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们讨论的重要课题,也是语文教学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参考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内容,进而分析影响课堂有效性因素,提出了加强课堂有效性的积极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概述;对策
人们普遍认为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要多背多记,从某个角度来讲,这种看法是正确的。语文的学习,背诵和记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种看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多背多记是可行的,但对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就失去了原有的效果。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学生拥有较强的感受能力和较高的鉴赏水平。语文学科的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就目前的高中语文学习情况来讲,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教师讨论的重要课题。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概述
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其表面意义来讲就是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按照现代理论的理解,学生的进步和發展是检验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体现在教师教的教学内容上,而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准。教学有效性就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能够取得较大的进步,提升学习效果。因此,有效性教学要以有效的学为落脚点。
影响课堂有效性因素分析:
1.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思维、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因此,教师很难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对语文学习毫无兴趣,认为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甚至产生了厌烦或抵触情绪。
3.师生关系不融洽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应改变以往不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然而,目前仍有许多教师没有转变观念,不能正确看待师生关系,也就无法灵活地化解师生的冲突,如此就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加强课堂有效性的积极对策
1.了解班级学生学情
班级学情的分析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班集体中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必须具体、全面地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效果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判断,而学生的学习情况通常以考试成绩作为参考。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其原因颇为复杂,有可能是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有可能是教学内容没有新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可能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等。教师只有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学习的兴趣,才会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并有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因此,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当其冲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据目前的情况看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特别是理科生,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几乎没有兴趣。因而,教师要尽一切力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加深学生对语文学习必要性的认识;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设备并发挥其作用。
从改进教学方法来讲,在学习小说的时候,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小说里的角色进行评价,就以《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文章,看完文章后让学生对其主要人物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还可以加深教师对学生个性思维的了解。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的发展对语文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语文课程要与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相符合,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考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常认为师生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其实不然,师生关系还有交流的内涵,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教师应该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他们的想法。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有冲突,教师要灵活地化解,不要自毁形象,否则就会使课堂氛围更为紧张,师生之间的感情受到伤害。
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有学生可能会认为荆轲勇气可嘉,正义凛然,但也有学生认为荆轲不识时务,不能审时度势,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不明白只有统一六国才能使国家安定。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赞同前者的评价,反对后者的评价,这样就容易起冲突。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让学生各抒己见,尊重学生的看法。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加强课堂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极为重要的,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因此,教师应该把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学的重要议题,寻求行之有效的对策,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智铭.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教学研究,2011,47(15):187-188.
[2]孙朝晖.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科学,2013,37(20):201-202.
注:本文为山西省教育规划《基于主题的中学学科课堂教学设计》课题(课题批准号:GH-12207)。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