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利娟
【摘要】目的 对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的抢救护理进行分析,今后面对此类情况,可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和护理方法,最大限度挽救病人生命。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抢救与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对30例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进行积极的抢救与护理后,死亡者3例,抢救有效率达90%。结论 在急诊中面临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的抢救时,首要改善患者呼吸道不畅,纠正休克状态,从而提高其治愈几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颅骨骨折;大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63-01
颅骨骨折是因为颅骨受到重力或暴力的作用下,导致改变了原有的颅骨结构,一旦颅骨发生骨折极有可能会造成脑、脑膜、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损伤,甚至伴有颅内血肿、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症,进一步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1]。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抢救前期选取有效的急救措施,这对于挽救病人的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依据上述事实,本文将我院三年内收治的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30例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更多地了解该疾病的抢救方案与护理内容,更好地实现临床作用,为该类疾病的妥善治疗打下基础,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共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例,患者皆为男性,平均年龄在36.45±4.5,其病因砸伤、车祸、高处跌落、摔伤等,经CT检查后均诊断为颅骨骨折,其中硬膜下血肿者18例,颅骨骨折并有硬膜外血肿者12例。患者入院后,血压正常者3例,休克者4例,意识不清者6例。
1.2 一般方法
观察组:当患者入院后,对其作创伤性评估,进一步确定其病情,以便指导抢救,仍保持清醒状态的患者出现恐惧、害怕等不良情绪时,应给予心理护理,鼓励和安慰患者。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易于发生血液流向鼻腔、呼吸道的情况,一旦患者处于昏迷或意识障碍时,无法作出反射处理,致使分泌物误吸气道,而出现呼吸停止、呼吸危象,本组有8例患者口腔、鼻腔有大容量血液流出,将其头部偏向一侧,由主要负责人运用吸引器对其作气道、口腔血液清理,防止鼻腔误吸而致使出血加剧[2]。当发现患者出现舌根后坠时应抬起下颌或者在口咽内置入通气管,采用面罩吸氧,做好气管插管,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状态,必要时刻行气管切开,避免血液进入气道而发生误吸。对于躁动患者切忌使用吗啡、安定等镇静剂,避免抑制患者呼吸,本组有2例躁动患者无法配合治疗,对其慢速静推安定十毫克后,患者出现窒息,通过积极的抢救后呼吸得以恢复,在急救室内备好呼吸机,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呼吸机,帮助其保持呼吸。做好抗休克治疗,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给予大容量液体补偿和配血,建立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重点观察其血压、意识、脉搏、呼吸等并做好记录,给予患者积极止血,做好手术前准备,例如留置导尿、备皮、查血、配血等,嘱医嘱给药,控制颅内压,将其送至手术室。
对照组:当患者入抢救室后,清理患者口腔、鼻腔异物,应及时开放其呼吸道,建立多条静脉通道,给予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按照常规急救护理流程,遵医嘱用药。本组15例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均行开颅手术,整体来说,术后恢复情况不佳。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0.05时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选取的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共30例,通过给予积极的抢救和治疗后,观察组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14例患者得到及时抗休克和手术治疗,抢救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2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13例患者得到及时抗休克和手术治疗,抢救有效率为86.67%。两组患者抢救有效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4.324,P<0.05)。
3 结论
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抢救过程比较危急,一旦出血情况严重时,其治疗和抢救更是难上加难,其死亡率约达百分之四十。在急诊室中应及时对颅骨骨折严重性与并发症类型作出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气管插管,随即建立起多条静脉通道,预防休克,作好术前准备工作,联系手术室作开颅血肿清除术[3] 。
此类患者由于出血量极大,不易查找其出血与损伤部位,短时间内就可因大出血造成患者休克或窒息,甚至死亡,在抢救的过程中,唯有充分把握时间,才能最大限度的抢救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曾雪燕,曾满凤.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的抢救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4):103+107
[2]李克鵬,陆士奇,陆骏灏.外伤性颅底骨折并鼻腔大出血的急诊治疗[J].中国急救医学,2008(7):630-632
[3]冯贵龙,杨晓明,冯杰.颅骨骨折并发静脉窦损伤14例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5):63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