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娟 邬文清
[摘 要]网络走进了大众生活,也成为达斡尔族人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调查结果一方面显示了达斡尔族中青年使用网络的普遍性,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达斡尔语言日益衰微的趋势。因此,保护达斡尔语言文化也成为政府和语言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达斡尔语;网络语言生活;调查;保护
[中图分类号]H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5 — 0111 — 02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用电脑、手机等媒介来聊天、购物、查阅新闻、收发邮件,在网上发表博客和自己的见解,网络已成为一个虚拟的社交空间,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网络语言的使用也在社交中凸显出来。那么,对于少数民族来说,网络对他们是否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他们是否也使用网络语言?具体有什么表现?按照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网络语言生活调查研究”课题的工作安排,我们一行人对黑龙江省达斡尔族人使用的达斡尔语进行了调查。
达斡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13万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黑龙江省生活的达斡尔族人为43608人,其中生活在齐齐哈尔地区的达斡尔人为3万多人,约占黑龙江省达斡尔族总人口的73%,主要聚集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民族区,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满、柯尔克孜民族乡,富裕县塔哈满、达斡尔民族乡,富拉尔基区的杜尔门沁达斡尔族乡等地区。达斡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是独立的民族语言,但是没有独立的文字。达斡尔语分为四个方言:齐齐哈尔方言、海拉尔方言、新疆方言和布特哈方言。我们主要对黑龙江省达斡尔族人主要分布地——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民族区等地达斡尔族人民的语言以及网络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所调查的达斡尔语属于齐齐哈尔方言的范围。我们自拟了一套调查问卷,设计了42道题,得到有效问卷四十份,力图对达斡尔族人民的语言以及网络语言使用情况和文化情况进行详尽的调查和展示,并基于此调查结果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希望能够有效地挽救和保护濒危的达斡尔语。
一、問卷调查情况和分析
(一)网络媒体的使用情况
调查者中几乎都使用过网络,一半以上家中有电脑,且在家中上网,没有电脑的用手机或在亲戚朋友和邻居家上网。三分之一的人每次上网时间在一小时以下,一半的人在一两小时之间,少数人的上网时间在三至五小时之间。多数人上网内容以浏览新闻、搜索信息、下载资料、看电影或电视剧、交友聊天为主,少数人还购物、打游戏、写博客或发帖子。
(二)网络语言的认知情况
调查者在网络上进行聊天时,多与朋友、同学和亲人聊天,少数与网友或陌生人聊天;聊天时使用网络语言的人较少,在调查中仅一人表示常常使用网络语言,近一半人很少使用或从未用过网络语言;在使用网络语言时,一半以上的人使用过汉字类(如东东、菜鸟、有木有、斑竹、恐龙、青蛙等),近四分之一的人使用过英语类(如BT、DD、GG等),近一半人使用过数字类网络语言(如520表示“我爱你”、886表示“拜拜啦”、7456表示“气死我了”等),三分之一的人使用过图形类;近半数人使用网络语言是因为使用方便、简洁省事,近半数人认为使用网络语言能更好地表达个性、生动有趣、流行时髦;大多数人仅在网络上使用网络语言,平时聊天很少使用,用于平时写作的更少;全部调查者表示与本民族朋友聊天时没有自己本民族独特的网络语言;大多数人认为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学习和发展影响一般,其余人则认为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学习和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民族语言文化认同情况
调查者中仅一人经常在家说达斡尔语,其余人都很少说或从来都不说;大多数人平常主要穿汉族服装,穿本民族服装的仅两人;会唱本民族的传统歌曲或者会跳本民族的舞蹈的仅两人人,三分之一的人基本不会或完全不会;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应该保持本民族的传统习惯;多数人认为影响本民族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教育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风俗习惯影响、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也有部分人认为交通通讯闭塞、缺乏特色资源、缺乏强劳动力也是影响本民族发展的因素。
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已经走入了达斡尔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多数人民尤其是中青年的重要的信息来源和交流工具,由于被调查者的年龄都是青少年到中年人之间,因此与网络接触的程度更紧密。在走访中我们也调查了几位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不接触网络,不会使用电脑,不会使用手机上网。而达斡尔族上网者与汉族上网者一样多浏览新闻、搜索信息、看电视电影、交友聊天、下载资料等,并且对网络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上,我们发现达族上网者大多是在网络聊天中使用网络语言,使用的频率不高,基本上限定在网络范围内,他们对网络语言并不排斥,持肯定的态度,而在网络聊天时几乎不用达斡尔语,使用的网络语言更是与达斡尔没有关系。
达斡尔人民网络生活的调查情况也引起了我们对达斡尔语言处于濒危情况的关注。在调查数据中充分显示了达斡尔语在达斡尔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逐渐失去了主导的地位。被调查者四十人中仅有一人经常说达斡尔语,其他人很少说或干脆不说,会唱本民族的传统歌曲或者会跳本民族的舞蹈的也是寥寥无几。在走访中我们发现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常说达斡尔语,而小孩甚至是年轻人在生活中说得很少或者干脆不说,而且不会说达斡尔语的达斡尔族人越来越多,这种民族语言能力退化的状况引起了调查者的关注和担忧,达斡尔语言和文化的保留已经处于迫在眉睫的情势。
