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义文
摘 要:纵观小学语文教材,有许许多多的优秀课文,从时空来看,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国内的,有国外的,大多经过精心的选择,许多篇目都出自大师级之手,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示出了一处处绝美的风景,体现了一场场至真挚爱的人间真情。现行教材,每一页都有新颖有趣的插图,这更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绘画;朗读;联想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尽情地享受美,从而达到陶情养性、净化心灵的目的。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一、充分利用绘画,在绘画中让学生描绘美、创造美
小学生喜欢画画,特别是中低段的学生。在画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享受了美,而且还创造了美。把绘画形式引进课堂教学,就可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乐趣,充满活力。如教《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后,我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美丽的家乡,并展现给大家观看。他们个个画得很认真,谁都想把家乡最美的、最具有吸引力、最有代表性的地方画下来。有的画了高楼大厦,有的画了果树,有的画了碧绿的田野、金黄的菜花,有的画了美丽的村庄,有的画了富饶的物产等等,他们用自己的笔描绘和设计了美丽、富饶的家乡。学生在画中不仅能对课文思想、内容有所体会,而且激发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又如,在组织学习《山行》一文后,我布置了一道课外作业:学生利用空余时间,把本诗作者所描绘的内容,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理解,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二天,全班50人中就有48人,把自己的作品交到我手上,我一看,十分驚讶,画面上落叶后的山林树木,晚霞照射下的蓝天白云,大山深处隐约可见稀疏的房屋,还有袅袅余升的炊烟,一直蜿蜒在大山间的石梯小路,红红的枫叶,木质的小车,穿长衫的老人等等,全都跃然纸上。通过绘画,学生就更深入地理解了诗歌所描绘的景色,进而感受通过诗歌语言文字之后的美丽意境。
二、充分利用朗读,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品味美、感染美
现行教材中有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味、感悟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色彩等,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要通过对文本的研读,让学生在美的情景中得到最舒畅的审美体验,通过自读、听范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美。如教《搭石》一课时,我在教学一行人走搭石这一片段时,先让学生找出这两句话中哪些词语体现了画面的美,学生们很快就找出了这几个词语。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从这些词语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有的说:“我听到了人们走搭石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有的说:“我看到了水面上清波漾漾,人影倒影在水里的美景。”有的说:“我看到了山的倒影。”有的说:“我看见了河底多彩的石头和自由自在不停来往穿梭的鱼儿”……最后让同学们上台表演走搭石的情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协调有序的真正含义,更体会到了水光人影两相和美的意境。学生怀着这样的心情练习朗读课文,个个都带着高兴、愉快和美滋滋的心情各自读了起来。再如,在学习《再见了,亲人》一文时,我主要采取朗读手段,通过听录音,听老师的范读,学生的自读,分角色读,配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闭上双眼,在学生大脑里放映一幅幅画面和动人的情景,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所结下的深情厚谊,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美好心灵。
三、充分利用联想,让学生在想象中发现美、欣赏美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教师应根据儿童爱想象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触发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促进联想,开拓创造的空间,发挥创新的潜能。面对教材,教师应诱发学生对课文产生联想,体会课文所包含的自然美,生活美,心灵美,形象美和艺术美,激发学生对生活、大自然、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美好心灵和人物的敬仰之情。学习有情有景的课文,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创造想象,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如教《荷花》一课时,我边播放荷花的视频,边让学生用眼睛看是什么画面?感受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那是荷花在跳舞。”有的说:“那是小鱼在唱歌。”有的说:“那是蜻蜓的游乐场。”有的说:“那圆圆的荷叶像把伞。”有的说:“那是鱼儿宁静的港湾。”这时,我告诉学生:“我也看到了,我看到了你们诗一样的画面。”这下学生可乐坏了,学习的劲头更足了。这样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个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形象力和欣赏的能力,感到课文的意境美、语言美。
总之,生活离不开美,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美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课文里面美的因素,运用多种手段,初步培养学生结合文本善于发现美、寻找美的能力,使学生在美育中理解课文,在美育中进入课文的意境,在美育中领会作者的情感,在美育中领会作者主旨,在美育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美育中成就自己多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丁雅静.语文教学应多份艺术美、活动美、表达美[J].内蒙古教育,2011(14).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