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4-05-30 10:07孙哲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大学英语教学应用

孙哲

摘要: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的激发对于改善教师的工作态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大学英语教学 应用

一、自我效能感

1. 概念内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对前人研究结果的总结中发现以往学习理论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学习行为和知识的习得过程上,而往往忽视对习得的知识、技能再次转化为行为以及学习行为与学习动机之间联系的研究,这就造成了一些人虽然很清楚应该做什么,但在行为表现上却事与愿违。班杜拉认为这是受“自我参照因素”的影响,该因素对学习者已有知识和技能与行为之间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概念,即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在教学中,这个“自信程度” 可看作是学生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下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完成指定任务,实现特定目标的预期。班杜拉把预期进一步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并指出:“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努力的主要决定者” ①。可见,学生对完成指定任务,实现特定目标的预期越强,就越倾向于做更大程度的努力。

2. 特征维度

班杜拉于1986年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对自我效能感做了进一步的系统论述,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表现在水平、强度和广度三个维度上。在水平维度上,个体差异导致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在强度维度上,弱的自我效能感易受不相符经验的影响而被否定,强的自我效能感则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导致自我怀疑,在面对重重困难时会不放弃努力;在广度维度上,有些人只在很狭窄的领域内判定自己是有效能的,另一些人则在很广泛的活动及情境中都具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二、大学英语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余年的外语教育发展,我国大学英语在课程建设、教学大纲、内容、手段、方法和评估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历经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投入高、效用低”的“聋哑英语”和9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法灌输,如今的大学英语正处于改革深入期: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重新定义了课堂中师生角色;计算机网络与英语学习的结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创造性;将修辞教学引入英语网络教学有助于交互式教学模式对英语语言表达有效性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此外,翻转课堂式教学与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既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问题,适时调整教学,改进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为评价主体和积极参与者,进而有效地调控学习过程。

三、具体应用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的应用体现在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激励学生在学习行为中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及自我效能、教学质量和学习成绩的正相关。具体应用如下:

1. 教师的教学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的研究指出教师的集体效能感提升有利于营造学生自我效能感发展的环境,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因此,教师要积极构建一个促进学生替代性经验积累和增进学生自我指导技巧提高的环境。在面对混乱的课堂教学环境时,教师不要使用外部诱导或消极惩戒来逼迫学生学习,而是要坚定自己对实现教育目标的期望,相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有效教学,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以此获取教学成就感和成功经验,进而形成对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观预期。

2. 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和现有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一些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比如量体裁衣地为学生设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修正难以实现的学习目标,使他们获取对自身学习能力的正确评价。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行为后认识到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努力的多少,并相信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可以迎接更高目标的挑战。又如合理地安排英语学习任务,即教师安排的语言学习任务既不抽象也不过于简单。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既向教师展示了对任务的理解和认识,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在听力和口語训练中,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差距,更好地聆听、模仿和学习目标语。再如在教学中采用合作性质的英语分组学习,使学生在彼此协作中发出和接收更多的信息反馈,建立起对任务完成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综上,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努力程度以及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在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在提高自我效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Ann M. Steffen, Christine McKibbin, Antonette M. Zeiss, Dolores allagher-Thomp. The Revised Scale for care giving Self-Efficac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studies [J].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2002,(57):1

(责任编辑:韩梅)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感大学英语教学应用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校教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浅析高职英语自主学习中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