二、保护达斡尔语言文化的对策探讨
(一)提升达斡尔人的文化自觉性
随着社会的变革,达斡尔族的许多传统的物品、活动、仪式等在现实中消失。相应地在语言上也反映出来。如“卧牛吐”本指过去常见的一种草,现在已看不到了,“卧牛吐”的真正含义也逐渐被人们淡忘。而达斡尔语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文化时难以形成相应的词汇,便被汉语词汇所代替,如“电脑”、“手机”等。加之受到达斡尔传统文化陶冶少了,人们都已经习惯于用汉语和汉字来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反而对本民族的语言日益淡漠。不学母语和不说母语的青少年日益增多,直接影响着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下一代教育,直接结果就是达斡尔语濒危现象不断扩大和严重。要做好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首先需要达斡尔族人民提升本民族语言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尤其是青少年,引导他们热爱、保护本民族文化,让他们从小就形成良好的民族语言意识,并且愿意为学习和传承本民族语言而付出努力。
(二)加强网络电视媒体的宣传度
网络和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大众媒介,具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有必要充分重视和利用起来,通过开办民族语言电视广播节目不啻为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和质量的好方式,大力宣传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保护抢救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少数民族对于母语的使用和保护意识,介绍和宣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少数民族语言。也可以在网络上举办达斡尔语言培训节目,开设达斡尔语言论坛,满足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的基本需求,让更多的达斡尔族人方便学习和交流,从而保存和促进本土文化的生命力。
(三)培养传承语言文化的记录者
在调查中,我们走访了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卧牛吐镇达斡尔族学校,在交流中,几乎所有教师都表示为达斡尔语使用率日趋渐少而感到惋惜、遗憾,希望自己民族的语言能够世代传承下去。他们学校开设了一门《达斡尔语》课程,使用的是是黑龙江省教育厅民教处与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教育局为学生编写的一套达斡尔语教材,供3—8年级的学生使用。但由于课时仅是每周两次,而且又是考查课,学生并不充分重视,如果想说一口流利的语言往往需要家庭的熏陶为前提,否则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和动力。目前在校学生中能说流利的达斡尔语的仅有几个,各位教师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若想将达斡尔语言和文化传承下去,仅仅是各专家学者的调查和抢救记录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达斡尔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的传承人和志愿者,引导达斡尔族人参与到本民族语言文化保护中来,这样才能更快速地保护和抢救、搜集及整理这种濒危语言。
(四)建立完善有声语料数据库
语言是见证民族发展的活化石,承载着许多的传统文化信息,保存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保存一种文化。对于没有文字的达斡尔语来说,正面临着日趋濒危的发展态势,必须最大限度地保存达斡尔语料,一方面用“达斡尔语记音符号”作为辅助形式的文字,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有效的有声语料数据库档案。以录音、录像等设备真实地录制有声语料,保存民族语言的原生态,收集语音样本,从共时的角度保留语音、词汇、語法及篇章等语料,也包括民间神话、传说、故事、谜语谚语、民歌、竞技等民间艺术的语汇材料,尽可能全方位地保存语料,抢救性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五)加大法律政策的支持力度
国家政府在学校对达斡尔语的教学加大师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力度,并在考学上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目前,达斡尔学校授课时统一采用汉语教学,使用的教材、参考书和试卷都是汉语和汉字。而且升学的压力下,汉语水平高的学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考入理想的学校。若在各类考试中给予一定的加分政策,一定会促动达斡尔族乃至别的民族学生提升学习达斡尔语言的动力,这样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语言衰亡的速度。其次是尽快立法保护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特殊的宝贵资源,一旦消亡即无法挽救,立法保护无疑可以加大保护的力度,提高少数民族语言的地位,保证它的使用范围和效力,甚至有可能起死回生。
语言的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根本保障,它可以传承一个民族的文明、丰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促进世界文化向多样性发展。达斡尔语言文化的有效保护会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而抢救性地记录和保存达斡尔语言文化也成为我国政府和民族语言工作者责无旁贷而又刻不容缓的任务,需要各界人士共同努力。
〔参 考 文 献〕
〔1〕朝克.中国的濒危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及学术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04).
〔2〕丁石庆.莫旗达斡尔族母语保持的相关因素分析〔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03).
〔3〕哈正利,杨佳琦.国外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经验及其启示〔J〕. 广西民族研究,2012.(02).
〔责任编辑:谭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