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星孚
摘 要:传统金融学的假设条件是有效市场和绝对理性,而行为金融学与之不同,它以有限理性为假设,将传统金融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来揭示金融市场中的行为与决策以及金融市场异常现象等,其中在解释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上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将行为金融学理论融入到证券投资中,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研究证券市场中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从而促进金融市场研究领域更加系统化、多元化发展。本文就主要介绍了行为金融学基本理论,以及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框架下对投资行为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心理行为;证券投资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新兴发展起来的金融学流派,它将其他相关学科的许多特点融入到一起,试图通过实验与验证等方法来解释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传统金融学说认为金融活动应该遵循绝对理性和有效市场假设,而行为金融学理论则认为进入证券市场进行投资活动的投资者们很难做到绝对理性,这些非理性的投资者受到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好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判断和决策的过程中无法完全遵从最优决策模型。行为金融学流派的出现克服了传统金融学无法解释的金融市场异常现象,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为了能够更好地对个人投资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和解释,行为金融学理论是一个新的切入点。
一、行为金融学理论概述
1.认知偏差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系统在决策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些比较复杂的认知过程,这些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抽象、推理和判断等,而在此过程中,人类的认知偏见就产生了。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往往不会这么一步步按程序去认知事物,而总是尽力寻找捷径,依据常识、自己的经验,甚至是直觉来做出决策。这样也许可以得出合理的结果,但也往往更容易出现系统性的偏差。
2.过度自信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过度自信是一种心理偏差,是人类在决策或者处理事情的过程中,过分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了外部环境、意外的影响等客观因素,,高估自己的成功的可能性。
3.后悔厌恶理论
后悔厌恶理论认为投资者作出决定之前,首先要衡量各种替代方案可能产生的最大的遗憾,然后选择一个后悔程度最小的方案作为最后决定的方案。
4.心理账户
人们通常根据收入的来源、保存方法和用途进行分类,然后把这些收入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更喜欢随性的使用意外获得的资金,这些意外获得的资金包括意外的遗产和所得税的返还,赌场赢来的钱,股票市场的资本利得等。
5.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具体指的是投资者在某些情况下模仿别人决策的从众行为,这些情况包括风险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因为在此过程中,他们的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对媒体,或者投资专家的建议形成了依赖。
二、投资者心理行为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在投资与决策的过程中,证券投资者不仅会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制约,也将影响人类的心理因素等主观感受,还会受到人类自身的情绪和偏见以及其他投资规范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投资者心理因素的影响无处不在,甚至在一些时候心理因素在投资者的决策中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处理和加工各种外部信息的过程中,不能随意地忽略了投资者的心理因素。这是由于许多奇怪现象的出现都是心理因素的存在所决定的。如同样的前提条件下,由于不同决策者的心理因素,决策的结果将不同、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各地的社会风俗和习惯也不同,受教育水平和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自然也就不一样,这样就使得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出现了偏差。由于大量缺乏理财知识培训和投资交易经历的年轻股民涌入证券市场,加上国内证券市场具有的特殊定位以及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普遍欠缺的原因,股票市场被非常多的个体投资者当成一个可以一夜暴富的高度投机场所,高市盈率和高换手率是国内证券市场具有的独特现象,也是典型的行为偏差和效应的具体表现。
三、行为金融学对投资管理的指引作用
1.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在投资管理上的差异
传统金融学通过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和传统投资组合理论对投资决策进行管理;而行为金融学则是采用基本面分析和行为金融理论来进行的。传统金融理论,假定投资者可以理智的按照建立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资产配置策略选择实现方案,而忽略了投资者决策、交易和操作环节;在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指导下,在金融模型和资产配置策略之外考虑决策过程中的投资者心理变化的因素,同时,把投资管理过程比作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是投资者行为的调查和市场信息交流的过程。
总之,两者之间在理论假设上的主要差异是这样的,传统金融理论假定投资者是理性的,资本市场是有效的,相应的也忽略了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然而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投资者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投资决策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情感的影响,认知偏差,心理偏差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限制,制度因素等。
2.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的要求
根据行为金融学,投资者应该在做好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投资。首先,将自己的投资目标明确,要把握投资理念和投资原则。投资者投资理论和实践操作需要与自己的价值观和个性特点符合,以此来避免一些自己的性格特点,以防产生冲突。像一些投资经理投资之前可以编写一个投资计划的综合方法。因为它可以保持客观性,方便实时参考,使投资者避免短期投资冲动。
四、小结
中国的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很多方面不够成熟,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市场的过度投机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不僅包括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也包括大量的中小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在进行投资管理过程出现,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投资者在证券市场资产价格的估计上产生失误,这是因为他们在此过程中已经产生了心理和行为的偏差,这是一个迭代过程。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践中,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其中,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它趋于合理化,这样他们就可以改善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能力和市场的运作效率,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也具有风险规避和理性投资的重要作用。(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静,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中国社科院博士论文,2012年4月
[2] 魏法明,行为金融框架下的证券投资策略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07期
[3] 李苏军,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个人投资心理行为研究,中国社科院硕士论文,2012年5月
[4] 方建武、马亚丽,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人员的行为研究——基于行为金融的视角,《生产力研究》,2011年04期
[5] 庄致、池洁,基于行为金融视角的普遍金融投资者心理行为偏差的调适和矫正,《财会研究》,2010年13期
[6] 易碧云,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证券投资分析,《市场论坛》,201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