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青
【摘 要】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对其身体健康、学习乃至一生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在小学校园中经常发生学生自杀、离家出走、校园暴力等违法犯罪事件。因此,本文对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的探索分析,希望对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帮助。
【關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因素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心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心育”为心理教育的简称,它是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促进其个性完善的教育。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造成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有社会、家庭、学校和小学生本人等诸多因素,因此本文对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的探索分析,希望对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帮助。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遗传因素
实验证明,遗传因素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导致身心发展异常。常见的有多动症、精神分裂症、癔病等等。
2.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生理疾病或机能障碍,如小学生在儿童时期曾经患过脑炎、肺炎、病毒性感冒等传染性疾病从而对脑神经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引起的某些心理障碍。一些腺体内分泌异常也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如甲状腺缺少会导致记忆减退、智力迟钝、情绪淡薄、语言迟缓等现状,分泌过多则会导致深井过敏、情绪激动等症状。其次,小学生的身体发育也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不仅能够影响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会影响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同时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再次,生理成熟也会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
3.环境因素
首先,社会生活会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例如有些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的觉得书本上描述的美好生活与现实中看到的、经历的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对社会充满迷茫。还有一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对自己未来的升学、就业等问题持有悲观的态度,这都是社会生活环境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其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反差也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差,有些家长期望过高,望子成龙心切,从而不切实际的要求孩子学习各种才艺,剥夺了孩子的课外活动时间;还有一些家长过于在物质上宠爱孩子,要什么买什么,从而造成孩子之间相互攀比的现象出现,而在劳动方面怕苦怕累,贪图安逸。再次,有些家庭采取放任自流式教育或简单粗暴教育,从而导致了孩子孤僻、冷漠的性格。
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明确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目标,不断提高教师个人心理素质教育的知识水平
对小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开发学生的潜能,推动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具有综合素质的接班人。因此,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还需要各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学习、总结,从而构建一套对现实工作有效的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体系。教师也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习、补充需要的教育技巧和教育手段,从而做好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工作。
2.鼓励小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任务,在课堂教学中也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的计划,鼓励学生具有创造性的回答问题,阐述自己的真实观点,这样非常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的增强。另外,通过选拔班干部,分配任务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
3.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效果。首先,要创造和谐、温馨、民主的家庭氛围,这样能够让孩子热爱家庭,同时引导、激励和约束孩子,让孩子能够积极向上。其次家长要培养自身的文化素质,用自己的言行、品格和知识对子女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还有利于教导孩子。
三、结束语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的。在这期间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不断努力和完善,才能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教师要在学校起到引导学生心理朝健康方向的重要角色,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从而让学生的心理和智力都得到均衡的发展。对于家长,在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同时,要平等的对待自己的孩子,从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民主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心态和行为品格。
参考文献:
[1]张向葵.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
[2]周燕.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8(2):21
[3]王玉凤.北京城区2432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调查报告:学校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