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团
摘 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老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时候,观念都比较落后,学生在进行习作的时候和其实际生活没有多少联系,这就导致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没有内容,老师在进行教学模式选择的时候合理程度也不够,这直接导致了学生面对习作的时候比较胆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习作教学始终是一个難点。所以,老师必须找出小学语文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习作训练;教学模式;有效性
习作是用语言和文字表达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包括了学生认识自我和世界以及进行创造性描述的过程。老师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应该将其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进行描述和表达,老师应该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出发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所以,老师在教学时,必须树立正确的目标,并转变思想,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方法,保证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生对习作并没有产生兴趣
现在,很多老师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对习作没有兴趣,在进行习作练习的时候,很多学生也比较惧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多,最为重要的便是,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并且也不喜欢读书,这就导致学生自身的语文素材积累的比较少,习作的时候自然也没有什么话要说,对习作自然也产生不了兴趣;很多老师在进行习作题目布置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题目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外,学生在习作的时候比较的困难,积极性很容易受挫,甚至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始胡编乱造,导致文不对题。
2.习作的内容比较单调乏味,没有感情
新课改要求学生在进行习作练习的时候应该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但是就目前而言,习作练习还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很多学生都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素材可以进行写作,在写的时候也往往写一些没有什么新意的内容,比如说,已经写烂了的帮助盲人过马路、老师带病给学生上课,这些素材没有任何新意,这也直接导致习作内容比较单调、乏味,没有真实的情感经历。
二、在习作教学中解决存在问题的一些办法
1.指导学生进行生活的观察,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的材料
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对其习作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很多学生经常反映习作的时候无话可说,没有素材,所以,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人和事进行观察。这对学生的习作素材积累是非常有利的,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组织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通过自己看到的来进行写作。比如说,老师让学生写一次活动的时候,由于学生自身的课间活动时间比较短,老师在布置好题目之后,可以先不让学生进行写作,而是带着学生进行活动,这样学生有了一定的经历,在情感表达的时候,便会更加容易;老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其看一些和习作题目有关系的书籍或文章,这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巧。比如说,老师在讲了课文《松鼠》之后,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文章,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并且在写作的时候条理也会比较清晰,中心也会十分明确。
2.指导学生在交际的时候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这里的交际指的是学生在进行习作之前,互相之间进行的交流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对其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一定的启发,然后提高自身的习作能力。老师应该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题材选择和习作立意。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老师应该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此外,老师还应该重视学生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并对其进行指导,提高学生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
3.重视评价过程
在以往习作教学的时候,很多老师只重视结果评价,而对学生的习作过程不甚重视。很多学生用尽全力,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但是,老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经常会用“语言平淡没有新意”“字迹潦草”等词语来评价学生,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是非常不利的。老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努力地激发学生的热情,一旦学生提高了对习作的兴趣,并且愿意进行练习,那么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便会很快。
老师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绝对不能打击学生的兴趣,而是应该采取积极的方式将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激发出来,并对学生进行习作方面的指导,让其积累更多的素材,这样学生习作的时候才不会觉得乏味。此外,老师还应该重视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这样才能够改善小学生习作教学的现状,保证其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黄红琼.关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3(7).
编辑 代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