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导入之法

2014-05-30 17:26林先瑞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导入小学数学方法

林先瑞

摘 要:一个有效、新颖、精致的导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初萌的好奇心,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学习之中,还能在他们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入;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这就必须通过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刺激学生的求知需要,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这里结合小学数学课教学,概括几种导入的方法。

一、以趣诱入

小学数学教学中因数学知识抽象、情感因素隐蔽而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单调。要克服这一不利因素,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如在教“求平均数应用题”时,可以这样来设计“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唱歌,谁为大家唱首歌?(学生兴致很高地推选了一位同学唱歌。)

师:这位歌手唱得怎么样?怎样来衡量她的水平?

生:让评委打分。

师:对,老师请4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担任评委,给这位歌手打个分数(4个小评委把打好的分数分别写在黑板上,老师也打个分数)。

师:同学们看,5个评委意见一致吗?按谁的意见办?(有些学生说听老师的,另一些学生说不行。)

师:对,不能仅凭老师说了算。要解决这个问题,等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之后,大家就知道用什么办法给这位歌手定分了。

这里通过模拟电视上歌手大赛评委评分的情景,使学生兴致高涨,同时在情景中揭示了“求平均数”的必要性,使学生以渴求的心理进入新知的学习。

二、以疑激入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供多种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记忆表象,从疑问中提炼出新的“生长点”。

如“圆的认识”的教学,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硬币、钟面、饼干、车轮……)→从中设疑:所例举的物体哪些一定要做成圆的?为什么车轮一定要做成圆的?(学生为难)→提供学生正反面体验材料:国外为了训练自行车运动员,设计出前后轮均为椭圆的自行车(出示示意图)。假如你骑上这种自行车会有什么感觉?(学生体验到:会产生上下颠簸。)进一步分析颠簸的原因是:车轴心到地面的高度随车轮转动而不断变动,即轴心到轮边各点线段长短不一。騎上圆形车轮的自行车为什么平稳?(轴心到车轮上的距离处处相等。)→在释疑中引入圆心、半径的概念。

三、以比促入

小学数学中的很多知识是与已有的知识进行类比而产生的。教学中,在引入这类知识时,教师要善于从新知的类比原型出发,引导学生去提炼原型的类比因素,在类比中萌发出新知的思路。

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先引导学生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再要求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强化面积计算中的转化法。然后让学生思考:能否像寻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样,通过割补(或拼接)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几何图形的面积来计算?学生不难由推导方法的类比而获得公式。

四、纠错畅入

学生在做题时常常出现一些错误,教师要善于以学生解题作为探究错因之源,引导学生纠正错误。如在教完“比的基本性质”后,为了强化巩固这一性质,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3/8这个比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它的后项要加上几?”有的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要加上6。”有的则答不上来。为了纠正错误,疏通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思索:(1)什么是比的性质?(2)比的前项加上6等于9,就相当于把比的前项乘以几?(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乘以几?这样巧设提问,使学生不仅纠正了错误,而且找到了思维的落脚点,寻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五、以变活入

在应用题数学中,对已知条件进行适当的变化,不仅可以深化对应用题的理解,掌握规律,防止知识的负迁移,而且可以活跃思维,开阔思路。如一道分数应用题:修一条路,面积是1600平方米,修了全路的3/4,修了多少平方米?可以变为:修一条路,面积是1600平方米,第一天修了全路的1/2,第二天修了全路的1/4,修了多少平方米?还可变为:修一条路,面积是1600平方米,修了3/4,还剩多少平方米?等等。这样几经变化,使学生掌握了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不同思路,思维更加活跃。

六、归纳引入

在引入新知时,提供学生新知背景中的一些个别对象,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诱使学生萌发猜想,引出规律。小学数学中定律、法则、性质等规律的教学常常沿着这种思路来引入。例如:“加法结合律”的教学,先出示如下两组练习。

第一组 第二组

(1)8+27+13 (1)8+(27+13)

(2)85+17+83 (2)85+(17+83)

(3)72+(28+57) (3)(72+28)+57

把全班同学分成甲乙两个比赛组,分别作第一、二组连加练习比赛。当乙组获胜甲组不服时,师生讨论:第一组算式到底能否像第二组算式那样进行简算?当学生发现,每组的第(1)题、(2)题、(3)题结果分别相等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结果相同的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好方法。具体应用中还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认识规律及年龄特征,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猜你喜欢
导入小学数学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