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感兴趣的学科,就会自觉地去钻研。由于心甘情愿,专心致志,往往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效果可以不断地提高对学好这门学科的信心,使自己认为学好这门学科完全有把握,并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可见,学生对物理学科有浓厚的兴趣是学好物理的前提,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怎样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能采取满堂灌的单向的教学模式,要注重学生主体的发挥,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思维环境。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发展。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下,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唤醒学生的能动思维。在高中物理中有很多概念,大多是通过物理现象归纳总结出来的。传统课堂中,教师交代了很多的物理现象和事实,通过现象和事实,让学生找到一些共性,进而交代出相应概念。这样就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动脑,经历观察分析判断的过程,学生才能完整的理解,深刻的体会。
二、多媒体与物理学科整合,丰富授课方式,激发物理学习兴趣
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工具。多媒体课程资源可以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通过更加丰富的方式和手段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使原本平淡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更有立体感,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做了对比实验:多媒体演示加学生动手实验结合,单纯的演示实验,结果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积极性强,对物理学科兴趣倍增。
三、教学中努力做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情感,让学生喜爱你,尊重你,培养你的学科情感,喜欢物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积极的情感情绪,会成为学生物理学习的一种“催化剂”,对物理教学的效果起促进作用。而学生的情感表现也会反作用于教师。学生对物理学科感兴趣,听课聚精会神,积极提问,课堂气氛活跃,也会使教师教学热情更加高涨,讲课更投入、更生动。这种师生间积极情感的交流有助于创设轻松愉快的物理情境,临渴逢源,豁然开朗。另外,教学中师生良好的情感交流可以改善师生关系,教师把学生当朋友,学生把老师当知己,师生融洽默契,教学相辅相成。
目前的高中物理教材在注重知识、能力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材中体现情感培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物理学史和现代物理学的重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事业的高尚情操,如爱迪生发明电灯、电报,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等,对他们刻苦钻研,在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描述,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材料,由此引发对科学家的崇敬,对献身科学的渴望都可以成为学生刻苦学习的动力。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等内容时可采用发现法教学,使学生产生惊异、激奋、自豪等情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这样就创设了一个学生自我发现的学习环境,还原知识发现的历程,让学生“参与”物理规律发现、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发现的乐趣。
四、加强物理实验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无论是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还是帮助学生揭示物理规律,甚至帮助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它都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以及优良的个性品质。
高中阶段的有些物理知识比较抽象,但若借助实验手段,往往能起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的效果。学生觉得学习物理比较容易了,这以后才会逐渐地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从而进一步的想要努力学好她。例如,我在讲“机械波”这节课时,我都会用机械波演示仪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过程反复演示给学生观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归纳出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过程,还包括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振动先后顺序,每个质点的起振方向和波源起振方向的关系。每次通过练习反馈,都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顺利的掌握了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又如,我在上“力的合成”这节课时,改在物理实验室上,通过学生自己做实验,自己方向、总结出两个力的合成规律,即分力与合力所满足的关系。这样,通过实验手段既让学生在观察中学,在做中学,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让他们在观察和亲手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掌握了物理知识,培养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归纳、推理、总结能力。
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情感交流
研究表明: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是他们喜欢的学科,就一定能学好,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也能保持浓厚的兴趣;也有一部分同学最初对物理有教为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学习方法不对,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到后来就慢慢的失去原有的信心和兴趣了。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常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与学生谈心,及时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情况、学习情况以及生活情况以及学习和生活需求等。對优生学习兴趣本来就教浓,就需要提高要求,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于中等生,要激励他们迎头赶上,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消极的思想,让他们学习起来顺利、舒畅,逐渐的就会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对他们多一些关注,在思想上给予他们积极、正确的引导,在学习上更要多给予一些细致的帮助和降低一些要求。让他们逐渐体会到学习是可以获得进步和成功的,让他们知道社会和集体是温暖的,并鼓励他们持之以恒,渐渐的他们也会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要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浓厚的学科兴趣,这样教学效果就会明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