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寒论》谈治未病的思想

2014-05-30 22:53张玉英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治未病伤寒论

张玉英

【摘 要】探讨《伤寒论》治未病的学术理论思想。分析归纳《伤寒论》在辨证论治过程中有关治未病的内容。《伤寒论》治未病体现在“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新瘥防复”,其“有病早治”,主要突出在发病之初,做到防微杜渐,将病防发、既病防变、病盛防危及施治防误等方面是“治未病”之核心. “新瘥防复”重在调养脾胃。《伤寒论》治未病”的思想对后世预防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今天我们研究《伤寒论》治未病的学术理论、思想等对于应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研究发展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伤寒论》;治未病;理论思想

【中途分类号】R2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67-02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治未病”的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了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可见“治未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汉·张仲景承前启后,将“治未病”思想首先应用于临床,是治未病思想的具体运用典范。以下就《伤寒论》治未病有关的内容分析归纳,以便进而对《伤寒论》中“治未病” 思想的深入探讨。

1 未病先防,注重正气

《伤寒论》辨治疾病特别重视保养正气,如少阳病篇,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熱,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指出气血虚弱之人,卫气不能卫外固表,正气抗邪无力,外邪乘虚侵入,与正气相搏而发病。致少阳受邪,表现出少阳热型及少阳胆郁影响脾胃的病变等。体现了人体疾病发生关键正气虚。270条“伤寒三日,三阳为病,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此条根据《素问·热论》日传一经的理论,指出伤寒三日,邪在三阳经传尽,应当传至三阴经,但是病人现在正气未衰,脾胃调和,功能正常,既未见太阴病的腹满而吐,食不下;也未见少阴病的欲吐不吐,下利清谷;又未见厥阴病饥不欲食,食则吐虫回等症,故判断三阴未受邪,三阴经脏未受邪发病。可见注重保养正气,使脾胃不衰正气充盛邪不传三阴。又如54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本条为时发热自汗出的病理和证治。即在发热汗出未发作时,服桂枝汤有利于提高疗效。并有截断疗法之意。临证凡有时间规律可循的、呈发作性的病证,皆在发作前给药有利病愈。《伤寒论》在应用汗吐下法时常提到“一服汗者,停后服,”“得下,余勿服”“得快吐乃止,”体现了重视保养正气,以防疾病发生的思想。《伤寒论》所创立六经辩证体系,总结出了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主要是邪正的关系。而未病先防,即在人体未发病之前,提高机体正气是邪气无法侵袭人体,从而防治疾病发生,正如《内经》所谓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

2 有病早治,防病进展

2.1将病防发、防微杜渐 《伤寒论》根据外感热病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创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理论,认为六淫之邪侵袭人体,由表及里、由腑及脏,始从皮毛、腠理渐循经络进而传至脏腑。提示人若不慎感受外来之邪,应及早干预病邪于萌芽之时,以防病邪深入体内。故《伤寒论》中用了大量篇幅阐述了太阳病的证治规律和辩证要点,因为太阳经主一身之表,为诸经之藩篱,统领营卫,外邪入侵人体,太阳首先受邪发病。在疾病的初期病邪尚在浅表之时治疗疾病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把握治疗疾病的时机,及时去除在表之邪气,以防疾病进一步发展,做到防微杜渐。《伤寒论》中提到了治疗“将病”的具体方法。如第8条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此条明确指出针刺的目的,振奋胃气,增强抗病力,截断病势。如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意即在太阳病发病过程中,争取早期治疗时机,不必等到所有柴胡病具备才始用小柴胡汤。以免贻误病情,邪气深入,造成难治之病。又如24条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此条针药并用的目的,是疏解表郁,治疗服桂枝汤后表邪不解又增烦热者。因此在25、26条,假若没有进行针刺而继续使用桂枝汤,使表气郁滞加重,可出现各种变证,如大汗出、脉洪大;或若形似疟,一日再发;或大烦渴不解,脉洪大。由于病情加重,则不一定能以桂枝汤治疗,因此,在“烦”初起、病浅之时,即用针刺治之,是有病早治的思想,假若病更深一层,则针刺亦为时晚。

2.2 既病防变 在《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过程中无不贯穿着已病而防传变的思想,包含了多种多样的传变规律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传变规律中,包含越经传、循经传、表里传等等。《伤寒论》中,若病在太阳,需防止病邪内传入他经,可用柴胡、白虎、四逆汤等方法。如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本为太阴病为何用了治少阴寒化证四逆汤之类的方剂,可见仲景预测到太阴虚寒,脾阳不振,久则可导致肾阳不足,故用四逆辈温元阳,起沉疴防止太阴传少阴发生。又如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本条为心阳虚欲作奔豚的证治。“脐下悸,欲作奔豚”是奔豚发作的前驱症状,现在奔豚未发作,不及时治疗发展下去奔豚则会发作,故治以温通心阳,化气行水。方药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重在通阳化气行水,使心阳复水饮去,则悸动可止,控制奔豚发作。我们知道小柴胡汤是用于治疗病邪处于阳明和太阳之间少阳病的代表方,其助正达邪、防邪内传也正是体现了“既病防传变”的治疗原则。

