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宇
摘 要:新课改要求各学校改变教学方式,由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课堂是学校教育学生、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便成为现阶段每个教师的追求。在学校教学中,小学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更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探索教育改革的今天,如何应新课改要求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成为重中之重。新课改提倡个性化教学,要求解放学生思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存在问题;措施
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改革对我国的传统教学理念造成了巨大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课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势在必行。依据新课改的理念,小学数学的改革就是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和老师互动的多言堂,变死气沉沉、枯燥无味的沉闷数学课为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知识殿堂,学生在这里彰显自我,求得真知。想要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率,就要变学生被动的、强制的、厌烦的学习为主动的、积极的、轻松的学习。让数学对学生而言不再是不得不背负的包袱,不再是拉低学生成绩的后进科目。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地学习数学,让同学们能够成为创造性人才,我们必须不断地探索有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一、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数学的学习主要以教师教授为主,教学的效率不高,在大部分數学课堂上,大量出现教学低效现象,在课堂上,教师每讲解一个知识点就要伴随大量的例题、练习题和同类分析题,这样做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很累;而且在这样的题海战术下,大部分学生只是在机械性地做题,很多学生在做完题后往往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写了些什么,没有反思和记忆的时间,这些题所带来的效果很少,学习效率十分低下。学生不会做的题还是不会做,题海战术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体会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最终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厌烦心理。慢慢地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新课改的实行困难重重
现如今,大多数学校重视的是学生的成绩,这导致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许多学校依然根深蒂固,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自己在讲,在课堂上很难见到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体验场景。一个老师只要教出能考高分的学生,那么这个老师就是一个成功的好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教师不敢尝试课程改革,害怕学生成绩下降。也有一些教师在发现改革成果不明显后就放弃了课程改革。种种因素使得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困难重重,难以展开,普及之事更无从谈起了。
3.忽视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作为中心的一般是教师,而真正的课堂教学主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应起到的作用往往被忽视。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听课效果,教师上课时就是在对着教案照本宣科,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学生习惯了这种被动式的填鸭教学,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就被扼杀了。教师讲课时,没有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也很少训练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一直都很难提高。
二、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1.准确把握教材意图,改进教学方法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教师若想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充分理解教材的意图,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同时,教师既要关注教学要求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还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在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课中,教师在详细地给学生讲解书上的知识点后,应找一些例题让学生做,在做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计算方法是先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1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2个乘数的十位数去乘第1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然后再将两次的积相加。而在基本法则的基础上,还可以衍生出一些小技巧,比如,任何一个两位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两位数的后面加一个零即可。也可以将算式拆解开来,例如,32×15=32×10+32×5=320+160=480。这些技巧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将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2.挖掘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的产生来源于实际生活,因此,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方便我们的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能够挖掘出教材中的生活因素,从小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出发,将数学应用于整个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学习与日常的生活是有联系的,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假期全家人去公园游览时,就会遇到关于门票价钱的运算:两个大人每人门票20元,一个儿童门票是10元,那么运用数学知识,你就可以轻易地算出一家人一共要花费50元。在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后,同学们就可以轻易地算出自己家的面积了。在学习了比例知识后,你会知道一些小窍门,例如,将你的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而你的脚底长与身高长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小知识,你就可以轻松地在商店买到适合你穿的袜子了。总而言之,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中的数学问题,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既满足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又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不再抵触数学学习,这样,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会提高很多。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习惯了顺向思维,而这种顺向思维恰恰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想要在小学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不再一味地追求学生的成绩,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习的目的是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最终能把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去。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如何高效地获得知识是我们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努力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德学.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才智,2013(5).
[2]邱建华.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初探[J],2012(9).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