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袋用于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

2014-05-30 01:40黄志梅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营养支持

黄志梅

【摘要】目的探究三腔袋在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行食管癌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方法,研究组采取三腔袋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比分析两组的营养状况变化、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以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营养状况改善明显,两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少于对照组。结论肠内给药三腔袋用于食管癌术后的营养支持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肠外给药三腔袋;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1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85-02食管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肿瘤,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而由于患者在术前已经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术后若不进行相应的营养支持,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1]。而实行有效的营养支持,不仅有助于患者尽早度过禁食期,对于患者术后恢复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这两种方式。为了对比分析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对于食管癌术后恢复的应用价值,我院以200例行食管癌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三腔袋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操作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09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其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6.12±1.26)岁。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齡43-73岁,平均年龄(52.34±1.21)岁,对照组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6.23±2.13)岁。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手术治疗,且无食管瘘、乳糜胸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术前营养状况等一般资料上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以WHO有关食管癌的《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为诊断标准。

1.3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术后1d经外周静脉输注相应的营养液,营养液的成分主要有: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热量则按照3030kcal/(kg.d)给予,注射时间大概在16小时左右。研究组患者采用三腔袋行肠内营养支持,术前将三腔喂养管置于患者胃内,手术操作过程中,由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将三腔喂养管固定于空肠内,术后一天左右即可开始往肠内增加营养液[2]。而且随着肠内营养液输入量的增加,便可相应减少静脉补液量。术后7天若证实无吻合口瘘即可拔出三腔喂养管进行流质饮食。

1.4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0天的各项营养指标的变化: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血红蛋白(Hb)、上臂肌围(AMC)等,以及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1.5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所有计量资料用χ±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10天,身体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10天胃肠功能基本恢复,均于术后10-15d后出院;对照组患者术后10天患者肠胃恢复情况不明显,患者于术后15-20d后出院,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少于对照组,见表1。

猜你喜欢
营养支持
刍议运动减肥中的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在脓毒血症患者中营养支持治疗的有效性
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在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早期肠内外营养对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宫外生长发育的影响
影响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两种营养支持方法的疗效比较
72例ICU重症患者采取营养支持疗法进行治疗的疗效探讨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疗效比较
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的路径护理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的静脉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