2.3 未盛防盛,已盛防逆 在《伤寒论》中,“未盛防盛”是在特殊情况下防止疾病进而加重的一种治疗措施,即病情发展迅速,即将显露危象。如18条,“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为外感风寒引起宿疾喘病发作证治。故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以治新感为主,兼顾其旧喘,控制其发作。这种新旧病兼顾以控制其发作的治法,反映了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又如254条“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即腑实已成,虽微露津伤之象,若不乘其津未竭急下,势必燥热燔灼,潦原莫制。故应用急下之法则不必待病情凶险而后用之”。已盛防逆,表示疾病已处于危重状态,用来防止病情逆转至危急生命的防治措施。如病入少阴、厥阴,若虚寒证进而发展则阳衰阴盛之象毕露。病情极易突变而陷入阳亡阴竭之危险境地。此时防逆,至关重要。从《伤寒论》诊治疾病日数来说,如 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五日”,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299条“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等等,则提示疾病经历了关键时期,从量变发展为质变。因此,需要在疾病发展的关键阶段,给予及时救治,驱除邪气,否则易迅速发展为危急重症,甚至危及生命。其中少阴病篇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也是“病盛防危”的重要体现。

3 新瘥防复、调摄复元

3.1新瘥防复,调养脾胃 新瘥防复,在疾病恢复期,即大病初愈,余邪未尽,元气尚虚,脾胃功能较弱,气血未充,人体阴阳平衡未完全恢复,调养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无论用药物还是饮食起居等调护均要通过机体内因发挥作用。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病后脾胃尚弱,“不能消谷”,无以化生气血,濡养全身,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饮食调养,注意少食、宜清淡、适时而止。其重视“保胃气”如服十枣汤后注意“糜粥自养”以及,用“白饮和服”五苓散、牡蛎泽泻散。桂枝汤方后注,要求药后忌口:“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等这些都是保胃气以注重养生调摄的内容。此外,《伤寒论》方还善用药引(生姜、大枣等)药食结合(粳米、香豉等)或反复订嘱服药之法等,以进一步巩固疗效。

3.2邪正兼施,调摄复元 《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中专门论述了初瘥防复的思想,提出了食复、房劳复、阴阳复等多种易引起病情复发的因素,阐明了治疗瘥后劳复诸病的辨证论治方法,启示医者和患者在大病初愈及余邪未尽的情况下,宜调摄精神,谨慎起居,饮食适宜,正气复元,加速病体康复。《伤寒论》对新愈疾病的调摄非常重视,如原文393条:“大病差后,劳复者……”398条:“……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病后虽然多以正虚为主但不能忘其去邪的一面,甚至实邪为主须重在祛邪兼顾正气,如395条 原文:“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本条是实证,并非虚证,可能原有发热已退但水肿仍很明显,证见“从腰以下有水气” 病后三焦气化不行,湿热壅滞,水饮停结(聚于腰以下部)。属水肿实证,治以逐水清热,软坚散结,方药用牡蛎泽泻散以多种利水药配合一味清热生津的栝蒌根组成,体現了祛邪不忘扶正。坚持辨证用药,不乱用滋补药这一点对后世有很大的启发。

总之,《伤寒论》在继承前人“治未病”学术思想基础上,结合张仲景本人的临证经验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内容完备起来,对后世预防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我们应该继承、总结、提练、升华《伤寒论》宝贵的“治未病”学术思想,结合我们国家当前卫生工作战略前沿的政策方针,拓展中医“治未病”的学术价值和应用空间。从当今社会来看,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欲来欲高,“治未病”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从目前的环境卫生、食品、药品等方面的监督,国家对非典、甲流、手足口病等的防治及疾病控制均可看出,“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等思想已成为大势所趋。张仲景在《伤寒论》提出的应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等,对当今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们来说,确实有着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熊曼琪.伤寒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2] 任应秋.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3] 胡镜清.江丽杰.彭锦.等.现代医学模式下亚健康概念特征属性的思考及其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6):683-690

猜你喜欢
治未病伤寒论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伤寒论》实为115方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古有“治未病”,今有“亚健康”
从治未病理论探讨肿瘤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