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
摘 要:我国高职院校要想融入教育国际化发展潮流中去,就必须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有效利用国际教育资源的优势,积极创建国际知名品牌,努力培养高素质优秀专业人才,实现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现存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创新发展途径及其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现存问题;创新发展途径;注意事项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与此同时,我国高职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种情况下,我国各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国际知名度,许多都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从而让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教学管理系统上、实训基地建设上、科研项目创新上等诸多方面都能实现与国际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密切衔接与协同发展,达到高起点为、高平台、高要求的多方交流与有效合作目的。这也是我国高职院校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渠道。因此,我国高院如何寻找符合自身实际的国际先进办学资源以及优质对外合作项目等,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现存问题
应该说,我国高职教育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市场开放策略基础上的。从教育理论以及制度层面来看,其更多是学习与借鉴其他先进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模式和先进管理制度;从行动层面来看,其更多是作为发达国家进行高等教育的“输出国”,作为发达国家的“跟随者”以及“消费者”存在。现实发展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由于起步较晚,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具体分析如下:
1、定位不准,概念不清
我国高职院校进行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大都是各高职院校自发组织的、零散状态的简单的、表面化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形式化的课程设置,行政化的教师业务交流,物质化的留学生派遣等项目内容,大都国际化水平较低,也无法形成我国高职院校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品牌与形象。究其根源,主要因两个原因引起:一是未能把先进职业教育理论与我国高职院校实际状况相结合,未能形成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实际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指导思想及理论体系;二是没有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统一规划以及协调发展,也没有专业的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机构部门,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内部设立了相关对外交流与合作机构,然而其规模有限、力度不够、效益不高,无法形成影响力和创造力。
2、模式单一,缺乏特色
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模式来看,大都模式比较单一,缺乏特色模式。其一是输送学生到国外进行留学深造,其大都以N+N(即国内几年+国外几年)模式为主,高职院校在此充当类似留学服务中介机构的角色,而该类学生消费水平高,要求必须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因此该交流合作形式能够受理学生范围较小;其二是通过学校引进一些项目课程,再由学校单独组织教学,然而因体系存在较异,吸取借鉴存在较大难度;其三是选拔教师到国外进行经验交流,虽然学校大都派遣专业课教师进行经济交流,然而因为许多教师专业水平不足、外语水平有限等因素影响,取得的成效也并不显著。以上对外交流与合作实践活动很难形成特色,无法达到有效交流与合作的目的。
3、体制僵化,被动合作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较为僵化,而作为高职院校更缺少办学自主权,教育教学灵活性较差,尽管近年来高等教育也逐步引入市场配置机制,然而许多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仍然片面强调招生为主,一味追求专业设置、校际并购、专升本等高职院校发展大计,却很少注重打造高职院校国际化品牌发展战略,很少注重建立高效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体系等。尽管有许多高职国际合作项目,但大都通过人际关系引进而来,启动项目动作缓慢,交流合作层面不高,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低,如此被动合作,只能让我国高职教育失去特色以及丧失这一文化传播阵地,不利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创新发展途径
国际高职教育市场正日渐成熟,我国高职教育尽管起步较晚,但仍有自己特色,因此,各高职院校应根据国际高职教育市场现状,结合院校自身发展特点,科学制定和实施对外交流与合作发展战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1、明确目标市场,加强重点定位
我国高职教育如何确定对外交流与合作目标市场,是我国高职院校能否成功开拓国际高职教育市场的基础前提。根据国际高职教育区域市场分析,我国高职教育应重点以挖掘周边国家为主,兼顾开拓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市场,逐步形成辐射亚非拉等国及地区的发展战略。因为我国与周边国家从文化层面、地缘层面能够更容易形成认同,更容易开展教育文化交流活动,加之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增强,针对教育以及文化等领域,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我国应全面深入地吸收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与体系,逐步将我国高职教育推向更高层次。而从高职教育国际化消费市场分析,应重点开拓海外华人华侨市场,充分利用该部分群体自身的语言文化优势等,将我国高职教育推向国际世界。
2、突出地方特色,形成品牌战略
我国各高职院校应有效发掘自身具备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与优势,并利用好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的伟大成果,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专业,形成自己的专业品牌。例如积极探索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京剧艺术、中国书法、特色饮食等文化艺术领域,发挥其国际教育市场影响力和感染力作用,结合地方高职院校实际,重点开发与之相关的专业项目及内容,并作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主打品牌,引领进入国际高职教育市场。众所周知,澳大利亚TAFE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世界知名,其即在结合本国特色基础上,设置了医疗、商业、服装、家政、工艺设计、美容美发等诸多特色专业,从而吸引了许多国外人员前往澳大利亚求学,形成了独立的教育品牌,取得了良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成果。
