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
剖宫产术后切口积液的处理措施
杨燕
目的 比较传统切开引流处理与中药芒硝、大黄外敷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6月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并发生术后切口积液的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给予传统切开引流法,B组给予中药芒硝、大黄外敷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可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愈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A组利用传统方法的治愈率为56.3%,好转率为29.2%,总有效率为85.4%,平均治愈时间为8d;B组利用中药外敷治疗的治愈率为79.2%,好转率为16.7%,总有效率为95.8%,平均治愈时间为4.5d。B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并且B组的治愈时间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并发症,A组出现15例,其中8例感染,4例腹痛或腹胀,3例既有感染又有腹痛腹胀。并发症的比例为31.3%;B组患者出现5例,其中3例感染,1例腹痛腹胀,1例既有感染又有腹痛腹胀。结论 利用中药芒硝、大黄外敷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积液的效果显著好于传统切开引流治疗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以解决剖宫产术后切口积液及其他各种手术后切口皮下积液,减少患者的痛苦。
剖宫产术后切口;积液;处理措施
剖宫产术后切口积液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如果处理不及时,处理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二次感染,或者其他并发症的出现。轻者出现发热、乏力等感染征象,重则出现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1]。临床上常用方法是通过切开引流换药处理,也可以通过中药的外敷处理[2]。本研究选取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剖宫产术后切口积液患者进行传统方法和中药外敷法的治疗,比较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6月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手术并发生术后切口积液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给予传统切开引流法,B组给予中药芒硝、大黄外敷治疗。A组48例,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7岁;B组48例,年龄20~41岁,平均28岁。两组患者在病情、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剖宫产术后切口常规换药:当术后发现切口处有渗出液时,通过挤压将切口处的渗出液挤压干净,并常规消毒、铺盖纱布。A组传统切口引流,将缝线拆除,并将切口撑开进行换药;B组取芒硝粉(100g左右)、大黄粉(20g左右)的混合药粉敷在敷料上,并予以加压及包扎。于此同时,给予每人一定量抗生素治疗。
1.3 疗效标准和观察标准 (1)痊愈:切口积液处理完全;(2)好转:切口积液减少;(3)无效:切口积液没有减少或更多。同时记录治愈的时间,观察有无发生并发症及两种方法对患者身体及心理方面有无不良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经过两种不同方法处理后发现,A组(传统切口引流)48例,治愈27例,好转14例,无效7例。治愈率为56.3%,有效率85.4%,平均治愈时间8d。B组(中药芒硝、大黄外敷)48例,治愈38例,好转8例,无效2例。治愈率79.2%,有效率95.8%,平均治愈时间4.5d。B组治愈率与有效率均显著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的治愈时间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并发症,A组出现15例,其中8例感染,4例腹痛或腹胀,3例既有感染又有腹痛腹胀。并发症的比例为31.3%;B组患者出现5例,其中3例感染,1例腹痛腹胀,1例既有感染又有腹痛腹胀,B组较A组并发症显著较少较轻。且患者的痛苦感与恐惧感较A组显著较轻(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并发症比较[n(%)]
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后,常会出现术后切口的皮下积液,并且会伴随着一定的感染症相,这在一般的外科手术中也会经常出现。有研究显示,腹部切口皮下积液形成原因多种多样[3],有局部因素如止血、缝合中操作不当,局部污染等;也有全身因素如糖尿病、肥胖等等。若不及时处理,常会因感染而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并危及生命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出现切口积液后,一定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在进行切口积液处理时,一般传统的方法是立即将部分的缝线拆除,并把切口撑开来进行引流和换药,这在临床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这种传统的切口引流换药的方法也有显著不足之处,它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痛苦以及心理的恐惧感和压力感。有的时候处理不当甚至会加重感染,发生危险,且拆开后的缝线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可以愈合。通过临床资料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运用中药芒硝、大黄外敷,既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使得治愈率与有效率都大大提高,又可以降低患者的治疗时间,同时它带给患者的痛苦也远远小于传统切口引流的方法。那么其机制到底是什么呢?有研究显示,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蒽醌类衍生物,它具有止血、抗菌、泻下、利尿的作用。在这里的应用主要在于它的止血与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多种细菌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蒽醌类化合物的抑制作用,其主要机制是菌体糖代谢以及其代谢中间产物的脱氢和氧化被蒽醌类化合物抑制,同时蒽醌类化合物又可以抑制核酸和蛋白的合成,这样就可避免临床上许多抗菌素的耐药性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毒副反应。止血作用:蒽醌类化合物可以增加纤维蛋白原,促进血小板的生成,缩短凝血时间,使得毛细血管通透性随之降低,并且可以改善血管的脆性,增加血管的收缩活性,促进血液的凝固[4]。此外有研究显示,芒硝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钠,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与大黄联合用药,有相互促进药效的功效,起到消炎止痛的良好作用[5]。对于切口的换药需要每天进行1次,每次换药需要严格按照程序来,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避免切口感染[6]。
综上所述,两种剖宫产术后切口积液的处理措施在临床上都是可行的,但通过临床资料的分析后,发现这种中药外敷的方法更加有效,且治疗时间短,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更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佟亚君.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子宫与膀胱间积液4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2,4(24):243-244.
[2] 辛春瑜.中药外敷剖宫产术后切口积液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222-223.
[3] 何多祥.腹部手术切口下积液,拆开引流延期愈合25例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27):83-84.
[4] 郭志伟,刘琳娜.大黄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概况[J].中国药房,2006,17(22):1741-1742.
[5] 韩刚,郭肖菲,赵会新,等.芒硝在中药组方中对大黄蒽醌类化合物溶出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72-77.
[6] 秦环龙,杨建军.换药与切口感染[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36-38.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052
广东 512000 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妇科(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