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2014-05-30 22:22曹春娟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课外阅读兴趣

曹春娟

摘 要: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与教学理论学习,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体会,针对本校学生的现状,提出应该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提高语文素养,探求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终身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兴趣;自主学习;课外阅读

“习惯”一词是指长时间逐渐养成的经常自觉运用的行为与思维方式。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会终身受益。“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一个好习惯。”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要靠老师把知识教给学生用一辈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知识更要靠学生自学,靠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觉体会、学习。我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知识面较狭窄,对语文的学习感到很盲目,不知从何下手,再加上从表面上看高考语文试题和课本没有直接联系,学生不重视语文的学习,普遍认为学语文没有多大用处。语文老师也为此感到很苦恼,新课程标准颁布后,通过学习,提高了我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既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更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还要抓好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我觉得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入手,从而提高他们语文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对个人素质的高要求。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来自语文实践活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学成就璀璨夺目,我就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学成就,开展五彩缤纷的语文活动,课前的成语接龙、妙句欣赏,课后的文学社团、北中之声,课余的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学生充分体验到了语文的妙处,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还长了不少知识,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增,所带班级学生自发创编的《语文周报》反响很好。对学生取得的成绩,我们老师也不要吝啬自己的夸奖,用平等的眼光去欣赏学生学习语文的成果,让赞扬在学生的成长中占主导地位,引导学生涉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让学生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领会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自然就会有深入学习的欲望。当然教师在课堂上创设诱人的情境更能增强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在讲诗歌的“赋、比、兴”时,我举了《纤夫的爱》中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意思,这种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的习惯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的学习资源,很多学生恰好忽略了这一资源的利用。一次学校组织的考试中,我们出了一道题:一位农民工到邮局去汇款,苦于不会写大写的数字,请你帮忙,写出1~10的大写数字,从考试结果看,80%的学生不会写或写不全,这种情况引起我的思索。怎样把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学语文大有用处?我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复习汉字时我让学生找一找生活的环境中店铺名、标语牌有没有错别字。复习修辞时,我让学生找一找县城大街小巷的广告语你欣赏哪一条,电视中插播的广告你觉得哪一条最好……并且经常给学生印发语文趣味知识的材料,让学生觉得语文魅力无穷。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的同时,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观察到别人熟视无睹的事物中的奥妙。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源泉,知识可以在观察中活跃起来,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有新意的东西写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日积月累,写作的素材就多了,分析综合能力也跟上了,生活这股活水,成了学生写作的源泉,学生随心而至,多写真情实感,入情入理,作文不抄了、不套了。“多练笔生花”,一篇篇優秀的作文就这样从生活中练出来了。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语文课不是学生规规矩矩、一言不发,教师从头讲到尾,这种语文课,它是教学本末倒置的表现,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则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是主导,要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新课标规定,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相信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充分活动,基于这一规定,大胆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文章的认识和评价,课堂上学生养成了动手、动口、动脑的主体性行为习惯,学生在感悟、体会、质疑、探讨、求解一系列活动中,互帮互学,共同质疑解疑,各抒己见,思路开阔,见别人之未见之妙,明他人未明之理的情景,也就常有了,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随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也会渐渐养成。

四、培养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这是由我校学生的学情决定的,我对所带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课外阅读情况令人震惊:经常看课外书的有20%,偶尔看看的65%,从来不看的10%。据统计,学生课余时间几乎被繁重的各科作业占据,再加上家长的极大反对,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面对新的课程改革的形势,我们认为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迫在眉睫。正如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减轻后进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通过有选择的阅读,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唤醒它,迫使它加强工作。他又说:“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与学生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关。事实证明,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与他们阅读的量成正比,新课标就明确要求中学生每年阅读量达100万字,这些中外名著都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语文修养,只要是日积月累,一篇篇、一本本地读,学生的头脑就会丰盈充实起来。“厚言有物”,课外阅读对学生来说就是夯实基础,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当然,学语文的习惯不仅仅是这些,还需要我们老师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做有心人,多发现、多思考,一些对学习语文有益的习惯,再指导学生养成。习惯的养成总是有一个以多带少的过程,一部分学生好学上进,有自觉性,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多数学生定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我们就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