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心灵的栖息地

2014-05-30 10:48王玉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生灵玩伴教育者

王玉

初春时节,我踏上了家乡胶东半岛残雪消融的土地,松软的泥土散发出清新湿润的气息。那泥土伴着的青草的芳香,那其中蕴含的生命质感,似离开我已许久了。然而,无论多久,无论多远,只要一走近它,我深藏的感觉就会被唤醒,内心就会无比辽阔。

这些年,从乡村迁居城市,渐渐习惯了飞速膨胀的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喧嚣匆忙的人流。那清新的乡村,温润的自然,已被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和逐渐麻木的心灵挤到了心灵的深海,就像法国里夏尔·莫尔莱和弗朗索瓦·苏帝夫的绘本《大海里的小岛》所描绘的那样,这个世界原本鸟语花香、充满生机,可是,国王认为那飞翔的鸟儿、嗡嗡的蚊蝇、枯弱的花朵破坏了王国的完美,于是他把这些与人类休戚与共的自然生灵赶出了王国,赶到了深海的小岛上。然而,国王没想到的是,他放逐的不只是自然生灵,还有人类,于是他的王国最终变得灰暗、死寂和荒芜。

放眼望去,这样荒芜的景象在孩子们的身边又何尝没有呢?

孩子们每天生活其中的环境俨然已成为一个由各种人工制品堆砌出来的“完美”世界:室内一角是摆放整齐的塑料筐,里面装的是各种各样的塑料玩具,户外的塑胶场地一尘不染,玩水池里没有水,沙池也形同虚设……

孩子们的游戏或被其他活动挤占了,或游戏材料单一,游戏活动由教师主导,并且游戏内容缺少让幼儿展开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孩子们玩得很累,甚至很无奈。

孩子的生活被规划,各种特色课程,各种检查任务,孩子们在各种指令、各种“学习”中不知所措地匆忙奔走,像陀螺一样旋转,迷失了生命本应有的节奏。

因为已长久疏离,原本应是孩子最亲密的朋友的自然生灵被孩子们拒于千里之外。当下,很多孩子害怕昆虫,不知道爱护花草树木,他们从没有认真观察过生命,自然,尊重生命根本就无从谈起。

然而孩子的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

孩子们的大脑正在快速发育,感官正在日益敏锐,他们需要有高超水平的玩伴来帮助他们开启想象和智慧之门,而大自然就是这样一位谦逊而不知疲倦的玩伴。她质朴宁静,不哗众取宠,也不干扰孩子。她神奇而富足,能带给孩子无限的惊喜。孩子的生命可被自然的质朴、谦和熨帖,可随自然的节律脉动,这样的生命必将丰盈而幸福,绵长而深邃。

然而,我们却把孩子封闭在一个越来越狭小的空间里。迅猛发展的都市化令人类将自己和孩子与自然隔绝甚至对立起来,自然成了人类掠夺和征服的对象,人类变得贪婪、冷漠。这样的社会价值观也映射到教育中,教育者没有耐心去感受自然,变得功利、盲目,一味地想将知识填塞给孩子,希望立竿见影,却不知道一个健康的生命需要汲取自然的营养。

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清醒起来,作出明智的选择——回归自然,为孩子的心灵,也为我们自己的心灵寻找一片美好的栖息地。

让我们怀着深爱与尊敬之情和孩子一起留意自然的变化:下雨了,一起去听雨声;起风了,一起去追风;晴朗的日子里,一起去感受树林里光影的变化。春天草木萌动,夏天电闪雷鸣,秋天落叶簌簌,冬天雪花飞舞,自然就在我们身边,稍加留心,自然就可以进入孩子们的生活。

让我们敞开心扉融入自然,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孩子一起去自然中寻找可让他们永玩不厌的玩具,在自然中无拘无束地游戏,用感官去感受,用头脑去想象,用心灵去体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自然交流。

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纯真之心,自然就会向我们展示她无穷的魅力。

当我们走进自然,我们会发现我们走进的不仅仅是自然本身,而是生命的本质。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系,北京,100101)

猜你喜欢
生灵玩伴教育者
我的玩伴
地球生灵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玩伴“妞妞”我最爱
乞力马扎罗的生灵
谌良仲 守望蓝天下的万物生灵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最佳玩伴 5分钟带你了解马自达MX—5 RF
生灵记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