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组方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观察

2014-05-30 21:34:48李光杰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6期

李光杰

【摘要】目的:观察辛温通阳法治疗慢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慢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内服自拟阑尾消痈汤治疗。结果:72例患者中,治愈55例,好转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28%。结论:阑尾消痈汤治疗慢性单纯性阑尾炎收效良好。

【关键词】慢性阑尾炎;辛温通阳法;阑尾消痈汤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135-01

慢性阑尾炎是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西医治疗该病多以抗生素保守治疗为主,无效则采用手术治疗,笔者临床采用辛温通阳法治疗72例,疗效肯定,内容如下。

1方法

1.1 入选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17~69岁,平均40.69±14.83岁;病程6~25个月,平均16.8±3.42个月。

1.2诊断标准 依据《外科疾病诊断标准》[1]

1.3 治疗方药自拟阑尾消痈汤:拳参10g、紫草10g、紫花地丁10g、桂枝10g、茯苓12g、牡丹皮10g、赤芍10g、桃仁10g、黄芪20g、石斛10g、黄精10g、大黄6g,腹胀明显加枳实10g、厚朴10g;濕热重加黄连6g、黄芩6g;便秘加火麻仁15g、紫菀20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1.4 疗效判定标准《自拟肠痈消散汤治疗慢性阑尾炎96例疗效观察》[2]。痊愈和有效统计总有效率。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各进行一次随访。

2结果

本组72例中,服药最少7剂,最多45剂,治愈55例,好转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28%。6个月及12个月除2例因饮食不节复发,其余53例均未再作。

3讨论

慢性阑尾炎属中医“肠痈”的变证之一“慢性肠痈”的范畴,本病初期腹痛较轻,身无寒热或微热,病情发展缓慢,苔白腻,脉迟紧。或有反复发作病史者。肠痈多因饮食不节,劳伤过度,外邪侵袭,情志失常,脾胃虚弱,寒湿不调,邪热交攻,内干肠道,肠道不利,传导失常,湿热蕴积,热毒内盛,气滞血瘀,血败肉腐,蓄结成痈。肠痈若治疗不当,病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损伤阳气,阳虚邪恋而发展成慢性肠痈;或素体阳虚,过食生冷,寒邪客于肠腑,寒主收引,郁遏阳气,气滞血瘀痰凝,血败肉腐,蓄结成痈,故治疗慢性肠痈时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同时适当运用温通散结药物, 寒温并用,共奏振奋阳气、温通血脉、散结消痈之效。

阑尾消痈汤中拳参苦泄寒凉,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消肿散结;紫草甘、咸、寒,甘寒能清热解毒,咸寒能清热凉血,并能活血消肿;紫花地丁苦泄辛散;三紫合用共奏清热消痈之效。桂枝辛甘而温,温通血脉,以行瘀滞;桃仁味苦甘平,活血祛瘀,化瘀消瘕;丹皮、芍药味苦而微寒,既可活血以散瘀,又能凉血以清退瘀久所化之热,芍药并能缓急止痛;茯苓甘淡平,渗湿祛痰,以助消癥之功,又可健脾益胃,扶助正气;黄芪甘温补气生血,《神农本草经》:“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石斛、黄精养阴生津,防止黄芪温燥伤阴。大黄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3]:拳参提取物、紫草素及紫花地丁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桃仁中含45%的脂肪油可润滑肠道,利于排便。丹皮、芍药能增加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凝集。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综上所述,阑尾消痈汤临床作用通过抑菌,增加血流量,增强肠蠕动,防止肠麻痹,促进炎症消散等机制实现的。

笔者临床观察虽然慢性阑尾炎以择期手术彻底根治为宜,但多数为中老年患者,惧怕手术,拒绝手术,希望保守治疗。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阑尾消痈汤治疗慢性阑尾炎总有效率达90.28%,疗效明显。在缓解症状之后,此类患者控制饮食、注意保暖,调控情绪是减少复发的原因之一,扶正固本中药对减少其复发率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贝政平,何继永,杨 骏.外科疾病诊断标准[S].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1

[2]李凯歌.自拟肠痈消散汤治疗慢性阑尾炎96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4):33

[3]高学敏.中药学[S].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