3、搭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高职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要求各高职院校必须认真积极地面对,特别是我国各高校之间的信息交流相对闭塞,大都局限于我国国内教育资源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对此应加强高校信息网络建设,搭建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让广大教师和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享受交流与合作的成果,推动高职教育国际化服务向更高层次发展。并且,我国各高职院校主办的学术期刊也要实现与国际相关期刊接轨,提升档次和质量,力争成为行业领域内的权威,国际学术领域的主阵地。此外,随着我国各地区之间、与其他国家之间许多政府与非政府职业教育机构的大量涌现,可以充分利用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处等各类国际机构作用,作为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发展的重要渠道,发挥渠道作用,掌握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问题、动态趋势等,并寻找合适的合作项目内容,扩大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形成我国高职教育特色品牌。
4、开展机构改革,强化外事工作
做好外事工作对于我国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开展外事机构改革,重点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实现从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二是实现从接待型向管理型的转变,三是实现从事务型向实效型的转变。各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外事部门的“产、学、研”职能以及国际市场开发作用,实现外事工作在办事方式方法、管理模式、思维理念等方面的国际接轨和创新发展。
5、打造专业团队,加强国际交流
我国高职院校应打造一支优秀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团队,要求既要具有专业的教学、管理、翻译人才队伍,又要具备国际传播能力、品牌动作能力、教育服务能力的人才队伍。此外,还应努力培养专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优秀人才。
6、进行课程改革,注重师资培养
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基础特点是以语言和技术应用课程为主导。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在此基础上去研究与专业设置相符合的专业课程,实现专业双语教学,从而为高职院校迈入国际教育市场奠定师资基础。作为高职院校,应加强专业教师培养,根据专业特点开展学习培训,提升专业教师专业素养。
7、建立留学机制,提高服务水平
近年来,来我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完善留学机制,形成与国际同步的留学生教育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为外国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针对留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上,我国应结合实际,以进修和研究学者的非学历教育为主,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前来学习。
三、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注意事项
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时,要充分考虑合作方高职院校或教育机构的接受程度,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自身承受能力,要权衡利弊,万不可急功近利。具体要注重以下几点:
1、专业合作相比语言培养更重要
我国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时,大都是将学生输送至国外求学即告结束,个别情况只是为学生学习英语而去国外,却对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以及实用性特点予以忽略不计。对外交流合作时,应强调地方特色以及合作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应加强与国外高职教育领域的专业交流合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实训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水平,而不仅是为了学习语言。学生只要掌握了先进的技能水平和语言能力水平,即使不出国也一样能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
2、校际合作相比机构合作更重要
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流程应确保简单明确、规范合法,防止其它教育机构干扰和牵制其发展。各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对权威、正规,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然而,受利益驱使,社会上的中介机构鱼龙混杂,作为高职院校负责机构应密切注意,针对国际组织与机构的合作意向要认清,全面了解和掌握其成立背景、资金来源、发展规划、人员构成、工作流程等,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合作规划。
3、市场需求相比盲目合作更重要
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学时,应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针对学生开展职业岗位教育,根据岗位设置相关专业,根据岗位知识能力需求组织教学训练内容。确保培养出的人才能够符合市场需求。
四、结语
总之,我国高职院校要想融入教育国际化发展潮流中去,就必须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有效利用国际教育资源的优势,积极创建国际知名品牌,努力培养高素质优秀专业人才,实现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海琳;广西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涵及趋势探究[J];高教论坛;2014年01期
[2] 麻红;国际化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外事工作[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王欲晓;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4] 李敏明;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探析[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5] 熊倪;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实践途径创新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