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贺
【摘 要】
造成中学生语文学科学习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教师因素、学生自身两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
中学生 语文学科 学习障碍 原因
实施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特征。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所有学生全面的、全过程的发展,尤其是关心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学习,这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学生语文学科教学中有相当部分学习困难生的存在,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何调动学习困难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一直是语文教师探讨的课题之一。语文教学中学习困难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语文学科在社会上所受的重视不够,社会、学校、家庭的导向作用等都可能影响学生在学习语文学科上的投入,与其他学科一样,学生的学习态度、个人爱好、学习毅力、学习方法等也是影响学业的重要因素。在此,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分析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一、不利于中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教师因素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方法如何,直接影响学生语文成绩的优劣。教师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一味追求升学率、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变成了书本和分数的奴隶。许多教师常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学生,或给予伤害其自尊心的批评,造成学生不敢提出与老师不同的意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对少数“尖子生”的培养,而对绝大多数成绩一般的学生态度漠然。
2.知识广度、深度不够,专业水平不高,职业技能薄弱,教育能力差,课堂管理水平低,驾驭课堂能力较差,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3.不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最新教育理念教育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者缺一不可,教和学是统一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相当一部分表现在心理上、行为习惯上也有偏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不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懂得如何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面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往往束手无策,或者干脆以思想教育的方法取而代之。往往是批评多于表扬,特别是在谈话后仍无改进的情况下,教师往往会会感到这些学生无可救药,从而歧视他们。学生也会因教师的冷淡而逐渐疏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出现隔阂。
二、不利于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因素
1.学生个体不良思维品质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在语文学习中,有的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没有反叛意识,不敢大胆质疑,对老师和课本的依赖性很强;有的学生思路狭窄,不会多角度、多层面分析思考和认识问题;有的学生考虑问题没有深度,思维浅显,一知半解。
2.学生个体不良学习心理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学习心理,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研究学习心理,对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学习、处理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是不无裨益的。语文后进生学习心理一般有下列几种表现。
(1)对语文学科有恐惧心理。随着语文学习困难的程度随之加深,部分同学面对较为复杂的问题,缺乏“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往往对知识一知半解,甚至草草了事。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学习就产生了恐惧感、自卑感,还有些学生担心由于暂时的语文成绩跟不上,老师和同学看不起他们,家长对他们失望,令他们产生较强烈的自卑感。慢慢地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就失去了动力。
(2)厌恶语文学科。表现为对语文学科心理上的逆反和排斥。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甚至看见语文课本就头疼,语文课上开小差,昏昏欲睡;课后拒做、拒交语文作业。有的厌恶语文老师,故意与老师唱反调。学生在课堂听、记、背的任务太多,这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使得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情绪。
(3)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急于求成,没有耐心,语文学科学习中不懂的东西日积月累,从而使他们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和对立情绪。
3.缺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造成了学习困难
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阻碍了语文学科学习的进步,具体表现有:课前不会预习,导致课堂教学互动成效不够显著;课堂不肯思考,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教师直接给予;及时复习和巩固习惯未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缺乏;答题不细心,出现错别字,形近字混用、音近字错用等;课外阅读量达不到,语言积累缺乏;作文素材积累少,不注意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等;课外实践少。
总之,作為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导致学生语文成绩差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立山.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人的智力潜能【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
【2】许忠文.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探索【J】.丹东师专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