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钗
【摘 要】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以来,电能的应用已与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通过“电气安全”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更加重视以后工作和生活中的电气安全,远离电气危害。在分析“电气安全”课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电气安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主张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安全意识和工程意识的培养,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电气安全技术的能力。
【关键词】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当前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建筑工程中电气安全的设计要求,针对这个趋势,有关政府部门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同时,开发单位和设计人员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研究和改进电气的安全设计,在电气设备上新增了许多保护措施,以满足现代社会对电气的高使用要求,保证居民的用电安全。尽管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依然有很多的电气安全事故发生,所以有必要对电气的安全措施进行进一步地探讨和分析。
一、联系生活,培养电气安全意识
1.防人身电击技术
漏电保护电器(RCD)作为实用的防电击措施之一,已为广大电气设计者、管理者及使用者所接受,并付诸实践。
RCD的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安全用电水平,成为防触电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1996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际《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的第四章第四节明确规定,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应实施总等电位联结。按规范规定,当采用低压断路器、熔断等保护电器实施自动切断供电时,应在建筑物内实施总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的目的不在于缩短保护电器的动作时间,而是降低接触电压值,某些情况下有可能将接触电压降到安全值以下。等电位联结有总等电位联结(又称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又称辅助等电位联结)。
2.防电气火灾技术
近年来,电气火灾不断增加,已居火灾起因首位,电气设备或线路故障起火是十分常见的起火原因。
电气故障主要是带电导体之间的短路和带电导体与“地”之间的短路。这是所说的“地”是泛指与地有联系的设备外壳、金属管道及构架等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短路,通常将前者称为短路,后者叫做接地故障。接地故障虽也表现为短路形式,但它在短路电流值、故障后果和保护措施上与相间短路均不相同。
3.电涌防护技术
为了保护建筑物免遭雷电袭击,设计了由避雷带(针、网)、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的外部防雷系统。
二、教学方法探讨
该课程涵盖的知识面较广、内容丰富,如果仅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书本上的内容和知识点,学生被动地接受,会显得该课程知识点琐碎、枯燥无味,当然教学效果也不会好。
利用幻灯片展示和讲解“电气安全”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概念,展示电气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方式,分析电气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危害机理、可能造成电气危害的位置,使学生掌握电气危害的规律、特点和防范措施等基础知识。对于“电气安全”课程幻灯片的制作,应避免文字太多,应尽可能地采用图形图像来展示教学内容并配合任课教师的讲解,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采用图片展示各种变压器、开关、隔离器、熔断器、断路器、剩余电流保护器、接闪器、人工接地体、避雷器、电涌保护器等电气安全保护器件的形状和外观,解释保护器件的型号以及各参数所表示的意义,使学生能认知各种电气安全保护器件,为以后工作中的应用打下基础。利用图片展示电气绝缘老化和损坏的情况、常见的触电情况等,使学生对可能出现电气危害的场所有一定的认识。利用图片展示发生电气危害和电气火灾后的画面,使学生知悉电气安全技术的重要性以及一旦发生电气事故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将案例分析方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知識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并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积极的探讨和良好的互动。对于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并贴近生产生活实际,这样学生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才会应用电气安全技术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发言。
然而,雷电电涌可通过室外线路入侵建筑物内的设备,造成毁坏。同时建筑物内部投切过电压亦可造成设备的损伤,这些都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护的。
防止上述用电设备绝缘被击的主要措施是装设电涌防护器,如过电压保护器、放电间隙、避雷器等。当雷电电涌或内部过电压值大于电涌防护器的动作特性时,均能在瞬间使电涌防护器动作,并通过等电位装置,形成等电位。
对多层住宅而言,安全系统是进户处设置一道常锁的大门,住户只有使用钥匙方可进出。来访者则要通过设置在大门上的对讲盘和住户取得联系,方可进入。
随着闭路电视技术引入对讲安全系统,住户对来访者的语言及容貌有准确的识别,从而提高了安全程度,这就是可视对讲安全系统。它是在前种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影像传输通道,在大门的对讲盘上装有摄像头,以观察来访者。
参考文献:
[1]杨宝兰.利用案例讲解与创新实验开展电气安全课程教学.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