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如何将化学教学生活化

2014-05-30 13:18朱怡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高中化学

朱怡

【摘 要】化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连的学科,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充分结合,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能够有效地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生活中的化学

《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拓思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化学课本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课堂生动、直观、形象,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化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学好化学。因此,如何从生活实际出发,将化学与生活巧妙结合,使高中化学课堂生活化,是一线化学教师努力研究的方向。

一、联系生活中的化学物质

生活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化学物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观察这些化学物质,了解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和经常参与的化学反应,巩固课本知识的同时使学生通过化学知识了解许多生活小窍门。

例如在《食品中的添加剂》这节中,在课堂上可聯系生活中味精的使用。味精对人体没有直接的营养价值,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鲜味。但温度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所以在制作热菜时,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所以在烹制肉类时可不加味精。关于蔬菜的烧法,蔬菜经水浸泡后,其所含的水溶性维生素容易流失。蔬菜切过后,接触空气,维生素易被氧化而损失。所以蔬菜要先洗后切,不用水浸泡切过的蔬菜,切好后不能放置很长时间再炒。蔬菜炖煮时间过长,其中的维生素会遭到高温破坏,所以在烹制蔬菜时需大火快炒。课堂上,通过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实例来教学,可培养学生通过化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也使化学的学习不再乏味枯燥。

二、联系生活中的化学变化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发生了都是化学变化。在课堂上,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生活中化学变化相结合,由学生去观察分析这些化学变化,揭示其变化的原因,以此加深和拓展课本知识。

例如在《钠的重要化合物》中,教学内容有碳酸氢钠与酸反应得二氧化碳,该反应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夏季,人们喝汽水时打开瓶盖便看到气泡沸腾,喝后不久便有气体涌出,这是什么气体呢?这就是二氧化碳气体。人们在制汽水时常用小苏打和柠檬酸配制,当把小苏打与柠檬酸混溶于水中后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瓶子已塞紧,二氧化碳被迫呆在水中,当瓶塞打开后,外面压力小了,二氧化碳气体便从水中逸出,可以见到气泡翻腾,人们喝进汽水后,胃来不及吸收二氧化碳,于是便从口中排出。学生利用课本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弄明白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所包含的化学变化,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就更浓厚了。

三、联系生活中的化学事件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关注与社会媒体有关的化学教学资源并合理选材, 利用一些有影响力的化学事件,将课本知识与这些化学事件联系,巩固学生的课本知识。

例如在《氯气的性质》这节内容中,可通过具体实例来概括氯气的性质。2005年3月京沪高速公路发生特大液氯外泄事故,抢险队员立即疏散当地群众,并用消防车对沉降在地面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喷洒碱液,防止了氯气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和对人员的伤害。根据这一事实,如果你在附近,你会采取怎样的措施自救和互救?2001年5月,广州一家庭主妇为了获得更强的去污能力,把家用洗涤剂、浴液和洁厕精等3类共5种洗涤用品混合使用,致使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气、水和盐,由于氯气比空气重,最后沉积于面积狭小的浴室下部,致使其中毒身亡。这样的课堂设计不仅让学生学会从学科角度解决与生产实际相关的问题, 也使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

四、自制生活中的化学实验

通过化学实验可使化学学习更加直观有效,在课堂上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在课外,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自己做化学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对化学物质、化学反应和化学原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例如《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纸层析法原理,课堂上教师演示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的实验,课后可以指导学生用纸层析法分离红蓝墨水。将红蓝墨水按体积比为 2∶1(2ml红墨水∶1ml蓝墨水)混和配成红蓝墨水混合液,取一支粉笔,在距离粗的一头1厘米的地方用毛细管点上一点红蓝墨水混合液,晾干后再点一次,点完后,红蓝墨水点的直径约为1毫米。将粉笔粗的那头直立水中,水不可浸没红蓝墨水点,过两三分钟,红蓝墨水分离。

又如《蛋白质》的教学中,棉、羊毛、涤纶纤维的鉴别实验也可由学生在课后完成。根据这三种物质燃烧时情况不同,可将它们区别开来。在棉布上抽出一根棉纱纤维点燃,不易烧着,烧完后留下的是灰烬。取一小段纯羊毛毛线点燃,能烧着,但燃烧时产生焦臭味,这种臭味类似于毛发或羽毛烧焦时产生的气味。这是因为它含有蛋白质。从纯涤纶衣料(如涤纶组织成的弹力呢)中抽出一根纤维点燃,立即烧着,且燃烧时纤维卷曲,最后熔化成小球。在课外指导学生完成化学实验,锻炼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也使化学真正融入生活。

五、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为了使化学真正融入到生活,教师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以组织参观、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

例如在《水质污染评价和处理》这一节时,课前可组织学生到自来水厂观察自来水的净化处理过程,到环保局了解城市中水质污染情况,课后组织学生对城市中部分河流水质污染进行检测,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污染检测。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学生们对水质污染以及如何净化水质有了更深更直观的认识。

又如在《生活中的垃圾》这节中,可在课外配合开展绿色校园活动,学生们广泛收集生产、生活中的绿色环保知识,写科普小论文,也有学生用卡通画揭示环保的重要性,精选好的作品列入科普橱窗,并收入校园网站。另外,带领学生对校园中的垃圾箱进行改造,把垃圾箱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在校园内发放自制的安全手册,宣传绿色环保常识。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不仅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人人参与, 共同保护我们平安家园的责任感。

在课外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化学课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如针对高一学生可以设计这样一些课题:我们周边的能源危机、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厨房化学等。针对高二学生可以设计这样一些课题:废旧电池的危害与处理、厨房生活垃圾的再利用等。通过研究性课题的研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的绿色化学意识。

高中化学的教学越贴近生活越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通过教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有一定趣味性、思考性、启发性的设计和课外实验、课外活动的合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质疑习惯和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提高了师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祖浩.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 8-10

[2]王祖浩.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0-21

[3]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M].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37-37

猜你喜欢
教学生活化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