性29例,女性27例;高血压分级情况:1级高血压32例,2级高血压24例;并发症情况:高血压并发冠心病23例,并发糖尿病22例,并发高血脂11例。选取标准:(1)所选患者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且均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2)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危急程度等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3)所有观察对象均未患有影响本次研究结果的其他系统或器官疾病,且患者的精神意识状态均正常;(4)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本研究的治疗方案,且均签署知情协议书。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根据患者的心血管易损因子的水平(包括患者血液中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半胱氨酸(HCY)、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尿钠肽-B(BNP)等的含量)对A组患者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根据患者血压下降情况对B组患者采用同样方法的中医治疗方法。具体药方为:葛根、昆布、山楂、丹参、首乌各2g,怀牛膝、泽泻、蒲黄、赤芍、草决明、半夏、麦芽各1.5g,天冬、龟胶、枸杞各1g,碾末并炼蜜为丸,每次1丸,3次/d[3]。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不接受西药治疗,以120d作为1个治疗周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1.3 疗效判定[4]显著有效:患者血压水平在15d之内有较为显著的下降,下降幅度在15~20mmHg;一般有效:患者血压水平在15~30d内有略微下降,下降幅度在15mmHg以下;无显著效果:患者血压水平无显著下降或甚至出现上升的现象。总有效率=(有显著效果+一般有效)患者总数/该组患者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经过1个治疗周期的治疗之后,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A、B两组患者1个疗程后的血压下降情况对比(n)
3.1 心血管危险 在特定时间段之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CVD)的几率称为患者的心血管危险[5],即患者在某段时期内发生高血压病、糖尿病或高血脂等疾病而导致血管内皮受损、左心室肥厚、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甚至致死的情况。在临床上常用心血管危险作为心血管疾病的评分标准,通常采用对患者病史、病程等的搜集和对造成患者心血管危险的影响因素的检测等来计算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程度,还可采用累计患者危险因素计数的方法来计算。根据患者血压的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计数结果、靶器官损害情况以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将患者的危险等级分为四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超高危(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者)、高危(高血压1~2级伴有至少3个危险因素者)、中危(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有或伴有不超过
2个危险因素者)及低危(高血压1级且不伴有危险因素者)[6]。
3.2 心血管易损性 根据心血管危险因素可以对某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做出很好的预测,然而许多患者在这类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前却难以将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辨认出来[7],因此,心血管易损性的概念就在这一前提下被提出。心血管易损性主要是通过患者斑块负荷、血液和心肌细胞中的易损情况的累计从而对患者的危险等级进行划分,心血管易损性的划分主要是根据患者心血管易损因子的水平来划分的,患者的心血管易损因子主要包括患者血液中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半胱氨酸(HCY)、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尿钠肽-B(BNP)等的含量[8]。
3.3 心血管易损因子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中的应用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主要是通过对患者活动性炎症的反应指标,在对易损斑块的评价中占有重要的主导地位,该指标在临床上被视为急性心血管事件中炎症指标中的最有力的一项[9]。超敏性C蛋白是在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1等细胞因子的参与下在肝脏生成的,与其他所有的血浆蛋白质的定量、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等炎症指标相比,更为敏感和更具特异性。同时,该指标在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预测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临床价值。
高半胱氨酸(HCY)是一类含有硫基的氨基酸,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测到该指标的含量显著升高,同时这一指标的升高对于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有着潜在的影响作用。据可靠临床资料统计,患者血液中HCY含量长期处于高水平的范围内,对患者的中风的危险和患病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由此可知该指标对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10]。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一种由人体血管内皮细胞生产并存在于内皮细胞中的因子,该因子在血小板粘附、聚集等的介导以及血管栓塞的形成中有着影响作用,该指标水平的高低与患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有着密切的关系[11]。除此之外,患者血液中的VWF水平长期处于高水平范围内,对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诱导和发展、急性缺血性心脏疾病的产生等有着较为重要的提示作用。
尿钠肽-B(BNP)是反应患者心脏功能障碍的最具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因子,血清中该指标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反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结构的异常[12]。
中医辩证中认为高血压是由于患者肝火旺盛、气血上涌或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等因素造成的。本组患者所采用的药方中,葛根、昆布、山楂、怀牛膝、赤芍、半夏具有解表退热、生津止泻的功效,泽泻、天冬、蒲黄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作用,丹参、龟胶、枸杞联用则具有通脉络、养血气的作用。本方适用于以阴虚为主、血压偏高的患者,同时,也可作为辅助治疗药物,配合降压的中西药使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中医治疗的患者中采用心血管易损因子水平作为患者的治疗方案的评定标准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因此,心血管易损因子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
[1] 赵彦功,符德玉,何立人.心血管易损因子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中的应用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0):238-240.
[2] 符德玉,祖亮华,辛效毅,等.409例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心血管易损因子水平的变化[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5(25):252-254.
[3] 胡德辉,付丽仁,何如佳.高血压中医辨证与心血管相关易损因子关系的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8,4(18):218-220.
[4] Tsutamoto T,Wsda A,Mseda K,et al.Attenuation of compensation of endogeous cardiac natriuretic peptide system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Prognostic role of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concen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ymptomatic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J].Circulati on,2011,1(12):401-403.
[5] 张继东,崔红燕,傅善基.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清高半胱氨酸水平关系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3):147-149.
[6] 辛效毅,符德玉,何立人.高血压中医辨证与心血管相关易损因子关系的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8,2(4): 234-236.
[7] 张俊,罗开良,刘增长,等.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肱动脉内皮功能与内皮素1、C-反应蛋白关系的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1,1(4):318-319。
[8] 符德玉,王世红,祖亮华,等.高血压患者心血管易损性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9(1): 233-235.
[9] 白瑞娜.高血压中医辨证诊疗方案临床评价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5(23):211-213.
[10] 陈娟.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6(20):266-268.
[11] 孟越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概况[J].职业与健康,2012,8(15):307-309.
[12] 邓义卫,韦国麟.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及其机理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2,4(15):317-319.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104
江西 330006 江西省胸科医院(王大江 舒维) 330700 江西奉新人民医院(许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