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山陕会馆之装饰艺术

2014-05-30 00:10杨梅
2014年51期
关键词:装饰艺术洛阳文化

杨梅

摘 要:在世界经济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呈现出趋同的态势,城市建筑的统一化掩盖了原本应有的地域性文化。而会馆建筑犹如一股清泉,作为“人类记忆”的一种再现历史的建筑遗产,保留着其鲜有的传统建筑文化的影迹,凸显出独特的艺术特色与文化传承。过去我们对建筑装饰艺术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官方建筑装饰方面,比如故宫、颐和园等,较少涉及民间建筑。因此本文特以洛阳山陕会馆的装饰艺术为研究对象,将会馆装饰艺术与商业发展与时代审美相融合,力图探求洛阳山陕会馆装饰的艺术价值,从而深入分析其文化意蕴与人文内涵。

关键词:山陕会馆;洛阳;装饰艺术;文化

经济繁荣、多元文化融合,已悄然改变了生活方式与处世观念,社会“敦促”我们不得不顺应潮流必须向前发展。正如鲁迅先生曾说过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会馆成为一种特殊类别的建筑,它将宫殿、庙宇、民居巧妙地结合到一起,作为一种特殊功能的建筑,会馆的产生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间包含了商业发展与地域文化的交融与演变。

“会馆:同省、同府、同县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暂住”,《汉代成语词典》中,从会馆产生的地理条件以及主要功能对会馆进行阐述说明,将会馆译为背井离乡的乡亲在交通便利的大都市借以“聊乡情,议商务”的基层场所,体现出会馆建筑的传统功能。纵观中国历史的社会变迁,会馆建筑,以乡土为纽带,其产生与演变,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进而从社会背景和时代审美着手,全面考察商业发展与会馆发展演进过程,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地分析会馆的装饰艺术,力求深入分析会馆的社会功能与装饰艺术下折射出的文化内涵。

历经十三朝古都的洛阳,昔日辉煌的帝都景象如今已变得安详宁静。因山陕会馆马市街口封闭,故只能由南从正殿倒置于照壁的特殊游览路线,这种打破中国传统建筑坐北朝南传统的“另类”会馆,也不乏别有一番新的视觉体验.从九都路口正门,“山陕会馆”匾额的两侧,清晰映入“左——访古建赏梨园悟茶道,右——叙乡谊通商情拜关帝”金色对联,在明确了山陕会馆的功能后,即可带着几分诗情领略明清建筑的恢宏与洛阳山陕会馆独特的艺术享受。

洛阳山陕会馆集木雕、石雕、砖雕为一体,将彩绘完美融合,赋予会馆建筑多元化的艺术氛围。山陕会馆的砖雕艺术,以照壁为主,作为进入会馆的第一道屏障,东西向三座照壁构成的一字型矗立于会馆外,高12米,宽13.2米,覆以庑殿顶,《营造法式》将于建筑顶面、兽等卓露明处的称为琉璃瓦,从而可见,照壁的顶脊为狮驮宝瓶与龙吻牡丹花主题的琉璃瓦所饰,中由青色雕砖与双层须弥坐构成,檐壁与琉璃壁由斗拱连接,照壁全部为琉璃雕出仿木结构,龙纹雀替、雕花垂柱、瓦当等雕艺生动活泼,彩色琉璃方砖华美艳丽,是豫西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琉璃照壁。“寿”字形梁头将墙面进行格律体划分,算盘、画卷、乐器等传统纹样的加入,因物寓意,物古吉祥,情景交融,求财求学的商贾文化连同吉祥美好的寓意反映出商人对生活的期盼和追求,在物质充裕的同时,更向往生活中的艺术熏陶。恶兽龙凤四周附以牡丹八仙置于回字形边饰中,23条龙的高规格排列仗势,突显出明清时期的商人显赫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迷信思想,也恰当地将洛阳地域文化融会装饰中。其中会馆主人将照壁的装饰,通过象征的表现手法和独具匠心的添加组合,具有朴素的美感并形成特有的装饰意味,色彩对比强烈,饱和明快。值得一提的是,照壁的砖雕装饰,仅对山门一面,而山门则只对拱门进行石雕装饰,一繁一简的装饰相得益彰,轻松易于接受。

除了山门,石碑顶部雕饰外,会馆中的另一石雕艺术为舞楼与正殿之间的两座石狮,狮身高2.2米,基座1.2米,具有北方石狮的英姿,它们或携幼狮,或踩绣球,雌雄相视而望,上枋雕饰图案与基座束腰为装饰重点,饰以虎麒麟等恶兽与龙马等瑞兽,龙纹雕刻刚劲有力,张扬形态象征商人的权力与威严。而会馆中的木雕则无处不在,可谓是“无木不雕”,但凡是木质都是一副雕刻艺术品,雕饰美轮美奂。圆雕、镂空透雕等“错采”审美,雕镂满眼,铺锦列绣,艺术表现宽泛,额枋的木雕以表现人物、神话故事为主,题材有八仙过海,群仙会等。山门上的垂莲柱雕刻尤其精致。其中梁架中的梁首被雕为龙首形象,垂柱柱头为牡丹题材。而雀替成为明清建筑一绝,在巩固构架的同时,越来越倾向于美观装饰。从梁头、雀替、额枋、殿檐下等细小部位的完美雕刻,足以看出中国传统建筑善于小中见大的精巧匠心与技艺而彩绘是覆以木雕之上的,对木雕进行二次装饰的纹饰色彩构成。宋代《营造法式》中对彩绘的描述,“凡枓、拱、梁、柱及壁画,先遍衬地,次之草色和粉,分衬所画之物”,再者,《吴都赋》中所述,“青锁丹楹,图以云气,画以仙灵”,可见,彩绘是赋予仙气,使建筑部位与彩画整体结构灵气对应,反应文化习俗的组成。洛阳山陕会馆的彩画,是承袭明清时期仅次于宮殿、庙宇的和玺彩画,主要线条与龙造型采用沥粉贴金,以蓝绿底衬托金色造型图案。在彩绘的衬托下,会馆更显隆重奢华。

总结

李砚祖在《装饰之道》中曾对装饰做出论述,“装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有传达社会价值和文化信息所特有的属性”,洛阳山陕会馆,程式化和精细化,崇尚繁细雕镂和艳丽的色彩,集和玺彩绘、多层斗拱、藻井、重檐庑殿顶等最高级别的装饰,寓意于形。尤其,在照壁的装饰中,牡丹与八仙的神话故事使乡亲感受到洛阳独特的地域文化,在木雕的题材中,经久不衰的历史典故与流传于街头巷尾的文人趣事,其造型变化多样,题材广泛,寓意深涵,神韵跌宕,使会馆在富丽堂皇的外观下,兼备了丰厚的文化情趣,足以使乡亲了解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会馆而知春秋”、“会馆而知市井”,会馆建筑不仅是一座精美绝伦的经典建筑,更是一座集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民族伦理、商业理念、民俗文化为一体的文化博物馆。(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楼庆西.中国古代建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 端木赐香.会馆——洛水瀍河映王城.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日根.中国老会馆的故事.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装饰艺术洛阳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洛阳正大剧院
年味里的“虎文化”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谁远谁近?
长袍后面的辉煌
浅谈建筑材料的装饰艺术及运用
汉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探渊
“装饰艺术”运动中建筑设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