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2014-05-30 01:31范超胡秋红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企业制度措施建议公司治理

范超 胡秋红

摘要: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内部控制制度。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原则就如何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提出几点建议措施,以便正确解决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与缺陷,从而推动我国公司企业治理结构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

关键词:企业制度 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 问题缺陷 措施建议

一、公司内部控制发展现状分析

(一)公司内部控制观念相对落后

一是普遍认为内部控制与内部监督混为一谈,把公司的内部成本控制和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同为内部控制制度,甚至有的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只是字面上的理解。二是在公司治理中存在内部组织间缺乏明确权限划分、激励约束机制作用不明显、财务部门缺乏对公司管理层的缺乏有效制约等诸多的问题。

(二)公司会计控制相对弱化

会计控制是公司内部控制的核心手段,当前会计控制偏弱,会计控制职能更多的只是表现在算账上,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公司会计人员在公司具体经济活动的确认过程中,常常受制于企业管理层,缺乏独立性,使得会计控制的监督和治理职能大大削弱。

(三)公司内部控制风险意识薄弱

公司管理层风险意识薄弱,在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表现为,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对公司的风险投资缺乏科学严格的投资决策审批制度。当前大多数公司的重大决策往往被少数人操控,而公司管理层决策者对可能出現的投资失败并不承担相应的投资责任,从而导致公司投资决策更偏好风险。

(四)公司内部审计职能缺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公司内部审计制度是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众多公司内部虽然设置了内审机构,但是其职能行驶因受制于公司治理决策层,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从而使其监督职能缺位,以及有效监督机制的失效,不能正确合理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和各级管理部门的运营绩效。

二、构建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则

(一)内部制衡性原则

内部制衡性原则是公司内部控制的灵魂,公司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部门设置、权责分配以及业务流程等多方面做到相互制衡、相互监督,兼顾公司的运营绩效。制衡性原则一是要求公司管理业务须做到内部制衡,互相牵制。二是采取工作轮换制度。三是要求行使内部控制监督职能的机构或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独立性。

(二)协调配合原则

内部控制中的协调配合原则,就是指在公司各项经营管理行为中,各部门或员工必须相互协调,各岗位与环节都应相互协调同步,公司各项业务程序与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联系,以避免扯皮和脱节现象的出现,减少公司内部矛盾,以保证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连续性与有效性。

(三)适应性原则

公司内部控制应当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涉及范围、市场竞争状况以及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依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适应性原则要做到每年对内部控制系统效果进行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同时每年要对本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评审,并依据企业的新情况、新业务变更现有的制度,对不适用的制度及时进行改正,以发挥内部控制的前瞻性。

(四)全面性原则

公司内部控制的全面性是指公司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公司的决策、执行与监督的全过程,包含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活动和事项,实现全业务、全过程的控制。

三、多维度构建有效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司需要内部控制系统,为了保证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当加强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利用优化人事资源管理、改进公司的组织架构、加强信息流动和沟通、推进科学的风险管理、加强内部审计来改善内部控制系统,从而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有效实现。

(一)打造全员参加的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是构建包含内控理念的公司文化,以积极的手段影响整个公司成员思维与行为,形成人人参与管控的管理理念,增强公司凝聚力,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其次是发挥人事管理的积极作用,努力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依赖求公司的员工具备较高的素质,拥有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理念,拥有较高的岗位技能水平与良好的道德素质,将对推动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发挥重要作用。

(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

当前企业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而董事会又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中心。因此建立外部董事制有利于有利于实现公司董事会成员组成的优化和互补提升董事会决策水平和效率。也利于确保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此外还要要完善组织结构,同时构建审计部和监察部,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计,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三)加强公司内部风险控制和财务管控

公司应该首先在全公司树立风险意识,运用宣传报导于培训讲座,提升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思想水平。其次,应针对各风险控制点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最后公司应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对公司本部财务内控制度的运行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和对下属单位的不定期专项检查活动,强化公司内部会计监管。

四、结语

公司规模的扩大以及市场的高风险性,要求公司必须注重公司的风险管理,加强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只有全面系统地来观察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构建高效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使公司赢取在未来市场竞争中长久胜利。

参考文献:

[1]吴水澎,陈汉文等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

[2]谢志华. 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 [J].会计研究,2010,(7).

[3]张先治,戴文涛.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 [J].审计研究,2011,(1).

(责任编辑:王平勇)

猜你喜欢
企业制度措施建议公司治理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浅析企业制度建设与创新
关于做好国有企业管理提升路径的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浅淡如何发挥交通基础作用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浅析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