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改造

2014-05-30 10:48李玉洁
学理论·上 2014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李玉洁

摘 要:中国在革命和社会建设的过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改变了中国革命者和建设者原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经过思想改造的马克思主义者掌握了更有力的理论武器,找到了完成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良好途径。以此为角度,初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化道路探索过程中的作用,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自我认识的变化和“中国式理想”不断丰富的内涵进行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改造;国情;社会构建;社会理想;发展;展望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3-0038-02

20世纪进入中国人视野的马克思主义,因其本身具有的革命性和实践性,很快便得到了迫切寻找变革之路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注意,他们有将其付诸实践的热情,有将其与中国革命结合起来的意愿,在革命斗争之中,他们一直在寻找最有力量的方法,从根本上动摇社会的基础,分解前进之路上遇到的障碍。马克思主义发现了影响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解释了自然哲学与社会哲学最基础的问题,“终极性带来摧毁性”,一个可以解释“所有问题”的思想让人产生了想要掌握它的欲望,用它来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摧毁”问题的存在,这正是中国革命选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者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最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马克思主义从最初的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变成了整个社会与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这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演进基础在于中国革命的进程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马克思主义给予中国革命巨大的力量,发掘了蕴藏在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潜力,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探索提供了理论支持。而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又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马克思主义是“人的哲学”,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动力,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改变上。

一、改变了对于国情的认识

国情认识的转变存在以下两条主线:

一条主线是从“一朝兴一朝亡”的历史观念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社会发展决定论。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很早就已经认识到政权的更迭具有其历史规律,一些具有远见的政治家也已经发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历史观,然而我们对于社会发展的规律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转变。基于认识的改变,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了中国人民对于中国历史走向的决定作用,在对中国国情进行了解的过程中,明确了深入群众的工作方法,从人民中了解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认识中国社会的总体状况,确立了依靠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依托人民的力量,解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始终站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一边,密切联系群众。

另一条主线是从“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社会变革思路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每一代的变革推动者都希望达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理想状态,以此作为长久发展的支撑,却常常面对社会在激烈的变革之后一段时间又失去活力。马克思主义深刻地阐释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正蕴藏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之中,社会制度进行变革的目的正是为了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从而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了最具变革精神的开拓者,充分认识制约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因素,从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于改变封建生产关系的方法,到社會主义革命时期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改造,从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建立更具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到树立着眼于整体发展格局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者在不断更新着自我的国情认识观念。

二、改变了对于社会进行构建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纠正了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两个错误倾向:

第一个错误倾向就是片面强调社会的有序性而忽视了人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往往发生在社会剧烈动荡,社会发展止步不前,原有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而面临崩溃的时候,所以社会构建者的第一反应就是重建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为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社会的有序性的确是一个国家良性发展的基础,但秩序的形成并非单纯的硬性工程,真正的社会秩序是人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只有得到社会共同认可的秩序才是真正的社会秩序。如果社会秩序构建的途径过于僵化,可能会受到人们的抵制,反过来更加伤害社会的有序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共同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才符合社会规律。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马克思主义者坚持思想解放先行,不断解除思想上的桎梏,以人的解放作为社会建设的先行目标,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幸福,把制度发展的福利归结为人性活力的焕发。每当改革遇到阻力,首先要明确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把“是否有利于人民”作为判断改革措施是否得当的标准。

第二个错误倾向就是片面强调衡量社会发展指标的量化结果而忽视了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社会的构建最终要落实到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上,在衡量社会发展结果的时候,常见的标准之一就是是否实现了“国富民强”,所以社会构建者就会自然而然地关注着经济数据的变化、军力的增强、国家财富的积累,量化指标的不断衍生,往往会使关注者忽视隐藏的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指标,就是这个社会的形态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活力,是否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一个具备活力的社会形态必然产生巨大的能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建设观念,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不要仅仅局限在量化细化的发展数据变化和脱离社会现实的理想化制度创建上,要不断地了解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与阻碍,用实践来检验我们制度建设的科学性。

三、改变了对于社会发展前景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对于社会发展进行展望的两大进步。

第一是单纯描绘社会蓝图进步到实现人的境界的终极超越。非马克思主义者对于社会的期望,无非是对于先进的社会结构与制度的向往,对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有美好的愿望,希望一个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健康发展、人民自由幸福、社会充满活力。马克思主义者能够充分认识到社会本质上的变化,生产力水平获得飞跃式的进步,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使整个人类获得极大的解放,把人类从物质生产中解放出来,能够去追求超出物质的、精神上的发展和超越境界。

第二是人对于社会趋势的把握进步到人主动创造新的世界。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作为个体性的参与者,人类本身可能无法全面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人类也一直在努力探索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试图去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希望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实现自我的发展。对于这一永恒的命题,马克思主义首先正确认识了社会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能动的反作用,在生产方式的发展中,提出了人对于社会形态的创造性,强调了人的能动性,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这就把人类从社会的适应者转变为社会的创造者,把人类从思考的精神困境解脱出来,从回答者变成思想者,成为“自由的社会成员”,而不是社会的跟随者。当人类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正确把握社会进步的趋势,然后对于现有世界进行深刻地改造,实现人类创造的功能和目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就是一场从共产主义追随者不断学习不断发展自我,用社会实践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到社会发展的科学化和更高社会形态不断前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历史创造者的三个重大改变,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国国民精神气质的形成。未来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已经完全寄托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和伟大实践上,这一场马克思主义者的改造运动依然在不断地进行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定能够准确地认识发展中的中国,不断构建更加和谐民主的中国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参考文献:

[1]杨鲜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J].湖北社会科学,2008(2).

[2]王健.新大众与马克思主义的新大众化[J].湖北社会科学,2008(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4]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M].长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李丹.浅析《共产党宣言》及其现实意义[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2).

[8]田培炎.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永恒魅力[J].求是,2011(13).

[9]范希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成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评介[J].发展论坛,1997(9).

[10][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1][英]麦克莱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M].李兴国,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