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城目学小说《鹿男》中对比的写作手法

2014-05-30 10:07张乐洲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故事情节文学作品小说

摘要:万城目学(1976年——至今),日本著名小说作家,擅长于以日本历史和日本神话传说等为背景主轴进行写作活动,其代表作品有《鸭川荷尔摩》、《鹿男》、《丰臣公主》、《荷尔摩六景》等。小说《鹿男》是万城目学积聚人气之作,作品以日本神话传说为背景,讲述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有些“神经衰弱”的“我”的离奇经历。本文通过对小说作品《鹿男》中故事情节和文学语言等文学细节进行分析,探讨作者万城目学在文学作品中所运用的独特的写作技巧,展示小说《鹿男》中“故事情节发展与情境氛围反差”等对比所创造的艺术美感和文学价值,以及作者万城目学在文学艺术继承方面和文学艺术创新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关鍵词:万城目学 《鹿男》 故事情节 情境氛围 对比

万城目学(1976年——至今),日本著名流行小说作家,毕业于京东大学法学系,与其同学森见登美彦并称为“京大双壁”。与森见登美彦的宅向幻想小说文学作品相比,万城目学的作品主要以日本历史或日本传统的神话传说等内容作为故事背景中的主轴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架构,创建出离奇诡异的幻想世界。小说《鹿男》是万城目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与《鸭川荷尔摩》、《丰臣公主》一同被认为是他的“关西三部曲”,受到广大读者和批评家的关注和好评。在小说《鹿男》中,作者万城目学运用了独特的对比的写作手法,加之缜密的构思和轻松且具有趣味性的文学语言成功的讲述了“我”充满奇幻色彩的离奇经历,同时也在作品中展示自己在文学艺术创作方面的优秀才能。

一、古代神话元素与现代轻小说元素的对比

在日本文学创作与发展的过程中,“古代神话”和“传统文化”一直是日本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即便是在当今流行文学作品中也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寻到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子。在小说《鹿男》中,作者万城目学将日本古代神话传说的内容巧妙的融入文学作品,并以此为故事背景和主要线索,例如在小说中,万城目学将“神无月”作为故事情节发展变化的重要转折点。在日本历中,十月被称为“神无月”,明郑舜功《日本一鉴》有如下记载:“十月神无月,俗以神集出云云。惟出云谓之神有月。”即在十月除了出云有神明存在,日本的其他日本各地都没有神灵。在《鹿男》中,母鹿用中年大叔的粗哑嗓子说:“老师,神无月到了,该你出场了。”由此才引出了“我”接下来的不同凡响、不可思议的经历。然而,小说《鹿男》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神话小说,而是融合了古代神话、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轻小说。在作品中,万城目学将故事发生的地点设置为现代校园,同时设定“我”与叛逆的学校女生之间隐约存在一种暧昧的关系,并以此为“我”的生活背景,随着临校美女老师的登场和三校之间的体育对抗赛的举办、会说话的鹿的出现等等来推动故事情节的继续发展。也就是说,从整体上看,小说《鹿男》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现代轻小说作品,而“古代神话传说”、“传统文化”则是作品内容中重要的组成元素。而万城目学利用“现代”与“古代”之间的种种对比使小说《鹿男》更加具有兴趣性和可读性。

二、故事情节发展与情境氛围的反差

在文学作品的写作活动中,大多数作家会尽量保持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发展节奏与情感等与整部作品的情境氛围保持一致,而在小说《鹿男》中,作者万城目学则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使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情境氛围的营造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反差。作者将故事开端开始的地点设置在奈良,而“我”工作的地点就在平城宫遗址隔壁,“从近铁车站看近铁铁路往国道走,就会看到大和西大寺站前的一片空地,如平城宫遗址的名称所示,这里曾经是这个国家的中枢位置,但是不管在古老的时代多么繁华,现在只是堆满土块的空地。”。作为日本文化和文明的发祥地奈良,在这片土地上尤其是平城宫遗址附近,能够出现神奇的会说话的雌鹿并不让人觉得突兀,而作者万城目学将“我”工作的女校安排在遗址的隔壁,形成了古典与现代的建筑风格风格上的鲜明对比。随后,作者万城目学又巧妙的将现代日本校园文学风格和涵盖了日本历史,传统文化的古典风格融合在一起。在文中“我”被一头会说话的雌鹿告知被选作“送货人”,承担起拯救人类的重要使命。在努力完成伟大任务的过程中,无论是学校的剑道比赛还是镇压鲶鱼精,万城目学都并没有设计波澜壮阔的情节、也没有传统校园文学中的热血桥段,在镇压鲶鱼精时,甚至连鲶鱼都没有出现,在小说《鹿男》中反而到处都是缓缓的幽默和温柔的感动,直抵人心底。在小说《鹿男》中,万城目学用清新的语言对于“我”的传奇经历娓娓道来,使故事情节发展和情境氛围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综上所述,在文学艺术继承方面,万城目学将日本历史作为文学作品的主轴,又将古代神话等古典元素融入作品,赋予文学作品厚重的历史感;在文学艺术创新方面,万城目学运用对比的手法,是“古典”和“现代”元素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多层面的对比,以突出作品内容、中心主旨等。可以说,万城目学为日本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也为我国文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参考资料:

[1]万城目学.鹿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8

[2]高晓华.日本古代文学史.大连出版社.2001.6

[3]田鸣.日本现代文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5

【作者简介】张乐洲(1957-),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学。

(责任编辑:刘璐)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文学作品小说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以《全城高考》为例浅谈校园青春片的探索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