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高林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对技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课堂教学存在着体系不完备、导向不明确、评价主体和标准单一等问题,必须本着公平和效率结合、主客观结合的原则来构建技工院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中等职业 课堂教学 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是利用固定的时间和场所,就特定内容进行传授的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开展的最直接、最直观和最重要的阵地或战场。因此,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利用尤为重要。
一、当前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备
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多注重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忽视教学准备对教学的作用和对教学效果的考察以及对学生行为和学习效果的监控,或是仅将教学准备阶段归结为侯课,缺乏对课堂教学环境和授课氛围的营造及安全制度的规范;教学效果考察过于宽泛和粗枝大叶,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也过于主观和粗糙。
(二)课堂教学评价导向不明确
课堂教学评价应具有导向功能,能够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引导课堂教学改革的走向,而很多技工院校的课堂教学仅限于对教学环节的设置和执行的考察,却不能彰显课堂教学的目标,不能体现对操作能力养成和能力提升的要求,使技工院校的课堂教学评价与普通教学相类似或相等同,导向含混不清。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和标准单一
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现有课堂教学评价的执行主体多为授课教师本人或教学督导人员,评价标准多为使用多年、更新滞后的评价标准,体现出浓厚的校本色彩,单一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往往呈现出氛围过小、参照物过少、评价主观性大的评价状态,加重了评价的不公平性和无效性。
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公平性和效率性结合原则
评价的目的是对比和改进,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评价机制之一,只有具备了公平竞争的氛围,评价才能实现相互对比、互相促进的激励功能,当然,课堂教学评价的手段也要具备效率性,无效或低效的评价只能浪费教学资源。
(二)可操作性与可重复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鉴定和考核,是技工院校体系内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评价必须具备操作性和重复性,能够适用于大部分课堂的评价,避免因时、因课而出现大相径庭的评价项目和标准。
(三)主观性和客观性结合原则
由于评价主体的差异性,相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往往也存在着偏差,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观性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尽量增加客观性因素对评价的支配作用,这就需要我们采取量化标准,以更加实证的研究方法对评价因素进行规范和规划。
三、课堂教学体系构建
(一)评价教师
教师评价是促成教师个人成长、专业成熟的重要措施,教师本身要理解评价、认同评价、支持评价,并学会利用评价所提供的信息,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1.教学准备
良好、充分的课堂教学准备是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学状态和教学情境的基础。教学准备系统包括:(1)课堂环境。应整洁、有序、开放;有学习氛围,便于合作共享。(2)设备实施。应该配备齐全、摆放整齐、便于操作、维护良好。(3)安全防护。安全意识要深入学生心中,安全操作规程要严格,保证无安全隐患。(4)教案。应该内容准确、项目齐全、有引导力和感染力。
2.教学组织
教学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是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因素。教学组织系统包括(1)时间安排。应该松紧有度,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2)课堂组织。应组织得当、秩序良好。(3)师生互动。教师要注意教的时机,使用激发互动;注意教的艺术,使学生乐于互动;注意教的对象,促成全体互动。师生双边活动设计合理;开展的热烈、有序。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教学内容系统要包括:(1)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相匹配,体现微观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的单节课或单位项目的教学安排。(2)知识量。应该尽量适中。(3)难易程度。选用大部分学生当堂可以接受的难度。
4.方法手段
教学手段系统应包括:(1)教法选择。要求教师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2)现代手段。实现再现、集成、交互、虚拟等多方面的教学功能,综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课程结合紧密。(3)项目贯穿,使教学过程目的性和针对性加强,教学目标体现显著。
(二)评价学生
评价学生应该站在学生主体的立场上,在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上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教而异。
1.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是指参与教育评价活动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个人或团体。评价主体多元化能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评价主体系统主要包括:(1)校外评价(2)教师评价(3)学生自评(4)学生互评。
2.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制定要兼顾高技能和高素质,能就业和能够持续发展,要建立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的评价制度和标准。评价标准包括:(1)标准选择。坚持实践与理论结合,结果与过程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专业成绩与能力评估结合,评价标准多元化,使用得当。(2)评价重点。应该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3)评价原则。要坚持客观性、整体性、指导性和科學性,评价态度要多鼓励,评价重点要注重过程,(4)评价结果。要注重发展,应该规范、公开、公平,评价后严密进行跟踪改进。
3.评价方法
学生评价应该注重全面性和综合性,注意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使用定性评价。
4.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要综合考量和综合分析。(1)参与意识。尤其要重视课堂互动、项目教学等动手能力培养。(2)课堂知识。学生应该在授课时间内掌握课上所学的大部分内容,才能保证课后复习的效果和其他知识的持续摄入。(3)迁移能力。新旧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学习的迁移。教师在预设教学内容时,要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行预设,以便把握揭示知识的深刻程度。(4)综合能力。包括基础能力和从事某一专业应该具备的专业执业能力和素质,是能够将所学知识前后贯穿,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属于是微观评价的范畴,但是其在整个体系中是最基础、最常用、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层次,更由于其涉及的因素多而复杂,主客观兼有、评价随意性大、针对性较差,所以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成轩.高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李惠.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10).
[3]鲍传友.消解与重构:新课程情境中的教师权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